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淨明徹故。以上三行。用嚴心地。故結云以為嚴飾。上皆形色。四即顯色。謂青黃等殊。名諸色相。種種重疊。深廣如海互相映發。等彼波瀾。或諸色俱生。或更相攝入。含虗瑩徹。現勢多端。名無邊顯現。此由隱顯自在。定散無礙。隨機利行之所致也。
  △三四地上具嚴。
  摩尼為幢常放光明(至)妙香華纓周帀垂布。
  一寶幢曲有五句。一摩尼為體。二三光音明用。四五網纓辨飾。就因行者。降魔伏外為幢。智光常照。慈音外悅。願行交羅。戒香芬馥。四攝周垂故。
  摩尼寶王變現自在雨無盡寶。
  二摩尼雨寶。表神通如意。隨機變現。雨法寶故。
  及眾妙華分布於地。
  三妙華散地。亦多因行徧嚴心故。
  寶樹行列枝葉光茂。
  四寶樹行列。德行建立故。
  △四一舉因結用。
  佛神力故令此道場一切莊嚴於中影現。
  佛力者。出所因也。嚴具多門。別說難盡。故總云一切悉現。或於樹中現。或於上諸嚴具。及地中現。明一一行中。皆道場故。
  △第二覺樹嚴者。即大智因感。有十一句。分四。初一總顯高勝。
  其菩提樹高顯殊特。
  長聳逈露。圓妙獨出故。約因。即智超數表為高。本性不昧為顯。成物具德。曰殊。更無二真為特。約果。樹即菩提。
  △二六體攝眾德。
  金剛為身。
  一身是金剛。金剛三昧本智因故。正行成立。為樹身也。
  瑠璃為幹。
  二斡是瑠璃。本智發解。內外明徹故。
  眾雜妙寶以為枝條。
  三雜寶枝條。解隨境差故。
  寶葉扶疎垂蔭如雲。
  四條假葉以為嚴。智資定而深照。寶葉雖異。共成一蔭。百千定門。同歸一寂。自蔭蔭他也。
  寶華雜色分枝布影。
  五寶華異色。在樹分枝。承光則色同。於地布影。表神通等法。依定有差。俱承智光。影現心地。
  復以摩尼而為其果含輝發燄與華間列。
  六華雖不同。果皆如意。無邊行海。同趣菩提。若自利果成。內則含輝。若身心湛寂。外便發燄。若觸境斯明。若利他果立。未熟則含輝。解生佛相。已熟則發燄。還流教光。體如之行所成果。無異因之果故。與華間列。故下經云。菩薩妙法樹。生於直心地等。
  △三三妙用自在。
  其樹周圓咸放光明(至)其眾如雲俱時出現。
  展轉成益也。初依菩提智。放教智光。次依智光。雨圓明法寶。後教成悲智。即菩薩現前。無心行成。故如雲出。
  △四一舉因結用。
  又以如神威神力故(至)說種種法無有盡極。
  謂佛力為因。流音演法。以如如力則智演法音。音還如性。故無盡極。廣多故無盡。豎長故無窮。無間故稱恒也。
  △第三明佛宮殿嚴。十句分四。初一總明分量。
  如來所處宮殿樓閣廣博嚴麗充徧十方。
  宮可覆育。即是慈悲。殿可朝宗。所謂圓寂。悲智相導。若樓閣相依。廣者無邊。法無外故。博者不隘。法內空故。嚴者莊飾。具眾相故。麗者華美。法義備故。充十方者。稱法性故。
  △二二體相圓備。
  眾色摩尼之所集成種種寶華以為莊嚴。
  一體是摩尼。積德鎔融之所成故。二相嚴多種。神通等法。悲寂用故。
  △三六妙用自在。
  諸莊嚴具流光如雲。
  一眾行發光。灑法如雲。雲更多義。至下當辨。
  從宮殿間萃影成幢。
  二光幢獨出。萃者聚也。即承光聚影而成。謂悲寂交際。承智起應。降魔超出故。
  無邊菩薩道場眾會咸集其所。
  三內容眾海。無邊菩薩。即道場外者亦在其中。即依中有正。亦果中有因。即明涅槃眾聖冥會。
  以能出現諸佛光明不思議音摩尼寶王而為其網。
  四聲光寶網。網者為防禽穢。以益殿嚴。猶大教網。外防惡見。內益悲寂。教皆圓妙。以寶而成。故能出佛智光圓音。妙說言不思議音。略有四義。一音聲繁廣。二所說難量。三聲即無聲。四一具一切。
  如來自在神通之力所有境界皆從中出。
  五出生果用。即正報大用。在此依中。依正混融。參而不雜。明依大涅槃。能建大義。故曰出生。
  一切眾生居處屋宅皆於此中現其影像。
  六無染現染。眾生是正。居處是依。染違性淨。不言出生。妄無自體。還依真現。
  △四一舉因顯廣。
  又以諸佛神力所加一念之間悉包法界。
  謂德廣難陳。故今總結。由佛力故。一念頓包事理染淨一切法界。況多念耶。然上充徧十方。即通局無礙。集菩薩眾。出佛神通。即攝入無礙。現生舍宅。即染淨無礙。悉包法界。廣陿無礙。一念即能。延促無礙。又集菩薩。因果無礙。出佛神通。依正無礙。十種宮殿。此應說之。
  △第四師子座莊嚴十句。分四。初一總顯形勝。
  其師子座高廣妙好。
  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