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汝詣彼問菩薩云何(至)一切眾生住一切智。
  △二偈頌中。頌前法者。臨去殷勤。囑令修學故。有十一偈於中分二。初頌前體用。
  爾時守護一切城主夜神(至)為善財童子而說頌言。
  菩薩解脫深難見(至)開通三世解脫道。
  △二顯法根深二。先頌初劫三。初通頌初後。
  過於剎轉微塵劫(至)我皆供養聽受法。
  △二有四頌。別頌於初佛得法。
  我見法海雷音佛(至)動地舒光悟含識。
  △□□□□頌中間百佛及後結文。
  見第二佛而親近(至)如是須彌塵數等。
  △二頌類顯。
  於諸剎轉微塵劫(至)令此解脫得清淨。
  △三善財得益。雖通由前文。亦近由此。於中有二。初長行敘益。
  爾時善財童子(至)獲菩薩大辨才心大歡喜。
  △二偈頌慶讚。十偈分四。初讚福智超絕。
  觀察守護一亦見十夜神以偈讚曰。
  已行廣大妙慧海(至)威德光明住此眾。
  △二有四頌。歎悲智甚深。
  了達法性如虗空(至)說離世間眾怖行。
  念念攀緣一切境。不礙分別事故。心心永斷諸分別。常契理故。又上句約觀。下句約止。即止觀雙運。了達無性。成無分別。而起大悲。成上攀緣。攀緣即分別耳。不唯屬妄。
  △二有四偈。總顯德圓離障攝益。
  已住如來諸願道(至)引導使入菩提路。
  △四有一頌。成行入位。
  已生如來誓願家(至)隨眾生樂現眾色。
  △六戀德禮辭。
  時善財童子說此頌已(至)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已下入第七十二經。
  △第七開敷一切樹華夜神。寄遠行地。文六。初依教趣求。
  爾時善財童子(至)往詣開敷一切樹華夜神所。
  △二見敬諮問。
  見其身在眾寶香樹(至)唯願垂慈為我宣說。
  △三授己法界四。初顯法行二。初明安樂眾生行。
  夜神言善男子(至)達其處所宿夜安樂。
  亦是法門所作業用。對先問行。故總示其行。未舉法門之名。
  △二利益眾生行二。初總。
  善男子若有眾生(至)種種善根使其修習。
  令物斷惡修善故。
  △二別。
  為慳悋者讚歎布施(至)令住菩薩智波羅蜜。
  十度以治蔽障。
  △二立法名字。
  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薩出生廣大喜光明解脫門。
  此有二意。一者望前稱己益物悲智之心。故生大喜。二者望後照佛攝生大悲智。故生大喜。
  △三明業用二。初問。
  善財言大聖此解脫門境界云何。
  以是業用分齊。故云境界。
  △二答三。初總標。
  夜神言善男子入此解脫(至)普攝眾生巧方便智。
  謂知佛攝生之智為業用分齊。
  △二略顯普攝之相。
  云何普攝善男子(至)□淨業力之所攝故。
  謂一切物樂皆由佛得。故知佛攝。
  △三廣顯巧方便智二。初徵。
  云何知然。
  △二釋。釋意云。我見如來從因至果。大悲巧攝。故知樂由佛生。於中二。初總明。
  善男子我入此出生(至)菩薩行海悉皆明見。
  △二別顯分二。初發善巧普攝之心。亦二。初見發心之境。沈於苦集。
  善男子世尊往昔(至)不得值遇諸佛菩薩。
  △二正發救心。令得滅道二。初並起慈悲。
  見如是已起大悲心(至)於一切因緣無迷惑心。
  △二雙運悲智。
  起觀察真□□性心(至)究竟皆得十力智果心。
  △二起善巧普攝之行二。初別明利益眾生行三。初本攝生行體。
  起如是心已得菩薩力(至)不悔不悋無間無斷。
  △二明攝生本意。
  以是方便普攝眾生(至)增一切智福德大海。
  △二辨攝生周徧。即廣大義。
  菩薩如是念念成熟(至)隨眾生心普使知見。
  △二雜明種種行二。初明觀機。彰苦集無涯。
  善男子毗盧遮那如來(至)具受種種無量諸苦。
  △二顯修行無量三。初總明化益。
  起大悲心具修一切(至)勤修福智助道之法。
  △二別明化法。
  為說種種諸因果門(至)趣一切智助道之法。
  △三總結化意。
  令諸眾生心生歡喜(至)令其安住菩薩智慧。
  △四辨法根深二。初問。
  善財童子言聖者(至)三菩提心其已久如。
  △二答二。初歎深許說二。初長行二。先歎深難知四。初標難知。
  夜神言善男子。
  非唯久遠難知。抑亦當時發心。已得深法。滿佛境故。況無久近相。
  此處難信。
  非常見聞。
  難知。
  非聞慧境。
  難解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