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心六堅心七無染心八希有心九智慧心十無邊心。唯識章引地論云。是菩薩如實知眾生諸心種種相心雜相。乃至無量百千種種心差別相皆如實知。性起品云。佛子。菩薩摩訶薩應云何知如來應正等覺心。佛子。如來心意識俱不可得。但應以智無量故知如來心。譬如虗空為一切所依而虗空無所依。探玄廣釋。
  【科】若約同教。即攝前諸教所說心識。何以故。是此方便故。從此而流故。餘可准之。
  問攝前諸教者。未審攝何等教。若言即前所列諸教。別教亦列乎前。豈亦攝耶。若云但攝前四。何不如餘處列乎別教之前。答無可無不可。言無可者如餘處列之於前但攝前四。以是一乘之方便故。無不可者前五總融為同教故。如建立中同教之內亦列別教一乘。三一和合中以大白牛車望三乘為義故。探玄十門唯心中云。初三門約初教說。次四門約終教頓教說。後三門約圓教中別教說。總具十門約同教說。則別教亦攝是為同教。故亦前亦後也。問探玄云。華嚴初成頓說。無權可會。如何令說攝前諸教是此方便耶。又華嚴從初至極唯談一乘更無異說。如何前教從此流耶。答祖云華嚴一部唯是不共。未有末之可攝也。法華乃攝末歸本歸華嚴故。故為本也。是故諸祖皆判法華為同教一乘。攝前諸教歸華嚴矣。又此經是開漸之本。非本無以垂末。二乘在座如聾如盲。故興一代漸經。無權者以對普機。故與漸者為別機故。
  【科】問云何一心約就諸教得有如是差別義耶。
  問心性是一。云何教有種種差別。
  【科】答此有二義。一約法通收。二約機分齊。
  答法具五門約機得別。
  【科】初義者由此甚深緣起一心具五義門。是故聖者隨以一門攝化眾生。
  初義下即緣起理實一法界心也。隨應攝化故有多種。
  【科】一攝義從名門如小乘教說。二攝理從事門如始教說。三理事無礙門如終教說。四事盡理顯門如頓教說。五性海具德門如圓教說。
  一者得名而不得義。依小乘但有六識義分心意識。餘如小乘。二者如雜集論以八義建立阿賴耶識。孔目云。據此文相阿賴耶即在事中。但得一分生滅之義。三者真理隨熏遍在緣中成賴耶故。四者楞伽云心如工伎兒。意如和伎者。五識為伴侶。妄想觀伎眾。據此經文。雖知是識。由不免戲論。如上所喻。當知聖教所現道理諸法非有唯一真如無我實性以為究竟。此是三乘義。五者如是等法為無盡教攝性海融融具德無盡故。
  【科】是故不動本而常末。不壞末而恒本。故五義相融唯一心轉也。
  不動本際而成諸法。即本而常末也。不壞有情而入涅槃。即末而恒本也。由心迴轉善成立門矣。
  【科】二約機明得法分齊者。或有得名而不得義如小乘教。或有得名得一分義如始教。或有得名得具分義如終教。或有得義而不存名如頓教。或有名義俱無盡如圓教。
  機有普別。智有大小。隨宜得證。聞有淺深。分量齊限。故有不同。言名義無盡者如隨一世界名字差別有四十億百千那由他名。又娑婆四諦有四百億十千名等名即無盡也。義無盡如海雲比丘聞此法門。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須彌聚筆書寫於此普眼法門。一品中一門。一門中一法。一法中一義。一義中一句。不得少分。何況能盡。又如一塵具十玄門等。非華嚴圓宗餘宗安能談此。
  【科】其餘義門如唯識章說。
  廣如孔目唯識章也。是知此章全錄孔目問答不妄矣。
  【科】第二明種性差別者。
  【科】若依小乘種性有六種。謂退思護住昇進不動。
  謂退思等下皆有一法字。一退法者因遇違緣退失所得法故。二思法者常自思惟所得之法恐有退失故。三護法者常自防護所得之法恐退失故。四安住法者常自安住所得之法。此羅漢無勝退緣。雖不自防護亦不退失。又無勝加行不能精進。五昇進法者即是堪達法羅漢也。其性有勝堪能常好鍊根堪達法故。故名昇進。六不動法者謂不被煩惱之所退動故。
  【科】不動性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如舍利弗等。
  此就利根忍位中分三品也。上者佛種性仁恕慈愛異二乘故。中者獨覺性其根小利故。下者聲聞性其性厭沒欣出故。舍利弗等即下品根性也。要問曰。小乘教於一時中俱菩薩一人慈悲愛行依三十三心次第作佛。餘現行者並不作佛。但得二種涅槃住無餘也。
  【科】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是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故。
  以小乘中說佛身皆是無常。三根雖異位皆羅漢並證滅果。故於佛德不說未來等也。大乘即不然。依三乘等雖有常無常皆盡未來際故。
  【科】是故當知於此教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餘義如小論說。
  要問云。依小乘教。但一人成佛。若餘人成佛前後不同時。若教化有情後時作佛由無十方佛故。
  【科】若依三乘教種性差別略有三說。
  三乘略有三說。下列始終頓皆三乘。但三義說有不同遂開三教。豈有一章所揀大義前後不同而章家不為和會耶。
  【科】一約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