鈔如第二會明信等者。信謂十信。一信心(信佛常住大乘教法歸宗不二決定無礙)二念心。(於六念處憶念)三精進心。(如念而行勤修止觀)四慧心。(雙觀人法二種無我)五定心。(解空處寂止心理靜)六不退心。(止觀雙融。心不退沒。)七迴向心。(善會平等迴向於捨)八護法心。(解理堅固受持不壞)九戒心。(善護身心三業齊清)十願心。(以三業善正求菩提)。
  ▲言三明住者。住謂十住。一發心住。(觀佛勝緣佛十力。發菩提心。三種發心。即信成就發心。)二治地住。(謂常隨定脩諸行門淨心地故)三修行住。(巧觀空有增正行故)四生貴住。(生佛法家。種姓尊貴。)五具足方便住。(帶真隨俗習多善巧化無住故)六正心住。(成就般若聞彼讚毀佛法僧等真正其心念不同故)七不退住。(入於無生畢竟空性心心常行空無相願止觀雙運緣不壞故)八童真住。(心不生倒不起邪魔破菩提故)九王子住。(從法王教生當紹佛位故)十灌頂住。(從上九住。當觀空理。得無生心。最為尊上。諸佛法水。灌心頂故。)。
  ▲言四明行者。行乃十行。一歡喜行。(三施皆能悅自他故)二饒益行。(三聚之戒皆饒益故)三無違逆行。(忍順物理無所違故)四無屈撓行。(勤無怠退不屈弱故)五離癡亂行。(以慧資定。離沉掉故)六善現行。(慧能顯發二諦之理般若現故)七無著行。(不著事理。遠離於我及無我故。)八難得行。(大果可尊又成大願方能得故)九善法行。(善巧說法成物軌故)十真實行。(言行不虗稱二諦故)。
  ▲言五明向者。向即十向。一救護眾生離眾生相迴向。(大悲廣濟。名為救護。大智無著故。云離眾生相。)二不壞迴向。(謂於三寶等得不壞信故)三等一切佛迴向。(謂學三性佛所修迴向故)四至一切處迴向。(謂菩薩悲願稱周法界。令其善根供具悉周遍故。)五無盡功德藏迴向。(謂緣無盡境成無盡善根。功德之行。得十無盡藏之果故。)六隨順堅固一切善根迴向。(謂所修事善皆悉隨順。入於堅固平等法性。一切善根皆悉堅固故。)七等隨順一切眾生迴向。(謂以平等心。隨順饒益一切眾生故。)八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同如體相無盡得故。)九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於見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脫。)十入法界無量迴向。(謂以稱性起周以法界善根迴向法界故)。
  ▲言六明地者。地謂十地。一歡喜地。(謂初〔護〕聖性。具證二空。能益自他。生大歡喜。)二離垢地。(具淨尸羅。遠離微細毀犯煩惱苦故。)三發光地。(成就勝定。大法總持。能發無盡妙慧光故。)四焰慧地。(安住最勝菩提分法。燒煩惱薪。慧焰增故)五難勝地。(真俗二智。行相互違。難合能合。極難勝故。)六現前地。(住緣起智。引無分別。最勝般若。令現前故。)七遠行地。(至無相住功用後邊。出過世間二乘道故。)八不動地。(無分別智。任運相續。相用煩惱不能動故。)九善慧地。(成就微妙四無礙解。能遍十方善說法故。)十法雲地。(大法智雲。合眾德水。蔽如虗空麤重充滿法身故。)。
  ▲言七明等妙者。等謂等覺。(體空大寂安心平等照齊種智一相無二故。)妙即妙覺。(圓照內融。窮鑒法性。體無始終。窮微盡極。故名妙覺。)雖委陳於體義。備在本文。而略舉於門名。亦於茲處。然樂廣之達識無假預談。慮好略之庸根不覺大疏。如涉世路。尚須知道店之名。況詣覺場。豈不曉地位之號。唯希智者。勿責詞技。
  鈔此別明五位互攝者信住行向地也。
  ▲鈔第十住滿至亦灌頂成佛者。證相似也。以此二位功德圓滿。同證諸佛智水灌心頂之妙果也。
  ▲言十行智度圓等者。行相似也。上雖略示。總相而言。所修妙因名行。所獲妙果名證。住行向地。相梯而言。一一相似。各隨相似。更互相攝也。
  ▲言海幢比丘頂出諸佛者。下疏釋云。頂出諸佛者。尊極無上故。就別彰。法雨中總有三十二種。前十二法雨為菩薩。餘為雜類。今初一普知平等法雨。略有三等。一始覺同本。無復始本之異。二等諸佛故。三生佛一性故。得此三等。轉成妙覺。次十法雨。即十住者。圓教經中十住位滿便成佛故。此前更無別位。此約以位攝。以非一乘宗。餘無此說。後一法雨。即十信。釋曰。初一妙覺。次十十住。後一十信。今據逆次。故云灌頂住後即明佛者。即其事也。
  ▲言前唯約理行圓融者。以理融行圓融也。
  ▲言此兼明行證相似者。且約相似中圓融。五長劫唯攝長劫等也。
  鈔文有三節者。引證也。三節疏文。通證前理行圓融也。後二節文。兼證前行證相似也。如第二信該果海證理行圓融。可知若將信滿功德該攝果滿功德。亦證行證相似。三第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證理行圓融。可知。但於住滿佛中。密證行證相似。
  ▲言以一例諸位位皆然者。復有二義。一云一位具攝諸位功德等。一云一位具攝五十二位功德。後解為優。
  言如賢首品中等者。此品正明十信之德。該攝後之四十二位故。就若常信奉下五十頌半。廣明信中所具行位。初八頌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