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無盡。然此光在眼為見。在耳為聞。在鼻為嗅。在舌為嘗。在身為覺。在意為知。故曰分一精明。為六和合。如一心不生。且道八覺在甚麼處。英靈黑白。直下果知好惡。則經所謂八覺者。何異畫蛾眉於渾沌者哉。
  原夫鍜昏散之椎輪。三世諸佛迭相授受者也。第在用之何如耳。用之果善。消昏散於剎那。扶止觀於大寂。隕山河於未始有地。蕩身心於無得之鄉。斷欲結之利刀。資靈軀之正命。効見當人之勇。心游象帝之先。本有神珠。光明在掌。初非他寶。價直誰酬。即凡身而證佛身。依俗諦而造真諦。功高空施。福德難量。誠以行人。一息昏散清。即一息佛。一念昏散清。即一念佛耳。嗚呼。茫茫苦海之中。凡有血氣之屬。莫不抱靈。而頭出頭沒。不可勝計。設有一人。能於椎輪之下。清一息一念昏散。成一息一念佛者。若以佛眼觀之。則其功德信不可思議。況夫多時日者乎。葢人貴自反。果能反照。自己分上昏散。自生至死。剎那有停息乎。故曰。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河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靜心成正覺。如或用之不善。亦不荒失人天福田。是以黑白賢豪。能言者。宜游揚贊嘆。有力者。宜護持周給。凡道塲所在。等心助揚之(煆昏散道場)。
  壽夭無相。相惟其心。心生則吉凶可管。不生則凡聖坐斷。是以鑄夭為壽。如土作塊。成與不成。顧我所作如何耳。故以增上心持呪。靡不成就。平平心持呪。但可敵夭。眇劣心持呪。終未得效。但植來因也(授元新持呪)。
  法立。則不法者不立矣。然不以智火鑄其情。則法情並立矣。大槩聖人立意。不過化其情。而不化其法也。葢法屬依他。情屬徧計。如能即徧計而入依他。即依他而入圓成。即圓成而入破沙盆。即破沙盆而入塗毒鼓。由塗毒鼓而入深慈三昧海。則凡聖之罏錘。在乾屎橛而不在法立也。故曰。煩他萬象說法。我且博閒耳。法立薦此。始不負石頭路滑之記(示法立)。
  相本無常。隨熏而就。是以過去善惡之業熏心。則感現在苦樂之報。如印印泥。卒難改轉。此葢論眾人也。若修行之士。則不可定其修短。縱前生所造之業。應感苦報。以其現在力行精進。罪不勝功。轉苦為樂。易短成修。往往目見。且驗之不少矣。及讀南嶽思大禪師曲授心要。印證明白。皎如日星。不復疑之。其言曰。初學行者。未得事從心轉。但可閉目假想為之。久久純熟。即諸法隨念改轉。如指屈伸。了無難者。故大菩薩。乃至二乘小聖。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變。無而現有。有而現無也。由是觀之。以假觀熏心。則法法皆假。變易何難哉。以空觀熏心。法法皆空。捲有入無。相不可得。何夭何壽。何罪何福。以中觀熏心。則有無離即。陰陽不能籠罩。神智不能卜度。言相可轉亦可。不可轉亦可。不可不違可。可不違不可。如夜光神珠。宛轉橫斜於金盤之中。雖聖似仲尼。明如離婁。孰能定其所向者乎。故曰相逐心生。相隨心滅。有相無相。生滅由心。了心之人。所以生死之際。來如著衫。去如脫褲。略不作愛憎見也(論相)。
  僧海洲參師。問曰。汝出家為甚麼。曰為求出苦。師曰以何法則求出苦。曰我資鈍。但念佛。師曰。汝念佛常閒斷否。曰合眼睡時便忘了。師震威呵曰。合眼便忘。如此念佛。念一萬年也沒幹。汝自今而後。直須睡夢中念佛不斷。方有出苦分。若睡夢中不能念佛。忘記了。一開眼時。痛哭起來。直向佛前叩頭流血。或念千聲。或念萬聲。盡自家力量便罷。如此做了三二十番。自然大昏睡中。佛即不斷矣。且世上念佛底人。或三二十年。或盡形壽念佛。及到臨時。却又無用。此是生前睡夢中。不曾有念頭故也。人生如覺。人死如夢。所以夢中念得佛底人。臨死自然不亂也(示念佛)。
  念佛法門。最為簡便。但如今念佛之人。都無定志。所以千百人念佛。無有一兩人成就者。這一句佛。一切菩薩。一切天。一切人。若生西方者。莫不因此這一句阿彌陀佛而度苦海。然念佛心真不真。勘驗關頭。直在懽喜煩惱兩處取證。其真假之心。歷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於懽喜煩惱中。必然念念不閒斷。是以煩惱也動他不得。歡喜也動他不得。煩惱歡喜既不能動。死生境上自然不驚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彌陀佛便撇在腦後了。如何能得念佛靈驗。若依我念佛。果能於憎愛關頭。不昧此句阿彌陀佛。而現在日用。不得受用。臨終不得生西方。我舌根必然破爛。你若不依我法行。則念佛無有靈驗。過在汝。與我無干(示眾念佛)。
  夫人之識心。久混塵勞。莫知返本。欲即塵勞契於覺性。宜假攝持。其方匪一。寧有善乎諸如來密因。總持陀羅尼者也。何以故。隨根利鈍。逗教淺深非究竟故。惟得持此呪。不問愚癡智慧。咸得成就無上甚深希有。以密因不可思議故。若開士信心觀照所持呪語。一字一句。歷歷耳根。心耳交攝。無所雜亂。於睡夢中亦不忘失。即持一遍。勝百千萬遍。能滅八萬四千塵勞。能生八萬四千道果。所有功德甚為希有。不可思量。以是呪為熾盛光王如來。所說本願功德。故開士當持呪時。應當九禮熾盛光王如來。合掌梵跪。日持一百八遍。持一氣畢。取氣可繫心故。是以經云。其誦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