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彩雲影裏神仙現。手把紅羅扇遮面。急須著眼看神仙。莫看神仙手中扇。所謂雲之與扇者。即五蘊坑中。煩惱執著也。故善造道者。能於好惡難克之際。此光迸露之頃。著眼窺徹。不被現行所轉。是謂豪雄。少不精彩。痴雲頓合。始作觀照。則力費排遣。如一夫當萬。幸克者幾人哉。於光露之時。一肩領過。積劫無明當下冰消。如兵不血刃。天下太平矣。
  南印度香至國王。施無價寶珠。供養般若多羅尊者。時國王有三子。其季開士也。尊者欲試彼所得。乃以所施珠。問三王子曰。此珠圓明。有能及此否。第一子月淨多羅。第二子功德多羅。皆曰。此珠七寶中尊。固無踰此。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第三子菩提多羅曰。此是世寶未足為上。於諸寶中法寶為上。此是世光未足為上。於諸光中智光為上。此是世明未足為上。於諸明中心明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於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知既是珠。即明其寶。若明其寶。寶不自寶。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寶不自寶。要假智寶以明法寶。然則師有其道。其寶即現。眾生有道。心寶亦然。尊者歎其辯慧。又戰國諸侯之所寶。惟以珠玉為論。而知所寶者。惟齊威王。楚王孫圉而已。威王不以徑寸之珠為寶。楚王孫圉不以白珩為寶。是知所寶在此。兩不在彼。雖然華竺不同。而邦風軌未始不同。故以寶為寶者。照惟盈丈。以人為寶直照千里。震旦鼻祖菩提多羅。知寶外無道。道外無寶。惟時有通塞。用有行藏。既而少林壁觀九年。得一神光。華聯珠貫。以色為聲。聽之以目。頓使心精遺聞。珠體獨露。靈焰為燈。光傳無盡。象先而不曜。畫後而圓照。不曜近昏。圓照近智。重以悲承之。則燈又化為高廣大車矣。是車也。竪窮三際。橫徧十方。兼載凡聖。包舉古今。由是而觀。則魏王之乘。小大何如哉。故曰化家為國者。不知道。化心為道者。可以兼忘天下。予以是知萬物一物。萬神一神。唯善用其心者。何物非神。反是者。何神非物。何物非神。雖雲山重疊。眼絕纖塵。何神非物。雖靜默淵澄。心多窒礙。又曰道遠乎哉。觸事而真。聖遠乎哉。體之即神。又曰中有一寶。秘在形山。然此寶復有解寶。行寶。證寶。忘寶。唯解寶者。則知尊其所知矣。行寶者。其寶光漸將完矣。証寶者。寶雖已完。不忘則用不全。故惟忘寶者。乃能用寶也。嗟乎。寶之所以然。寧易知哉。如知而不能行。行而不能證。中道廢弛。証而不能忘。如人在甕。如魚在陸。且未能自用。況能用物乎。
  萬物浮沈。出沒苦海。雖人天有異。橫竪不倫。長劫迷墜。情為其根。情之所起。以迷自心。自心靈徹。照極循動。動則有昏。昏又生動。昏動交加。如轆轤下上。靡有窮已。究實言之。情本於愛。愛滋貪疾。貪而不足。遂生不悅。好惡無常。互生互滅。於如意境。係戀躭湎。如醉如癡。害當頃刻。猶自嬉嬉。以相忘故耳。大都不忘。則一體生異。忘則異體如一。有二有對。有對角立。角立之際。抗然爾我。微逆即知。惟於順境相忘之至。異而如一。一則無對。無對難覺。又眾生最初受生。由愛而來。順境滋之。任運冥合。所以逆境易覺。順境常迷。能於順境。照之不昧。則愛源漸竭。嗔波亦停。瞋不自瞋。由愛所生。愛既漸除。瞋豈不滅。譬如伐木。既截其根。枝柯自墜。瞋愛交損。亦復如是。
  地無邊際。皆吾足履。聲無邊際。皆吾心聞。地乃所履。心乃能聞。所履者死。能靜不能動。能聞者活而恒。活故萬聲不昧。巨細了然。恒故聲自起滅。聞者不遷。譬諸寶鏡。光明圓滿。象觸即照。妍媸難瞞。唯其照而不情。叢應無迹。無迹之妙。應不流影。所以從古至今。彌照彌閒。我心本光。普應萬有。有未嘗關。足之履也。其亦如然。吾言地死。指物之權。耳根既妙。身根亦圓。足不自顯。因地以彰。地不自露。因足以知。猶若交蘆。兩虗相倚。頓悟足地。能聞亦爾。
  夫人之所以有生死者。以見思未斷耳。見則五利使也。思則五鈍使也。歷三界九地而言之。故所以有開合也。五利使者。謂身見。邊見。邪見。戒取見。戒禁取見是也。五鈍使者。謂貪瞋癡慢疑是也。此十合言也。開則天台四教儀註中。可尋偹覽也。此十斷盡。藏教果頭位也。圓教七信相似位也。果頭七信二位賢聖。便能六通縱任無違。山壁由之直度矣。斷此十惑。初修空觀。空分別我法二執。二執即十惑也。亦開合有異耳。惟圓教修進逈異常途。而一心三觀。圓修滿進。最初行者。存志意在直破根本無明。不在見思塵沙也。然而觀志堅猛。任運而進。見思粗惑帶落之也。如壯夫入陣。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也。然刀頭展處。王之左右。任運而傷者。未嘗不有也。王者根本無明也。左右者。見思惑也。見思如盡。將破塵沙矣。然而非空觀能破。惟用假觀。此惑可破。塵沙之為言者。言其不明者多也。不明者何法耶。謂世出世法。世則經濟王伯。天文地理。陰陽筭數。吉凶消長。文武雜[禾*丸]。萬物所由。周知根本。出世則三學六度。十方塵剎佛土。或說法之軌。度生之儀。種種方便三十七品。及八萬法門等。一皆通徹。則塵沙無明斷矣。此菩薩初斷此惑。徧遊十方國土。承事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