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重下顯意。顯意中有十句。一佛出現等明總句。出現正法。二如來正法等是語業音聲。三無量善根是身業。四諸佛出世業是菩提。五善能等是心業。六隨應等是轉法輪。七出諸菩薩等是於佛見聞敬養。八一切諸佛自在等是境界。九一切一身等是涅槃。十從本大行等是出現行也。後正顯頌中四偈。初一頌頌前說分。次二頌頌前顯名受持分。後一歎勝勸持。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三


  續華嚴略疏刊定記卷第十四(本末合)(盡離世間品)


  離世間品第三十八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三。一分名。名託法進脩成行分。謂由仗託行法脩成正行故。二會名。上三。一約處。名普光明殿重會。二約人。名普慧普賢問會。三約法。名說二千行法會。問第二會後歷忉利等四處。後來普光可名重會。七八兩會中聞不曾暫起復來。何名重會。答重會之名。通於多種。謂時處人法。皆有重義。前約處明。此授法說。謂前六會同顯生解因果。令重辨彼解所成行故名重會。三品名有四。一下文有十義。至彼當辨。二別行本名度世經。三又有別行本。名普賢菩薩答難二千經。四今此名離世間者。略有二種。一約位。二得名釋名。前中謂人天為世間。二乘為離。二乘為世間。菩薩為離。菩薩分假變易俱為世間。佛果言彼為離。二釋名者。謂五取蘊可破壞故名為世。此可破壞蘊。墮三世中故名為間。此世即間。持業釋也。若總言離世間是無他受稱。或持業釋。世間性離故世間即離世間也。故上文力林菩薩頌云。三世五蘊法。說名為世間。彼滅非世間。如是但假名。
  第二來意中三。一分來。謂前明脩因契果生解分。則依信起解。今明說法進脩成行分。則依解起行。故次來也。二會來。謂前第七會明生解終因。及顯其果。今辨依彼解成行故。次來也。三品來。謂前明出現品是生解果之作用。今顯彼作用所依之行。作用唯在生解。會說義如前辨。
  第三宗趣者。頓影六位為宗。為證入法界為趣。
  第四釋文中二。先辨長行。後偈頌。前中有八謂一序分。二爾時普賢菩薩摩訶薩入廣大下三昧分。三入此三昧時下發起分。四然後下起分。五爾時普慧菩薩知眾下請分。六爾時普賢菩薩告普慧等下說分。七佛子此法門下經勸分。八說此品時下來證分。
  序分中三。一器世間圓滿。二妙悟下智正覺世間圓滿。三與不可說下眾生世間圓滿。
  初器同前二七會說。
  第二智正覺中。明佛二十一種殊勝功德。攝論第五佛地論第二。並約唯受用身說。此經依十身顯。就二十一位中。初一句是總。後皆為別。
  前句總云妙幢皆滿者。親光三釋。一於一切有為無為所應覺境正開覺故。二於一切所應覺淨妙圓滿正覺故。三就真俗以依二諦攝境盡故。
  後別句中。依無性論總為二。先總料簡。後各別釋。前中分二。初四位明自利。後十六德明利他。前四分四。一智德。二斷德。三恩德。四作用平等德。後各別釋中。一云二行永絕者。無性三釋。一於所知障一向無障轉功德。非如聲聞獨知亦有障亦無障。二或二處現行。此中無有二處。謂生死涅槃。三或約未得神通者。於內外處有障現行。佛無此故。
  二達無相法者。世親釋云。清淨真。謂趣入。即是於有無。無二相。真如最勝清淨能入功德。謂此真如非有相。無性為相故。亦非無相。自相有故。於此真如最勝能入故。清淨能入故。彼釋趣字是此經達字。無性兩釋。一同世親。一云無住涅槃名為無相。不住生死涅槃相故。
  三住於佛住者。世親釋云。謂佛住所處即是無功用佛事不休息住功德。謂此住中常作佛事。無有休息。無性釋云。謂不作功用。於諸佛事有情等中。能無間斷。隨其所應。恒正安住聖天梵住。非如聲聞要起功用方能成辨。非如外道雖有所住而非殊勝。天住謂四靜慮。梵住四無量。聖住謂空無相等。
  四得佛平等者。世親釋云。於法身中所依意樂作業無差別功德。無性論云。所依無差別者。一切皆依清淨智故。意樂無差別者。同有利樂勝意樂故。作業無差別者。同作受用變化利他故。非如聲聞唯有所依五到無障處者。世親釋云。即是脩一切障對治功德。謂一切時常脩覺慧。對治一切障故。親光兩釋。一顯示世尊永斷所治殊勝功德。謂已證得解脫一切煩惱所知二障智故。及以永斷一切障故。二已慣習一切煩惱及所知障對治聖道。一切種智定自在性。已到永離一切習氣所依趣處。
  六不可轉法者。世親釋云。即是降伏外道功德。無性為二釋。一謂教證二法。皆不為他轉勸。無勝此故。二謂佛正法。諸魔等不能令退轉故。
  七所行無[得-彳]者。世親釋云。即是生世間不為世法所[得-彳]功德。謂雖現世間。不為世間八法所染污故。無性兩釋。一同世親。二云於諸者情。所作利樂。無有高下。結為勿礙。
  八立不思議者。世親解云即是安立正法功德。由契經等正法無量不思議。非諸愚夫所能解故。無性釋云。謂十二分教名所安立。安立自共相故。如是安立。非諸愚夫覺所行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