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所聞因緣法。作七十七智觀十二有支。名曰緣覺。斷三界惑分侵習氣以根利故。超阿羅漢。得第五果。化火焚身。入無為界。名辟支佛。論不明者。與前聲聞同觀生空理。同斷煩惱障。證灰斷果。故不別說。
  處此宗中。以色心二法。及貪嗔癡為根身器界之本也。
  此結小乘宗也。大鈔云。小乘計生死根本。雖有多義。略舉其三。一計色心。如正理論說經部師計現在色心等法為染淨因。意云。如大乘第八為所熏故。二者。三毒為因。義如大乘能熏故。阿含云。貪恚愚癡。是世間根本等。三者合取上二義。同大乘有能所熏。方流轉故。若爾焉異大乘。以彼但六識為所熏。非第八故。縱說賴耶。但有名字。能熏又非七識。故全不同。
  過去未來。更無別法為本。
  此以現在例餘二世。同以色心三毒為本。更無別法。
  今詰之曰。夫經生累世為身本者。自體須無間斷。
  此以大乘義破之。言自體須無間斷者。如大乘說第八識故。論云。恒轉如瀑流。又攝論云。無始時來界。一切法等依。既言無始時來。則知無間斷矣。
  今五識闕緣不起。(根境等為緣)意識有時不行(悶絕。睡眠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
  五識闕緣不起者。謂大乘說眼識九緣生。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分別。七染淨。八根本。九種子。耳識八緣生。前九中除明。鼻舌身三。各七緣生。謂前八中除空。(注中根即增上緣。境即所緣緣。略舉此二。等餘緣故。隨闕一緣。即不得起)言意識者。即獨頭意識(注中舉五位不行。悶絕睡眠二位。約下地說。無想二定。約上地說。謂無想定中。心想不生。此通外道所求之定。滅盡定者。前六七識一向不生故名滅盡。此定唯聖人得。二定次第。應先無想。言無想天者。即無想異熟。謂此天中。是第六識心心所等所不行處。此之五位。皆意識不行也)。
  無色界天。無此四大。如何持得此身。世世不絕。
  無色界四天。都無麤色。但有四蘊心心所故。得無色名。前五六識不起不行。即是無心。此即無色。彼計色心為本。今既皆無。將以何者持此身不絕乎。如大乘中。許有第八。持種之義則無此難。
  是知專此教者。亦未原身。
  此結小乘教未了義也。
  三大乘法相教者。
  具修二利。具證二空。運載至於菩提涅槃。究竟彼岸。揀異前小。故曰大乘。廣說諸法。名法相教。
  說一切有情。無始已來。法爾有八種識。
  先總標法相所宗也。言一切者。通五性也。言無始法爾者。揀異外道八萬劫等也。八種識者。一眼識。二耳識。三鼻識。四舌識。五身識。六意識。七末那識(末那。此云意恒審思量。勝餘識故)八阿賴耶識(阿賴〔那。〕此云藏。具能藏。所藏。我愛執藏。三義故)。
  於中第八阿賴耶識。是其根本。頓變根。身。器界。種子。轉生七識。皆能變現自分所緣。都無實法。
  次別明法相本末也。第八識阿賴耶。言是根本者。此識執持三性名言種子。與七能變。所變為所依故。從因至果。相續不斷故。別名曰心。梵語質多。集起為義。集諸種子。起現行故。緣種子根身器界三類為境。總有三位。一我愛執藏位。名義如前。二善惡業果位。梵云毗播迦。此云異熟。有三義故。得異熟名。一異時而熟。過去造業。今世受報。今世造業。來世受等。二變異而熟。果生因滅故。三異類而熟。因通善惡。果唯無記故。三相續執持位。梵語阿陀那。此翻執持。謂從凡位直至轉依。執持凡聖故。雖果中轉成圓鏡。亦但轉名不轉體故。具此多義。故能為本。言頓變根身等者。釋成為本之義。能變即自證分。所變即見相二分。故成唯識云。變謂識體轉似二分相見。俱依自證起故。依斯二分。施設我法。彼二離此。無所依故。又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言轉生七識者。成唯識引楞伽云。辟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溟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故知七識皆是賴耶轉變所成。言皆能變現自分所緣者。謂七識各有見相二分。各從自證起故。言都無實法者。遮離識外實我法也。
  如何變耶。謂我法分別。熏習力故。諸識生時。變似我法。第六七識。無明覆故。緣此執為實我實法。如患(重病心昏見異色人物也)夢(夢想所見可知)者。患夢力故。心似種種外境相現。夢時執為實有外物。寤來方知唯夢所變。
  外宗乍聞識變之義。未達其旨。故此具釋識變之相也。謂眾生無始六七二識。橫計我法。種種分別。熏在藏識。而成種子。藏識生七識之時。七識各有能變所變。彼所變境。似實我法。六七不了。執似為真。所以不了者。由無明覆故。辟如匠者。塑鬼廟門。他日經過。由迷醉故。悞為實鬼。而生驚怖。不知元是己所造作。凡夫愚迷。執實我法。不知元是自所熏習。自識變現。亦復如是。不言餘識者。前五第八。無此執故。緣此執為實我法者。謂六七識周遍計度。堅執為實。牢不可破。如患夢人能生妄見。所見根身器界。全是心變。離心無別根身器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