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虎丘隆禪師為圓悟和尚舉哀云。釋迦已滅。彌勒未生。正當今日。流通佛祖正脉。委在我圓悟禪師大和尚。直得七據寶剎。統三界以為家。四海馳聲。作群生之眼目。不謂法幢摧折佛日掩光。後學無聞叢林失所。雖然如是。盡落今時。何故。豈不見道。淨法界身本無出沒。既無出沒。師今不死。我何疑惑。大眾。既然不死。還知圜悟老人落處麼。若也知得落處。不勞指注。儻或未然。仰師之道地久天長。却請真前大家燒香。復指真云。見麼。拘尸城畔當時大事曾興濯錦江頭。此時還循舊轍放光現瑞攝化歸真。法海珠沉人天眼滅。雖然如是。恁麼中有不恁麼。不恁麼中却恁麼。便見無生死中示有生死。無去來中而示有去來。雖然。要且無生死去來之相。故我圜悟禪師大和尚禪河渺邈津濟無窮。名動至尊道滿天下。且能事已畢隻履西歸穩坐家堂。末後一句作麼生道。諸人若向者裏道得。圓悟老人猶在。若不然者。與諸人道去也。良久却顧侍者云。道什麼。遂舉哀。
  我庵無禪師寂照和尚遺書至舉哀拈香。妙喜五傳最光焰。寂照一代甘露門。等閒觸著肝腦裂。氷霜忽作陽春溫。我思打失鼻孔日。是何氣息今猶存。天風北來歲云暮。掣電討甚空中痕。
  疎山性禪師全室和尚訃音至舉哀拈香。三十三天天子死。盡有哀情。北鬱單越人死。盡發歡聲。有哀有喜總屬愛憎。衲僧去就似火燒氷。還知先師入何地獄出何類行。有等便道。今日不滅昔日不生。且道疎山逆子如何報孝。以手搥胸云。波旬休息。天下太平。復舉哀云。蒼天蒼天。

  二親遺書至提綱

  荷澤會禪師一日鄉信至報二親亡。師上堂。自白槌曰。父母俱喪。請大眾念摩訶般若。眾纔集。師復打槌曰。勞煩大眾。

  歸省受業提綱

  古靈讚禪師參百丈回受業。業師集眾請陞座。師舉百丈示眾云。靈光獨耀逈脫根塵。體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無染本自圓成。但離妄緣即如如佛。受業師於言下有省。
  大慧杲禪師歸受業眾請小參。山僧昔為童子時。一念知道出家好。却因脫白此伽藍。今日重來稱長老。兵戈之後亡者多。現前耆宿喜無惱。以尊就卑離我人。咸請舉揚無上道。後生當發猛勇心。四海求師宜撥草。徑山奉勸語不虗。辨口維摩須靠倒。
  疎山性禪師歸溧陽弘溪受業眾請陞堂。擊拂子云。還有識得先師面皮厚薄者麼。既無。看山僧追風捕影去也。桑梓南徐金壇縣得業丹陽大聖院。本是一箇無事人。剛要參禪求正見。幼年行脚到天目。師子巖前親中毒。諸方歷罷便歸來。自云平生志願足。蘭若高棲弘溪口。傲雪披霜歲長久。栽田博飯效古風。始終不落他人後。守株待兔五十年。一味擔板少人緣。狹路相逢李百八。買帽相頭宿世冤。八十六年世緣盡。東涌西沒那伽定。當頭一句孰與評。坐斷乾坤無少剩。思量解笑不解哭。斷絃誰把鸞膠續。荊棘林中示要津。無影樹下吟風曲。豈如寂滅自了漢。須把真燈燭幽暗。苦海無邊願再來。重整中峰舊公案。復舉南泉為馬祖齋次問眾云。若道今日先師來。以何憑據。若道不來。又是佛法無靈。驗時洞山在座下出云有伴即來。師云。古人即不問。且道先師今日來不來。良久自代云。新疎山髫齓時相見。復顧大眾云。委悉麼。拈拄杖敲香卓喝一喝云。先師來也。便下座。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
  列祖提綱錄卷第二十一

    武林十八澗理安禪寺住持婁東行悅集

  受請陞座拈衣法語

  楊岐會禪師九峰受疏。拈衣示眾云。會麼。若也不會。今日無端走入水牯牛隊裏去也。還知麼。筠陽九曲。萍實楊岐。
  保寧勇禪師在蔣山受小疏。僧呈法衣。師提起身上袈裟云。大眾。且道者箇是那箇是。若道者箇是。爭柰那箇何。若道那箇是。爭柰者箇何。却顧眾云。如今不免對大眾前改頭換面捻一放一去也。便卸袈裟披法衣。
  五祖演禪師白雲受帖。舉法衣云。既是大庾嶺頭提不起。為什麼却在者裏。且道者裏底是那裏底是。乃云。擕瓶自汲清涼水。却著袈裟作主人。便披。
  圓悟勤禪師照覺受請。舉法衣云。古人事不獲已。挂弊垢衣。如今推免不下。入者群隊去也。大庾嶺頭藏不得。如今也要大家知。
  太平懃禪師受請日。五祖付法衣。師受而捧以示眾曰。昔釋迦文佛以丈六金襴袈裟披千尺彌勒佛身。佛身不長袈裟不短。會麼。即此樣。無他樣。

  拈勅黃法語

  圓悟勤禪師在蔣山受勅。拈起示眾云。大眾。見麼。龍飛鳳舞降自九重。佛祖綱宗盡在裏許。却請維那對眾宣讀。
  住金山。師在乾明受勅。拈起示眾云。見麼。拈時十日竝照。舉處千界光輝。九重天上降來。宰輔手中親付。更不敢囊藏被葢。請僧正一為敷宣。
  住雲居師在金山受劄次日勅下。拈勅示眾云。九重城裏親宣賜。一道神光爍太虗。勝義諦中真勝義。千華叢裏綻芙蕖。一舉便知。多少省力。苟或未然。更請宣過。
  大慧杲禪師再住徑山。於育王受請。拈勅黃示眾云。達磨不來東土。二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