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無差別平等法中。現於自在有差別智。上經云。於有為界。示無為法。而不滅壞有為之相。於無為界。示有為法。而不分別無為之性。上之十門同一緣起。故云無[得-彳]。約理望事。則有成有壞。有即有離。事望於理。有顯有隱。有一有異。逆順自在。無障無[得-彳]。同時頓起。
  △第二彰其所以者。由緣起之事與性空之理二互相望。有三義故。一相違義。二不相[得-彳]義。三相作義。由此三義。成前十門。
  ▲言相違者。經云。空中無色。以空害色故。亦應云色中無空。以色違空故。若互相存必互亡故。即五六九十四門。
  ▲二不相[得-彳]義者。謂以色是幻色必不[得-彳]空。空是真空必不妨色。若[得-彳]於色則是斷空。非真空故。若[得-彳]於空則是實色。非幻色故。此即七八事理相即二門。
  ▲三相作義者。謂若此幻色舉體非空。不成幻色。是故要由色即是空。方得有色。大品經云。若諸法不空。即無道無果。中觀論文亦同此說。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真空亦爾。准上應知。此即三四依理成事事能顯理門也。其初二門。即通顯體相。亦即不相[得-彳]義。又由上三義。諸空有法通有四義。一廢己成他義。以空即色故。即色現空隱也。即是第三依理成事門。二泯他顯己義。以色即空故。即色盡空顯也。即是第八事法即理門。三自他俱存義。以隱顯無二。是真空故。謂不異空為幻色。色存也。不異色名真空。空顯也。以互不相異二俱存也。即是第九真理非事門。四自他俱泯義。以舉體相即。全奪兩亡。絕二邊故。即是第五以理奪事門。上之四義並空望於色。若色望於空。亦有四義。一顯他自盡義。即是第四事能顯理門。二自顯隱他義。即是第七真理即事門。三俱存義。即是第十事法非理門。四俱泯義。即是第六事能隱理門。並准前思之。而有前四門必帶後四門。有後四門必帶前四門。合則通為四門。是則幻有存亡無[得-彳]真空隱顯自在。合為一味圓通無[得-彳]。又所以相違無[得-彳]及相作者。以緣起法有四義故。一緣生故。有二緣生故空。三無性故有。四無性故空。由初及四二義別故有相違義。由二及三有相作義。謂緣生故空。則有作於空。無性故有。則空作於有。由上四義同一緣起。有不相[得-彳]義。又由初二義。有有望於空而成四義。由後二義。有空望於有而成四義。謂由無性故有。有廢己成他義。由無性故空。有泯他顯己義。由上二義無[得-彳]故。有俱存義。由上二義相形故。有自他俱泯義。有望於空四義准之。又以無性緣生故有。則非常見。有見之有為幻有也。無性緣生故空。則非斷見。無見之空為真空也。幻有則是不有有。真空即是不空空。非空非有。是中道義。以有與非有無二。方為幻有。空與非空無二。為真空故。又非空與有無二。為一幻有。空與非有無二。為一真空。又幻有與真空無二。為一味法界。合之則一不為一。開之則具上十義。同時頓起。深思明了。以成事理無[得-彳]觀也。不唯無念無起而已。
  ●第四周遍含容觀。即事事無[得-彳]。於中分二。第一明德用玄妙。第二明德用所因。
  △今初。古德於此明十玄門。一同時具足相應門。二廣狹自在無[得-彳]門。三一多相容不同門。四諸法相即自在門。五祕密隱顯俱成門。六微細相容安立門。七因陀羅網境界門。八託事顯法生解門。九十世隔法異成門。十主伴圓明具德門。此之十門。初總。餘別。同異成壞。同一緣起。無[得-彳]圓融。隨一一門即具一切。今且於前所依體事十對之中。取一事法。明具十門。如下隨舉一華一葉一身一剎一毛一塵無不具足。今就事中。但取一塵。明具十門。一者此一塵中。即具教義理事等十對之法。同時相應。具足圓滿。亦具廣狹。下之九門及彼門中所具教等。以是總故。華藏頌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下普救神初云。一一塵中。各見微塵數佛剎。善財將見普賢。見一一塵中一切境界。
  ▲二廣狹自在無[得-彳]門者。即此一塵遍周法界。而不壞本位。以分即無分無分即分。廣狹自在。無障無[得-彳]。或唯廣無際。或分限歷然。或即廣即狹。或廣狹俱泯。或具前四。以是解境四門了了故。或絕前五。以是行境行起解絕故。而舉一全収。下皆准此。
  ▲三一多相容不同門者。即此一塵舒己遍入一切法中。即攝一切令入己內。舒攝同時。是故鎔融。或有四句六句。思之。經云。以一佛土滿十方。十方入一亦無餘。普賢章中。塵毛念念出一切境界。復入塵毛。
  ▲四諸法相即自在門者。即此一塵。廢己同他。舉體全即是一切法。而恒攝他全同於己。於彼一切即是己體。一多相即。渾融無[得-彳]。解行境別。六句同前。經云。知一即多多即一等。普賢摩一善財頂。一切塵內一時摩頂。以一即多故。剎塵善友得法門。一毛孔中皆具足。多即一故等。
  ▲五祕密隱顯俱成門者。塵能攝彼。則一顯多隱。一切攝塵。則一隱多顯。顯顯不俱。隱隱不並。隱顯顯隱同時無[得-彳]。如八日月。全攝俱泯存亡俱成。句數同前。
  ▲六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