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曰標章據文示位可知。
  五以染心至是賴耶識。
  釋曰初標義二據文三解釋言染心麤細者六七八識之別寄於三位者地前地上金剛後心以顯三身者化報法之三身謂地前約事識第六識盡得現化身三類之異地上約末那七識盡得現報身今言應者即是報故應字平呼故真諦名報身為應身與法身相應故或但去呼以應十地故地盡約賴耶八識盡得現法身以遠離微細念故餘如文解。
  六寄於三障至能顯法身。
  釋曰煩惱障菩提故清淨而顯應身結業障解脫故清淨而顯化身智障隱法身故清淨而能顯現。
  七以迷三性至真如修令淨故。
  釋曰初標義二據經三解釋於據經中一切凡夫下指迷何者下徵列如是下示悟一返二順言三者成就相者則是圓成實謂圓滿成就故餘如文解。
  八寄四障至金輪王報。
  釋曰以約使現四障寄顯十信三賢四位四行四因四報之異皆滅障顯位依位成行依行為因依因感報謂障之與位歒體相翻行之與因因之與德至順善成唯四報輪王寄顯攝化之優劣耳。
  又翻前四障至故名佛子也。
  釋曰初標翻初障下釋成四義有法有喻言種子如父者傳體相續故般若母者交搆資成故初地已上諸佛家故者紹隆佛種是其真子非同小外之子也。
  又此四種至四義應知。
  釋曰又此四種和合者謂四行之相應故悲智雙運能轉生死而至菩提故云如車輪能運能轉至解脫處如處如聖王輪下將車之四事以配四行可以意會亦共成運動之義也思之。
  第二以四障至常德無有生死。
  釋曰此終教地上除習以顯四位等殊謂初之三地滅闡提習寄同世間正受法性性淨成德報滅因緣仍受變易二四五六地滅外道不正之智寄同二乘定為德本德現無方敺和利樂報除方使生死三七八九地滅二乘怖畏之習寄同大乘至順護偏以為三昧定成顯德八苦不拘報除死生細中之細故云有有四十地至佛地已還滅獨覺捨大悲習果滿因圓一切究竟堅固以為正定定成顯德寂然不動報無餘惑故云無有生死。
  四德圓故至攝論等說。
  釋曰初解第四生死此上下指所據經論也。
  又此四中至亦誠證也。
  釋曰料揀惑次正使下通揀八位仍證上文約人實斷中終教二惑之義也。
  九於十地中至是出世故。
  釋曰此中寄正使習氣世間出世間以顯十地之別此且約凡夫之一分也。
  是故十地經至先已除斷。
  釋曰三界正使此地齊除證成初義皆言微薄者更有微習證成次義初義者前三地次義者四地已去。
  地論釋曰至故云同也。
  釋曰初是世親釋前地經解云下大師却釋論義分其二障種習也。
  是故當知至約終教說。
  釋曰近結此門遠結前九言多分者有通始教故。
  十又於十地至心習煩惱。
  釋曰言又於十地別相中者牒前分地於出世間分其大小之二位也所寄惑相本文次釋云。
  解云以三地至以顯彼位也。
  釋曰七地已還猶同煩惱正使八地已上方論習氣無明。
  十一於此菩薩至二習無明故。
  釋曰於此菩薩位中者牒前出世間中第二位也於此位中又分二位七地已還寄滅色心正使顯有功用未自在位八地已上寄滅微細習氣顯無功用於色自在也。
  故本業經至無明滅盡。
  釋曰七地已還二習果報滅無遺餘者謂與無漏相應超出世間故無果執八地色習無明盡者無現相也九地心習無明除者無轉相也十地二習無明者無業相也。
  十二依三無性至故言不見。
  釋曰初立義二據文於立義中寄滅分別性以顯見道寄滅依他起性以顯修道次據文中見道言不得者故唯識云若時於所緣智都無所得爾時住唯識離二取相故則分別亡而無得也修道言不見者唯識云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捨二麤重故使證得轉依由證轉依二無上果故言不見。
  十三依雜集至二位差別。
  釋曰以分別煩惱寄顯見道以俱生煩惱寄顯修道既皆以煩惱麤細以顯二位故次問云。
  何以得知至非實斷者。
  釋曰既屢言惑種兼對位次何故非斷故茲問也。
  如分別我見至非入見道耶。
  釋曰初顯邪見謂三緣分別如佛下明正教之凡初希佛道此人下約無邪非證以返質意成寄惑顯非是約人實斷也若是實斷此既無邪何不證入。
  若言雖無至非入見者。
  釋曰彼又計云此中無邪之人不入見道為有邪種故故此牒之。
  既無現行至返以顯之。
  釋曰既無現行者縱計即應入資粮加行者約位以質義既下翻成寄顯也。
  又以任運至通二位斷之。
  釋曰俱生細而難除故寄修道顯其差殊如實義下經而示之如末那下顯七識惑細故通見修二位以斷除。
  如無相論至故得知也。
  釋曰第二執識等者謂末那執第八故故言執識此識惑細故至羅漢方得斷盡亦可通六識俱生對其分別故言第二執識言若見識肉煩惱等者謂見道緣真得出世道十六心時者八忍八智此時斷盡但是分別正使餘殘未盡但是思惟者即是俱生末那故云是第二識無性下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