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位。更斷惑不。若有前位不成圓斷。若無後位便徒施設。有師答云。但前已斷之惑。智照體空本清淨故。說名圓斷。約稱法界緣起義邊。假相常存。復說更互圓不斷義。如鏡中火無實燒熱。體之與用。似惑本空。假相常存。似惑假有。此意智照體空一切皆空。說名圓斷。假相常存。後位惑有。已答前難。今應問彼。惑體空義。本清淨義。為屬斷義。為不斷義。若屬斯義。違教理故。體空義邊。即同真體。具非所斷。若云不斷。云何智照體空本清淨故說名圓斷。更應問彼。所存假相。是所斷法。若是所斷。前位應斷。不應至後。若非所斷。後位還無所斷之惑。於此難中。應設功力。今為通云。如孤舟澄江看月。二舟在北。千里同看一月。二舟在南。千里同看一月。在北一月非南。在南一月非北。前位所斷之惑。非後位所斷之惑。非前行布也。在北二舟。一舟住觀。其月全住其北。一舟南行。至南舟所看月處。其北所看之月。隨舟至南。與彼南月。冥合作一。住北之月。全住其北。而非分住。如前位惑。全在前位。而非分住。行布義也。來南之月。全來其南。而非分來。即後位惑。全即後惑。而非分。即圓融義也。在南二舟。一舟住觀。其月全住其南。一舟北行。直至北舟所看月處。其南所看之月。隨舟之北。與彼北月。冥合作一。住南之月。全住其南。而非分住。如後惑全在其位而非分住。行布義也。來北之月。全來其北。而非分來。即前位惑。全即前惑。而非分。即圓融義也。是知在北而有二月。舊住一月。新來一月。以新合本。同為一月。是知前位而有二義惑。本位一惑後位即來一惑。後位即前惑同為一惑。後位二惑。准此應知。在南而有二月。舊住一月。新來一月。以新合本。同為一月。在北之中。欲以掉挑其月。前位之中。欲以智斷其惑。論彼月相本空。其性常濕。更不假挑。況挑與不挑無殊。論彼惑體本空。其性常真。更不待斷。況斷與不斷常一。論彼月相假有。其狀圓白。故須假挑。挑即成無。不挑乃有。論彼惑相假有。其狀輪迴。故須假斷。斷即成無。不斷乃有。為除月相。方以掉挑。為除妄想。方起智斷。在北掉挑其月時。非唯舊住北月獨無。而從南新來。到北之月。亦無前位。智斷其惑時。非唯本在前位惑獨亡。而攝後惑至前位惑亦亡。是知一斷一切斷義得成。在南掉未挑月時。非唯舊住南月獨存。而從北新來。到南之月亦存。後位智未斷惑時。非唯本在後位惑獨存。而攝前位惑。至後位惑亦存。是知一不斷時一切不斷也。勿難前位斷竟後無所攝惑耶。無始常攝故。勿難在北挑竟何有來南之月耶。前已來故。前來法喻。隨節指配。皎如在掌。勿滯常門趣輕笑也。
  鈔若成此十者。故下經云。所謂心不棄捨一切眾生。乃至住一切世界。心無所著。是為十。(此即勸修法也)。
  ▲則頓成五十種行者。又經云。佛子菩薩摩訶薩安住此十法。已則能具足十種清淨十種廣大智十種普入十種勝妙心十種佛法善巧智。(釋曰。經中廣列。如是展轉皆由成就。始修十法故此云爾)。
  ▲言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生者。故下普賢行品經云。佛子我不見一法為大過失如諸菩薩於他菩薩起嗔心者。何以故。佛子。若諸菩薩。於餘菩薩。起嗔恚心。即成就百萬障門故。(下疏第八下半)釋云。既一惑成百萬障門。則一障一切障義。即惑惑皆然。今從重說。除嗔之外。更遍推求。無有一惡如嗔之重。故晉經云。起一嗔心。一切惡中。無過此惡。決定毗尼經云。寧起百千貧心。不起一念嗔。以違害大悲莫過此故。菩薩善戒經。亦同此說。言於他菩薩者。若於菩薩。起嗔過尤重。以令菩薩廢大行故。是以大般若中。天魔見諸菩薩互相是非。過常大喜。標雖百萬。略列百門。古人寄位分五。初不見菩提障下四十障。十信行。(准經障字有三十三後開八部故成四十)二不樂佛法障下九障。十住行。三不得菩薩諸根障下十一障。十行之行。四樂誹謗一切智語障下五障。十向行。五不樂與菩薩同住障下三十四障。十地行。故昔結云。菩薩萬行不過此五。起一嗔心。一切頓障。此釋非不有理。如賊心求法。豈獨障於地耶。是知通障一切。信尚不起。況後位耶。又所障法界。如帝網重重。能障同所。亦皆無盡。故知百萬猶是略明。
  疏不體理事行亦非真者。如夢時拜相。(迷心修得大梵天王等位)不及覺時作尉。(悟時得入十信位也)夢得七寶。(迷時修無量功德也)不及覺時百錢。(悟時得入持五戒十善也)皆以一妄一真故不可類。(諸教皆云施三千七寶不如聞一句偈是此意也)法喻昭然。學者可悉。
  疏包性德而為體者。(五法中真如也二依中此涅槃也)。
  ▲依智海以為源者。(五法中正智也二依中菩提也)。
  ▲但相變體殊者。(迷真如成名相)。
  ▲情生智隔者。(失正智成妄想)。
  ▲言今令者。(正明開義)知心。(了名相本空)合體。(合真如本體)達本。(達本無住)情亡。(妄情亡正智生)。
  鈔達本無住者。即淨名第二。推善不善之本。故經云。善不善孰為本。答曰身為本。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虗妄分別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