來不異。捨因到果。故稱如去。從果出用。故曰如來(上並論文)。

  大乘三學唯識道行 先示戒學

  (此文亦決同異文。一則約教。大戒三聚律儀。則與小同。餘二則與小異。復於律儀。亦有同異。如下可見。二者約機。若智圓行妙。即於小戒而成大行。不異聲聞。而是菩薩。此與小乘行位無別。位志大觀圓也。若對在家。志觀則同。行位乃異)。
  事鈔(下四)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律儀一戒。不異聲聞。非無二三有異。護心之戒。更過恒式。業疏(二下)云。若據大乘。戒分三品。約義收緣。不異諸律。何以明之。如殺一戒。具兼三位。息諸殺緣。攝律儀也。常行慧命。攝善法也。護前命故。即攝眾生。此一既爾。餘者例然。濟緣(二下)云。標示三品。即是三聚。出瓔珞經。一攝律儀戒。律儀禁惡。即斷惡也。二攝善法戒。即修善也。三攝眾生戒。亦名饒益有情戒。即度生也。小乘則隨緣別制。大教則依心總結。故以三戒。通攝一切。故名為聚。是故斷惡則無惡不斷。修善則無善不修。攝生則無生不度。且舉殺戒。餘並例作。如婬則息諸染緣(攝律儀也)。常修梵行(攝善法也)。不污前生(攝眾生也)。如盜則離侵損緣。常行布施。不惱前生。如妄則離虗妄緣。常行實語。不誑前生。下至眾學。條條類說。無非三聚。若準智論。聲聞戒但有斷惡一聚。既不度生。不習方便。無餘二聚。今用大意。決於小宗。約義明同。莫不齊具。遮戒或異。如地持云。若菩薩。有檀越以金銀等寶物奉施。菩薩以嗔恨心。違逆不受。即名為犯。由捨眾生故。小乘則制畜捉。故開制異也。且略舉之。必欲通知。須將善戒梵網。對下六聚。則同異可見也。
  (上據教門。下約機器。據教則顯佛制無殊。律儀不異。約機則顯智圓理妙。形行無拘)。

  大士智圓形行無局(并對在家顯於同異)

  業疏(二下)云。然菩薩有二。謂在家出家。出家菩薩。形位同諸聲聞。智論中。文殊彌勒。在比丘中。依夏坐也(形既同諸聲聞。稟戒持奉皆遵小行。智解既圓。悉成圓行)。故涅槃中。白四所受。息世譏嫌。性重無別。浮囊多少。即譬五篇。度生死海。雖乞不與(上明大士利機。宜從急制。遮性同持。微縱即犯)。又如攝論。菩薩得無分別智。一切塵不顯現。由智勝方便。具行殺生等事。有利益故。自無染過。縱有利益。有過不行。事鈔(下四)云。準此初地已上。方得用此無分別智。故地前不合。又涅槃云。若未住不動地。有因緣故。得破戒等(已上諸文。須知二意。若出家菩薩。形同聲聞。遮性等持。則凡夫地上頓發圓解者。是所機教。若作婬殺。順行化導。斯乃智圓。理妙深住。性惡法門。初地深位。方可行之)。資持(下四)云。無分別智者。以住唯識。無外塵故。以諸外塵。皆唯識故。故云塵不顯現。彼論云。無分別智自性。應知離五種相。一離非思惟故。二離非覺觀地故。三離滅想受定寂靜故(不住二乘空見)。四離色自性故(不住凡夫有見)。五於真實義。離異分別故(不住菩薩中道)。智勝則無分別智。方便謂誘化眾生。前有利益即利他。自無染過即自利。故知十聖。方許行之。地前三賢猶制不合。況餘凡愚。安可僭濫。濟緣(二下)云。今時愚人。不量地位。不知權行。作惡無耻。妄引為例。自誤誤他。難可救也。業疏又云。在家菩薩。如淨名說。濟緣引云。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戒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乃至入諸婬舍。示欲過等(已上諸文。並明大乘戒學竟)。

  次示定慧(此對小菩薩而分同異。定慧是同。空識為異。前戒學亦準此分)

  事鈔(下四)云。若論定慧。小觀相空。深觀唯識。鈍見空時。不分別色。利知唯識。不分別空。資持云。由小菩薩涉於小大。小據觀智。大約志求。小大雖異。並菩薩乘。故且一往。通收大中。鈍即小菩薩。在大為鈍。望小則利。不分別色。異上二乘析色故。利即大菩薩。不分別空。超過小菩薩故。由觀唯識。住於中道。了一切法。無非心識。識非色空。非不色空。尚不分別識。何況分別空。若知唯識。則住實相無分別故。
  (記文前後。並判小菩薩。屬於大乘。唯釋前三觀末結略文云。前二小乘。後一大乘。人有判錯之斥。今作二意通之。一者即同上引。小據觀智。大約志求。依觀智判。故云前二小乘。二者恐前二後一之字。上下互倒。據諸文所判。宜云前一後二也)。

  結略勸依

  事鈔(下四)云。且分大小二乘。略知途路。但相似道。相似善。難知難學。多墮邪林。理須通學方堪正觀。不以誦語。而為道業。如十住婆沙。及十地中說。又經云。以因多聞得智慧故。便入佛法。不得頓學。猶如大海。資持云。大小兩乘教門難辨。更以四義明之。一者教別。權實異故。二者理別。性相唯識偏圓異故。三者行別。諦緣度故。四者果別。三聖道故。又復應知。小乘唯論釋迦一佛。大教則談三世十方。又小宗戒定之境。局據大千。大教則通該法界。又云。如入大海。漸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