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違隨順了知。
  二漸次止觀。謂止安事境。順其理故。名平等無違。觀達事理。名隨順了知。偈云。法有亦順知。法無亦順知故。
  令心清淨正住修習。
  三純熟止觀。謂止惑不生。名令心清淨。觀徹前境。為正住修習。
  趣入成就。
  四契合止觀。寂冥理境止也。名為趣入。智顯於心觀也。故云成就。上四皆止觀俱行。如是方為真實順忍。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順忍。
  △三無生法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無生法忍。
  △二釋義二。初總明。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至)亦不見有少法滅。
  若具皆應牒無盡等。此二為總。故略標之。釋中具有皆此別義。
  △二徵釋二。先徵。
  何以故。
  徵意有二。一云。何以得知無生滅耶。二云。既稱無生法忍。何以復言不見法滅。
  △三釋。
  若無生則無滅。
  釋初徵意云。真法本自不生。從緣之法。無性故不生。以無生故。何有於滅。此則以緣集釋無生。以無生釋無滅。此中略無緣集。偈文具有。云何無生釋無滅耶。此有二意。一云。若先是生。後必可滅。本既不生。今則無滅。二云。既即緣無性。稱曰無生。則不待滅。竟方無故。次云無滅。此二為總。餘可倣之。
  釋第二徵意云。夫無生忍。非獨無生。必諸法都寂。今從初義。立無生稱。故無滅等。成無生義。若從別義。亦可得稱無滅忍等。是以信力入印度。經明此忍能淨。初歡喜地云。一謂得無生忍。亦令他住。又云。無生忍者。謂證寂滅故。二得無滅忍。亦令他住。又云。無滅忍者。證無生故。斯文可據。
  若無滅則無盡(至)若無住則無去無來。
  又此諸句各有二義。一以前前釋於後後。以後後句成於前前。前前有故。後後方有。前前無故。後後亦無二者。諸句一一皆在。無生句中。正無生時。諸義頓足。以是即事之理。非斷滅故。即理之智。無能所故。然文旨包含。略為三釋。一唯約理。二具理智。三唯約智。今初。云何前前有故得後後有。謂生法既滅。滅則終盡。盡則是垢染法。染則前後別異。別則方處不同。有處則能所非寂。不寂則有所欲。有欲則有營作。作則有所願求。願則心住願事。住則有去有來。今由前前無故。後後斯寂。故以後後。顯成無生。此順長行。
  二雙約理智者。初二是總含於理智。次四顯理無生。後六顯智無生。故偈中云。其心無染著等。理智契合。名無生忍。
  三唯約智者。由了從緣無生。則智無有起。故名無生。無生之忍湛然不遷。故云無滅。無滅故用無斷盡。次垢念皆離。常無差異。旁無方所。照而常寂。遇境無染。雖為而無作。雖悲而無願。處世而無住。等法界而無去來。皆以前釋後。以後成前。言亡慮絕。寂照湛然。名無生忍。若唯約知無生理。名無生忍。未足深玄。
  △三結名。
  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三無生法忍。
  △四如幻忍三。初徵起。
  佛子云何為菩薩摩訶薩如幻忍。
  △二釋義。初略後廣。略中有二。初了幻緣相。二成就忍行。今初。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
  文三。初指法同前。次彰幻所由。緣生不實故。後顯幻相。
  知一切法皆悉如幻。
  一切法即是所喻。所喻通局。已見上文。此意明通。通為無為。故大品云。設有一法過涅槃者。我亦說言如夢如幻。涅槃雖真。從緣顯故。遣著心故。廣中合云。了世如幻。則似有為。然有法世。亦通無為。此為有為。所隱覆故。所以名世。故後云菩提涅槃亦皆不見者。了平等故。
  從因緣起。
  就法喻中。各開五法喻。開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有所依之巾。二幻師術法。三所現幻馬。四馬生即是馬死。五愚小。謂有法有五者。初巾。喻法性。二術。喻能起因緣。謂業惑等。三喻依他起法。即眾生等。四喻依他無性。即圓成故。故下廣說。皆云非也。五喻取為人法。今菩薩反此。故云解了。
  今經既云。從因緣起。能起即第二。所起即第三。以第二為因。令悟第三。成於第四。遣第五病。歸第一理。然緣亦從緣。故緣果俱幻。中觀論云。譬如幻化人。復作幻化人。即斯意也。
  然上五義各具有無。一巾。性有相無。為馬所隱故。二術。用有體無。以依巾無體故。三馬。相有實無。以實無而現故。四生即是無。死即是有。以無礙故。五情有理無。但妄見故。又此五中。各有四句。唯思可知。然皆具德。不同四謗。若以諸門交絡。成多四句。亦可思準。
  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
  後顯幻相。略為二解。一約相類。謂解一無實。則知一切皆然。並從緣故。故云。一中解多等。二約圓融。復有三義。一以理從事。說相即性。如馬頭之巾不異足之巾。說頭即足。故一即多等。無行經云。貪欲即是道者。貪欲性故。諸法即貪欲者。即貪欲實性故。二以理融事。一多相即。如馬頭無別有。即以巾為頭。以巾體圓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