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從多分說故。云解脫者四無色也。三昧是四無量者。以慈等作意皆依定故。三摩鉢底是五神通者。以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即是定根本。由加行力。伏沈掉故。至定根本故。然發五通。皆依四禪根本定故。未至中間慧多定少。四無色地慧少定多。無支相助不發此通。婆沙瑜伽亦同此說。若准論釋第三地中。無色亦有四支相助。然今但約定多慧少不發五通。非約無支助也。若依雜集。雖通四禪。多依第四明智者。無分別智斷惑照理故。又明謂三明十明。智即三智。後辨業者。謂依前禪解脫等作利眾生事。並任志成就故。云皆自在也。十無功用神力速詣諸佛會。十一上首請法。十二弘護教法。十三供事諸佛。十四勤脩勝行。十五身業普現世。十六說法遍法界。十七心照三世。
  後總結中二。先結脩行圓。後於不可下結德量廣。並可知。
  三列名中三。一列名。二如是等下結數。三金剛下顯眾首。
  初中總有三十九菩薩。前三十八同名藏者。表將說地地有堅義。藏即堅故。其猶樹藏。後一名解脫月者。謂請法上首。除眾疑闇。其猶夜月獨除闇冥。此則託名表法月有脫闇之能。名解脫。
  二結數中略列九數。謂於一百二十三數中。從第一百五數。至第一百二十一數。仍於中間。各隔一轉。具如下說。
  三顯眾首中。名金剛藏者。表所說法故。論云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又藏即名堅。其猶樹藏。人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釋曰。言煩惱難壞者。欲顯要待無分別智方能斷故。善根堅實者。無漏善法至佛果故。不異名不異所說故。一切餘善根者。謂地前菩薩及二乘等善根故。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釋文。後辨意。前中二。初明能入定所依。後菩薩下顯所入定名。前中云承佛力者。顯能入定。非自力故。入者心與理冥一境性故。菩薩者。簡異果定故。說因行故。菩薩名義具如上說。大智等者。謂二無我智。異二乘故。亦異地前菩薩智慧。故云大也。又力能斷惑證理生佛果。故名大也。即此決斷簡擇成斷證。故名智慧。光明三昧名義具如上說。
  後辨意者。略有二種。一為受加故。如經得此三昧法如是故。釋曰。若不入定散心無能住持佛加。二為顯法離著故。論云。顯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因定所生淨覺。方說非散尋伺。為加行故。
  第三加分中三。初總明作加所因。二欲令汝下辨加所為。三善男子汝當下正顯加相。
  初中三。一明佛加。二以毗盧下顯加所因。三依論問答。
  初中二。先一句牒前。後即時下正顯。顯中二。先現身同名。後作如是下同讚顯加。前中六。一即時者。明正在定故。二十方者。顯教通方故。三各過等者。明來處數量故。四各有等者。顯佛數量故。望前會。加十倍以百萬為億。約第二等數故。五同名者。為令剛藏增勇悅故。六現身者。為令眾覩於法生殷重故。後同讚中三。一讚得難得定故曰乃能。二顯能加佛數。三正明作加。
  二顯加所因中三。一毗盧宿願。二現在威神。三亦是下一句是剛藏自力。
  三問答者。何故多佛加。為顯於法及法師增長恭敬心故。何故同名金藏加者。本願力故。何故如來作如是願者。顯示多佛故。本行菩薩時。皆名金剛藏。同說此法。今成正覺。名金剛藏故。不異名加。又是菩薩。聞諸如來同己名已。增勇悅故。何不言過無量世界者。方便顯多佛故。釋曰。言何故作是願顯示多佛故者。謂彼多佛因時同依此十地行願故。言方便顯多佛故。此中方便有二種。一者不以一二三四及至百千等數數。但數剎塵為量者。是善巧顯多也。二者不以多數顯多。但說十則顯多。是善巧顯多也。何故定言十億佛土者。為說十地故。此經多說十數故。言同名佛加以本願故者。謂十方及此佛。雖皆有本願加即同時。然以不失主伴義故。亦得說為此佛先加餘佛後加。論云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加。
  第二明加所為中二。先總顯。後所謂下別辨。
  前中云欲令等者。總明加所為意。言為一切菩薩者。是所被機。論云謂住信行地菩薩此通二種。一者三賢菩薩自來證如。一向依教生信脩行故。二者大地菩薩雖聞此教。然是自證見如生信修行故。言說不思議佛法者。分別出世間道品故。出世間是無漏義。道是智。品是流類。謂等流無漏教法從佛無漏智所流。名不可思議佛法。地前菩薩聞已還生見道無漏智。地上菩薩聞此教已智更增明。此智是佛無漏智品類等流。故名道品。言光明者。論云。見智得證故。遠法師云。見智得證。義一名異。其猶眼目別。則見智是其觀解。得證是行。解有始終。見始智終。推求名見。決斷名智。行有始終。得始證終。法顯在心。名得心。冥合如名證。今釋此文。宜總相說。若摘字解。便失本意。謂光明有破闇合空二義。似無分別智有斷惑證理二義故。以法釋喻故。云光明者。智見得證。智見即是斷障。得證即是契如。若依解深密第三。智為總緣。見為別緣。此中論意顯二種機聞教利益。若地前菩薩聞此教已能生見道無分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