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親攝論云。阿毗達磨有四義。謂對故。數故。伏故。通故。對義同前。數者。於一一法。數數宣說。訓釋言辭。自共相等。無量差別故。伏者。由此具足論處所等。能勝伏他論故。通者。此能通釋素怛纜義故。亦名優婆提舍。此云論義。亦名磨怛理迦。此云本母。謂以教與義為本。為母。亦名依。藏生解。藏為解母。本即是母。亦名摩夷。此云行母。依藏成行故。行之母故。
  然此三藏。約其所詮。略有二門。一者尅性。則經詮三學。戒唯戒心二學。論唯慧學。如攝論說。二。約兼正。則三藏之中。經正詮定。毗尼詮戒。論詮於慧。兼各通三。
  第二明二藏者。一聲聞藏。二菩薩藏。即由前三藏。詮示聲聞理行果故。名聲聞藏。詮示菩薩理行果故。名菩薩藏。故莊嚴論第四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差別故。復為聲聞藏。及菩薩藏。攝大乘同此。此就二乘。理果同故合之。若約教行別故。即開三乘。以為三藏。如普超等經。又由緣覺多不藉教。出無佛世。佛在世時。攝屬聲聞故。但分為二。即是大小半滿不同。
  第二明所攝者。此經。三藏之中。正唯修多羅攝。兼詮餘二。十藏等品。廣顯戒故。問名等品。顯論義故。若就脩多羅中。以義揀教。則唯十藏攝。具足主伴。顯無盡故。教義融故。二藏之中。唯菩薩藏。若分權實。但菩薩藏一分所攝。權不攝故。若約此攝。乃至聲聞。亦此經攝。此能包含無量乘故。揀於權實。至下立教中明。已辨藏攝第二明教攝者。教有二種。一者通相。十二分教。亦分大小。至下十藏品辨。二者諸宗。二教不同。今當略釋。夫教海沖深。法雲彌漫。智光無際。妙辨巨窮。以無言之言。詮絕言之理。以無變之變。應無窮之機。極位所承。凡情難挹。今乘理教之力。略啟四門。一大意合離。二古今違順。三分宗立教。四總相會通。
  今初。且西域東夏。弘闡之流。於一代聖言。或開宗分教。或直釋經文。以皆含得失故耳。且不分之意。略有五焉。一則理本一味。殊塗同歸。故不可分也。二一音普應。一雨普滋故。三原聖本意。為一事故。四隨一一文。眾解不同故。五多種說法。成枝流故。以斯五義。故不可分。分之乃令情構異端。是非競作。故以不分為得。其分教者。亦有多義。一理雖一味。詮有淺深。故須分之。使知權實。二約佛雖則一音。就機差而教別。三本意未申。隨他意語而有異故。四言有通別。就顯說故。五雖分權實。須善會佛意。有開顯故。又王之密語。所為別故。不識權實。以深為淺。失於大利。以淺為深。虗其功故。莊嚴聖教。令深廣故。諸聖教中。自有分故。諸大菩薩亦開教故。以斯多義。開則得多而失小。合則得小而失多。但能虗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爽於大旨。故今分之。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一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卷第二

    清涼山沙門 澄觀 述
    晉水沙門 (淨源) 錄疏注經
  第二古今違順。曲分為二。先敘此方。後明西域。
  今初。諸釋雖眾。略敘數家。勒為五門。
  一立一音教。謂如來一代之教。不離一音。然有二師。一後魏菩提流支云。如來一音。同時報萬。大小並陳。二姚秦羅什法師云。佛一圓音。平等無二。無思普應。機聞自殊。非謂言音本陳大小。故維摩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上之二師。初則佛音具異。後則異自在機。各得圓音一義。然並為教本不分之意耳。
  第二立二種教。自有四家。
  一西秦曇牟讖三藏。立半滿教。即聲聞藏。為半字教。菩薩藏。為滿字教。隋遠法師亦同此立。斯則文據涅槃。蓋是對小顯大。通相之意。未於大中。顯有權實。亦含半滿。
  二隋遠法師。立漸頓二教。謂約漸悟機。大由小起。所設具有三乘。故名為漸。若約頓機。直往於大。不由於小。名之為頓。此雖約機說有漸頓。而所說法。不出半滿。
  三唐初印法師。亦立二教。一屈曲教。謂釋迦經。以逐機性。隨計破著故。如涅槃等。二平道教。謂舍那經。以逐法性。自在說故。如華嚴經。又此二教。略有四異。一主異。謂釋迦化身。與盧舍那十身異故。二處異。謂娑婆界木樹草座。與華藏界中寶樹寶座等異故。三眾異。謂為聲聞及菩薩說。與唯菩薩及極位同說異故。四說異。謂局處之說。與該通十方之說異故。此約化儀以判。然華嚴雖有隨諸眾生。各別調伏。皆是稱性善巧。一時頓演。涅槃等雖說一極。或對權顯實或會異歸同。一切如來或說不說。故云屈曲。約釋迦為主。則未顯十身。十身為主。必具釋迦。娑婆之處。未融華藏。華藏之處。必融娑婆。略云四異。異實有多。誠如所判。但於屈曲之內。未顯法之權實耳。
  四齊朝隱士劉虯。亦立漸頓二教。謂華藏經名為頓教。餘皆名漸。始自鹿苑。終於雙樹。從小之大故。然此經。如日初出。先照高山。即是頓義。慈龍降雨。以證漸義。於理可然。漸約五時。以下當辨。
  第三立三種教。亦有三家。
  一南中諸師。同立三教。謂於前漸頓。加不定教。由漸中先小後大。而央掘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