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法藏部義及四阿含僧祇律大眾部義並是第三法無去來宗也。
  ▲四現通假實宗謂說假部就前現在之中法在蘊為實在界處為假其成實論經部師即是此類。
  四現通假實宗等者一全一少分一全即說假部一少分即末經部以根本經部是第一宗攝故其成實論先是數論弟子以所造為能造後出家入佛法時經部攝故三藏云經部細實而麤假實義同故現通假實攝此說假與一說說出世別此謂俗真諦中皆有假實蘊門明義是實者實即積聚故界處門明義是假者體假積聚故今疏云其成實論即是少分末經部也。
  ▲五俗妄真實宗即說出世部等謂世俗是假以虗妄故出世反上。
  五俗妄真實宗等者以世俗是假假故妄也出世為真真非是假故是實也少似中論一半向前。
  ▲六諸法但名宗謂一說部等一切我法但有假名無實體故。
  六諸法但名宗等者則顯出世亦假名耳故云一切我法亦如中論若有世間則有出世間既無世間何有出世間等。
  ▲七三性空有宗謂遍計是空依圓有故。
  七三性空有宗者即是大乘法師所立應理圓實宗。
  ▲八真空絕相宗謂心境兩亡直顯體故。
  八真空絕相宗即是大乘法師勝義俱空宗。
  ▲九空有無礙宗謂互融雙絕而不礙兩存真如隨緣具恒沙德故。
  九空有無礙宗等者謂互融故有是即空之有空是即有之空語空必攝有言有必攝空故曰互融言雙絕者有即空故有絕空即有故空絕言不礙兩存者不壞相故有即空而有不泯空即有而空不亡真如隨緣者上言空有容濫但空故說真如即空空即真如又異但凝然故云隨緣非無不變具恒沙德者唯法性宗非唯空寂而已上皆實教中義如前立教中辨。
  ▲十圓融具德宗謂事事無礙主伴具足無盡自在故。
  十圓融具德宗廣如義分齊。
  ▲然此十宗後後深於前前。
  然此十宗下第三斷揀於中二先通料揀十宗後會通妨難前中有五一通明淺深故後後深於前前然此十宗前六全同大乘法師大乘則有八宗七名勝義俱空八名應理圓實即以法相為應理圓實法性為勝義俱空今迴七為第八八為第七如前西域中二宗不同今符法性又加後二以顯甚深。
  ▲前四唯小五六通小大後四唯大乘。
  前四唯小下二大小乘料揀然五六立在小乘義通大乘故云通小大。
  ▲七即法相宗八即無相宗後二即法性宗。
  七即法相下二權實料揀。
  ▲又七即始教八即頓教九即終教十即圓教。
  又七即始教下四以五教料揀但舉四教前六小乘即當第一小乘教以前已大小料揀故略不言。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謂勝義真實故不無世俗因果不失故是有如深密瑜伽等第八亦名二諦雙絕宗謂勝義離相故非有世俗緣生如幻故是無如掌珍頌云真性有為空如幻緣生故無為無有實不起似空華等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九二諦無礙宗如維摩法華等義如前顯。
  又第七亦名二諦俱有宗下五二諦料揀亦是隨難別釋唯料揀三宗以含異義故重釋之初宗二諦俱有可知二中云如掌珍頌者即清辯菩薩所造一論唯釋此偈此中有兩重比量前半有為法比量謂立量云有為是有法定空無性是宗法因云從緣生故同喻云如幻幻法從緣生幻法空無性有為從緣生有為空無性此中因喻前却或迴文不盡而言真性者即有為性亦合云有為真性空二無為比量云無為是有法定無實故是宗法因云不起故同喻云如空華空華無有起空華無有實無為無有起無為亦無實故中論云若有有為法則有無為法既無有有為何得有無為廣如彼論言即般若三論中一分之義者以三論中四諦品前以空遣有四諦品中以空立有故偈云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又標名以中論意顯不滯空有非但明空又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則三觀齊驅三諦無礙豈獨空耶故有言學龍猛宗墮惡取空斯言可怖故云一分之義即三觀中一空觀義言九二諦無礙宗者即真不礙俗俗不礙真於諦常自二於解常自一通達此無二真入第一義二諦並非雙恒乖未曾各亦其義耳今略其旨故指前文所以不會第十宗者第十亦可名二諦無盡宗然必融於前故不別立耳又上三宗諸師各立故今敘之其第十一宗非彼所競故不言耳。
  ▲然十宗五教互有寬狹。
  ▲教則一經容有多教宗則一宗容具多經隨何經中皆此宗故局判一經以為一教則抑諸大乘。
  然十宗五教下第二釋通妨難謂有難云十宗何異五教而重辨耶故為此通然有二義一則通局不同二乃體式有異今初先雙標後教則下雙釋顯明二通影出二局二句言教則一經容有多教者顯明教通如一維摩則具五教涅槃般若等亦具五教而影出宗局維摩但是事理無礙宗不通三性空有等宗故言宗則一宗容具多經者顯明宗通以一事理無礙宗內該法華維摩涅槃等故而影出教局也如一經中具有五教不相通故。
  ▲又夫立教必須斷證階位等殊立宗但明所尚差別前之六宗執法有異故分六宗斷證次位不離八輩合為一教餘義如前立教中辨。
  又夫立教等者二明體式有異也亦重通妨難難云若各有通局何以不得以宗為教以教為宗故為此通教有斷證等宗不約此位等無多故但有五所尚各別故有十宗故前六所尚不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