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第四定數。稱法界眾。焉能數知。即文而言。此一經中。文有二會。末會之眾。隨其善友多少不同。數類無量。本會之中。總唯四眾。一菩薩眾。二聲聞眾。三世主眾。此三舊眾。四新集眾。文在正宗。然此世主。即同初會三十九眾。文不具列。語意皆含。文云。復與無量諸世主俱。明知具有。以初一會遍八會故。以皆不起菩提樹王而周遍故。故下文云。一一塵中。有大菩薩。坐蓮華座。成等正覺。即見初會。明其諸眾前後相通。則數同初會。餘如別明。第五權實者。前十類眾。影響唯權。當機則實。餘通權實。並通地前及與地上。然影響眾。自有二類。一者果德。謂佛影響。則亦名為非權非實。二位極菩薩為影響者。即皆是權。亦可皆權。海印現故。亦可俱實。實德攝故。不動此會遍法界故。難思議也。
  △第二釋文。三眾即為三別。第一菩薩眾。第二聲聞眾。第三世主眾。
  ▲今初。菩薩文分五別。一標類數。二標上首。三列別名。四結數讚勝。五歎其勝德。
  今初。先辯類者。具云菩提薩埵摩訶薩埵。菩提云覺。薩埵云眾生。亦翻勇猛。有三義故總立此名。一菩提者所求佛果。薩埵者所化眾生。即是悲智所緣之境。從境立名。故名菩薩。二菩提者所求之果。薩埵即是能求之人。能所合目。故名菩薩。三薩埵既云勇猛。勇猛求大菩提故名菩薩。亦能所合目。摩訶云大。略有四義。一者願大。求大菩提故。二者行大。二利成就故。三者時大。經於三大阿僧祇故。四者德大。具足一乘諸功德故。前二通地前。後二唯地上。有說地上方稱大者。約具四義。五千人者。列數也。舊經五百。今云五千。比餘八會。二俱少者。解行者多。證入希故。要云五者。表於五位同證入故。五位各十。一一十度。度各攝十。故為五千。如是修因證入果海。
  第二普賢下標上首。以二大聖助化主故。為表法故。至下當明。言普賢者。梵云三曼多普也。跋陀羅賢也。乃有多義。一體性周遍曰普。隨緣成德曰賢。此約自體。故理趣般若云。一切眾生皆如來藏。普賢菩薩自體遍故。又曲濟無遺曰普。隣極亞聖曰賢。此約諸位普賢。以俱發普賢心。三賢十聖皆普賢故。又德周法界曰普。至順調善曰賢。此約當位普賢。普賢正是等覺位故。又果無不窮曰普。不捨因門曰賢。此約佛後普賢。成佛之後亦曰普賢。位中普賢悲智雙運。佛後普賢智海已滿。而運即智之悲。寂而常用。窮未來際。教化眾生。又一即一切曰普。一切即一曰賢。此約融攝。言文殊師利者。或云曼殊室利。文殊曰妙。室利為吉祥。古譯為德。合為妙德。亦云溥首。亦云濡首。亦云妙首。以室利言含多義故。以示居此土。生有十徵。來自他方。體含萬德。降魔制外。通辯難思。稱妙吉祥。亦稱妙德。又主於般若了了見性。故稱妙德。又知佛境界故。凡所施為無非吉祥。又一切諸佛皆悉從之發菩提心。常為一切諸佛之母。普為一切菩薩之師。身遍十方一切剎土。久成正覺。已號龍種尊王。現證菩提。是曰摩尼寶積。當成正覺。復稱普見如來。化滿塵方。德周法界。故稱妙德。是曰吉祥。三乘尊於定慧兩足。諸佛多有智慧神通二大弟子。一乘尊於理智融攝。故標尊於二聖。而為上首。
  第三其名曰下列別名。夫聖人無名。為物強名。得名千差。而多依德行。德行皆具。不可備舉。而隨宜別標。皆有深義。恐繁不釋。但舉總類。以彰表法。此中有十五位。總列一百五十二人。於中分二。初五十一人。通表住等五位。後百一菩薩。別表十地。前中分五。初十勝智。以表十住。住名解故。舊經所無。二十幢表向。行德高出故。三十光表行。智光照行故。行向前却者。行願相扶無前後故。四十藏表地。生成住持故。五十一眼表等覺。親照寂故。第二天冠下十位。一百一人。如次別表十地十度。一十冠者。初地檀行冠於諸地萬行首故。位各十者。一地具足諸地德故。一度具十為莊嚴故。二十髻者。表離垢地持戒檢朿極尊高故。三十燄光。即發光地發聞持光照法忍故。四十聚者。積集道品智慧聚故。五十聲者。入俗化物。偏得聲名。經說三昧為雷聲故。六十出生者。般若現前生諸德故。七十吉祥者。空中方便慧有中殊勝行為吉祥故。八十自在王者。不動大願具十自在故。九十音者。善慧法師說力故。十有十一覺者。法雲受職墮佛數故。智度覺法無所遺故。欲顯差別故為此配。非可局執。
  第四如是等上首下結數讚勝。讚勝者。皆上首故。前二上首。五千中上。今則五千。比餘皆上。言結數者。梵本具云五千人俱。
  第五一切皆從下歎其勝德。有十一句。初總。餘別。總中普賢行願。即下十句及無盡德。略如釋題。廣如下經。然名隨別立。德無不具。云皆從生。以諸菩薩廣業崇德並周法界齊諸佛故。第二所行無[得-彳]下別中十句。句各有二。上標下釋。合為五對。即分為五。一窮依近正對。遍一切剎方知無[得-彳]。近一切佛始知身多。二離諸下現通見用對。障蓋既離方能現通。如淨月輪光影方遍。現覺諸法十眼圓明。始見如來無方大用。三得無量明下。內照外演對。照佛法海方得多明。具四無[得-彳]始能長演。四住最勝下。智淨色隨對。所行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