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因緣形奪。雜集云。自種有故不從。待眾緣故非自作。無作用故不共生。有功能非無因。凡諸緣起但亡雙苦已為甚深。況總亡四句。是故緣起最極甚深。三約緣起無碍門。但因緣生果。因緣相望。各有二義。一全有力。二全無力。謂因望於果。有全不生。緣必全生故。因不生緣生故。二緣望果。亦全不生因必全生故。云緣不生。自因生故。三二力不俱故不共生。四二無力亦不俱故。不無因生。言無明因緣生諸行者。論經云。無明緣行生也。此彰因起果。明非他作。言因緣能生行者。明果由因。顯非自作。又以無明是行自因故非他作。亦先無行體。在無明中。後還生行故。非自作。餘亦如是。准思之。此門中。論主開為不自不他二句也。
  三約大悲分別者。明諸外道求異解脫中。顯彼所求非想天等以為涅槃。觀之但是有支緣生法。非是無為涅槃常德。是故菩薩隨起大悲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於九門內。以第八第九二門。合為一無始觀。遠法師云。是真諦觀。見法緣集無本性故。名為無始。本疏云。因緣起法。約無元本。依之始起。故云無始。維摩中。依無住本。立一切法。同此也。中際生故後際生者。舉法釋成。謂此緣生即是不生。故名無始。是謂大智所知之法。
  第九生滅繫縛者。亦四門。初約經無明緣行是生滅繫縛者。謂此十遞互相望。順則相生。逆則相滅。然生與滅。不離有無之縛。若觀相生無生。則滅亦無滅。方離於縛。經意在此。文中先明順觀。後無滅下明逆觀。可知。
  二約厭離有為深觀四門中。此是第三不共作。言非二作者。或因為自。以緣為他。或果為自。以因緣為他。此二自他。俱不作故。若自他俱不作。何得為緣生。為釋此疑故。云但隨順生。謂隨俗說生。理實無生。言無知者。正由因緣互相待故。各無自能可以相共也。豈無成辨果耶。正成辨時即無成辨。故云作時。
  三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非想等。為涅槃。菩薩觀之。但是有支。非離染縛。失於涅槃真淨三德。故生大悲。故云如是復染生縛也。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門無始觀中。名隨順縛故。謂生滅唯縛。隨順無本故。
  第十無所有盡觀中。亦四門。初約經。明此有支虗相既盡隨順無所有緣。至第一義。此顯不壞俗而恒真故。云無明因緣諸法行生。是隨順無所有。問無明生行是順有。何故言順無所有耶。
  答乘諸行次第至此。顯無明正生行時即順無生入理故。問順觀既爾。逆復云何。
  答生既性盡。則所有無所有俱離故。云隨順無所有。盡觀思之。
  二約厭離有為中名第四。非無因作隨順有故。何故經中順無。論名順有。釋經意。以緣歸理說。論意以性從相說。各顯義別。不相違也。又論中順有意。顯無生。是故與經意亦不別。下別破無因中。一縱破。謂應常生。二奪破。謂恒不生故。三此非法下呵詰破。謂說無因最大邪見。若爾下結非無因。是名下釋訖。總結言相諦者。相是前成答相也。諦是前二諦差別。
  三約順大悲分別者。謂諸外道求異解脫。以為涅槃我德。菩薩愍此順起大悲。
  四約一切相智分別者。此是第九。名種種觀。謂三有總別各多類狀。云種種也。隨順下釋顯其相。此是三有世俗之境。大智照此故。以為門。上來別釋十門竟。二如是逆順下總結十章。既云逆順十種。明知前十門中。皆有逆順。前文中有無逆觀者。是略故也。一有別行別。二攝歸一心。三力用相生。四前後相屬。五三道輪還。六三際因果。七三苦過失。八從因無性。九似有若無。十泯同平等。配結前十文皆可見。釋不住道行竟。
  第三大段。彼果勝中二。先明彼果勝。後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已下。明位果。前中論分為五。一得治行及離障。是前勝慢對治果。二佛子此菩薩摩訶薩大悲轉增下。得修行勝。是前不住道行果。三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得入下。得三昧勝。望前治勝以說果。謂前修三脫。以說對治。彼治轉增故。四佛子菩薩住此現前地復更下。得不壞心勝。望前離障以說果。由滅障故。三昧之心不可破壞。五佛子菩薩以此心順佛菩提下。明得自在力勝。謂望前修行心說果法依。前修行上進無礙名自在力。釋此五果。即為五段。
  就初文中二。無明治勝。後菩薩如是下。顯離障。前中三解脫門義。五門分別。一辨體。二釋名。三治障。四攝行五差別初體者。以前壞中定教為性。二釋名中二。先得名。後釋名。前中初通後別。前通者通名解脫。即出離涅槃。門者方便之義。謂此定門。是涅槃前方便故。解脫之門。依主立稱。若總言三解脫門。帶數釋也。後別者。若依薩婆多宗。約四諦苦下空無我行。名空門。滅下四行名無相門。所餘十行。名為無願。依大乘中。遍計所執生法無我名為空。緣此三摩地。名空解脫門。相謂十相。即色聲香味觸男女生老死等。涅槃無此法相故。名無相。緣此三摩地。名無相解脫門。願謂求願。觀三界苦。無所願求。故名無願。緣此三摩地。名無願解脫門。具如佛地論說。又智度第六云。知一切地實相畢竟空名空三昧。知是空已。不觀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無等。名無作三昧。知一切無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