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有二偈。頌離大眾威德怖。為大菩薩常聞法故。十七有二偈。頌離遷移怖。貶讁異鄉斯為危厄。故常晝夜思無徙居。令淨土生。豈有遷改。十八一偈頌離求不得怖。常為應供。何求不得。十九二偈頌離熱惱怖。五濁交煎。業惑熾盛。斯為熱惱。二十有二偈頌離死怖。其憂悲通為怖相。故不別頌。若欲攝者。死怖中攝。懈怠非怖。故不頌之。以科對偈。文義昭彰。似難已釋。想無惑矣。三有三偈。總結成益。頌前離因。於中。初偈乘行願而成就。後二偈辨三業之益物。長行明能感三業。今頌明能應三輪。水清月現。感至應來。兩義相成。二文影略。又能感三業敬請。偈中至心稱名。即口意故。
  ▲第四我得大悲下一偈。即謙己推勝。前半謙己。後半推勝。
  ▲第五二偈。示後勸修。雖未的指。已令遍求。故後二段非頌前也。
  第四爾時觀自在下。謙己推勝。久成正覺。尚不失謙。於中二。先正謙推。後善財領解。此段亦合授法。前開為順六段。故於此辨。於中。先敘說儀。後正說偈。有三十偈。大分為三。初一標讚。二有二十六偈別讚。三有三偈結讚。今初。以菩薩德深故。眾讚不盡。二別讚中分四。初一讚所得法門。謂以亡機智導無緣慈。二有一偈。讚神通。以普門示現皆妙用無擁故。三有三偈。自申讚意。謂聖德廣深。劣智難測。因聞生辯。敬讚德音。如因日光還見於日。四有二十一偈。廣讚勝德。於中二。先十偈。讚身相莊嚴。雖一兩句明其心願。意成身耳。後十一偈。讚業用深廣。於中三。初二偈總讚悲濟周遍平等。二有三偈。讚依正妙嚴滿眾生願。三有六偈。悲隨萬類。拔苦慰安。第三三偈。結讚。初偈三德已滿。次偈二利俱圓。後偈自他覺滿。三句自覺覺他。後句願生同證。
  第五爾時有一菩薩下。指示後友。於中二。先後友入會。後大聖指示。今初。友名正性無異行。行字二義。一約遊剎。平聲呼之。約供佛利生。則去聲呼之。謂能遍行而無行性。故云正性。舊名正趣。趣即行義。遍行諸剎。教化眾生。無來去相。即同真如。遍一切處。而無形相。為如相迴向。從東方來者。東為群方之首。如為萬法之初。虗空來者。真如相故。至輪圍山頂者。周圓無上故。足動地者。真如如地。非定慧足不顯發故。同前會者。隨順眾生得如相故。後時觀自在下。大聖指示第六爾時善財下。戀德禮辭。准梵本中。此初兩行。合在辭退而行之後。今迴於前。使往正趣。無有思前。亦無初首。
  ●第八正性無異行菩薩。寄真如相迴向。謂善根合如成迴向故。義如前說。
  第一依教趣求。
  第二頂禮其足下。見敬諮問。
  第三菩薩告言下。授己法門。於中二。先標名體。後顯業用。今初一念超多。故云速疾。而無來去。故云不動。十方齊往。稱曰普門。後善財言下。顯其業用。於中四。一申問端。雖有三問。意在速疾。二菩薩告言下。顯其甚深。三善財白言下。承力請說。四菩薩告言下。正答前問。於中五。初答得法之處。謂真如即是如來藏性。具恒沙德。具足吉祥。依此威德。無不生矣。名普出生。故能不動無所不至。二從彼發來下。答時久近。三一一念中下。答處近遠。謂念念之中。舉多大步。復經多劫。是遠是速。四一一世界下。顯其成益。五如從東方下類顯十方。言亦復如是者。此有二義。一從東方來。亦從南西等九方來。二此處從東具足吉祥藏世界而來。餘之九方。從東亦爾。如上文殊。從金色界。遍於法界。皆從金色。一界即是一切界故。身等亦然。故推勝云。善布其身。悉遍法界。
  餘謙推等。三段可知。(已下第十七經)。
  ●第九大天。寄無縛無著解脫迴向。謂不為相縛。不為見著作用自在。故名解脫。言大天者。現大身故。無縛無著淨智自在。故名為天。稱理普應。故名為大。妙用難測。故名為神。在門主城者。當法師位。與妙法門而為主故。亦云具足門。多門迴向皆具足故。
  第一依教趣求中二。先念前。後趣後。前中亦二。先思念前法廣大行者。即前法門。非智不知。非通不作。是勝功德。後被菩薩堅進甲下。即因修成德。後漸次下趣後。
  第二善財間已下。見敬諮問。
  第三爾時大天下。授己法界。於中二。先授法方便。後正授所得。
  △今初。現相讚友。令其欣入。長舒四臂等者。約事則發心者希。淨目而觀。散華而供。若約表者。謂展四無[得-彳]。取其所詮。勝流真如相應法門。先當自淨以洗身心。後因利他。故云散華。亦表四攝。遠攝四眾。令淨身心無不見故。
  △二善男子我已成就下。正授法界。於中二。先名體。後業用。今初。謂六度大悲。如雲覆潤。如網羅攝。後善財白言下。問答業用。先問。後答。答以四攝攝生故。於中二。先現寶令施。教以檀攝。後善男子如我為汝下。例教於餘。於中三。初成前檀度。即是檀攝。二廣說尸羅。即利行攝。三例說餘度及於餘攝。
  ▲今初。言令其息滅不欲行施障勝行者。瑜伽菩薩地。施障有四。一先未串習。二施物尠闕。三躭著上妙悅意財物。四觀見當來具足財果而深欣樂。今令其熏習。除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