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著。捩轉玄關。隨緣自若。任是碧眼胡兒。從頭與汝一杓。
  著不著。誰言過水不濕脚。

  鹽街坊

  紅爐鼓浪瞥然間。突出銀山照膽寒。便是馬師胡亂後。要須不被舌頭瞞。

  尹山接待

  千古尹山寺。家風不厭貧。只將這箇意。接待往來人。

  送化主

  即心即佛眼中屑。非心非佛轉乖真。大唐國裏無南北。盡是靈山一會人。
  勞生擾擾夢喧譁。夢破喧譁也大差。雲淨水天江上望。一輪皎潔落誰家。
  把得袈裟褁艸鞋。相逢只麼笑咍咍。孔門弟子還知否。曾向靈山及第來。
  百億分身利有情。驢顋馬頷實難明。有時閙裏聊伸手。意在鈎頭不在星。
  日用分明直似絃。不將佛法污心田。自言世上無仙客。老倒維摩得半邊。
  不依本分要參禪。賣了山前祖父田。赤手出門無活計。好兒終不使爺錢。
  敗壞多年笤箒樁。等閑拈起定宗綱。這些標格天然別。不比諸方孟八郎。

  題寄巢

  巢穴通霄眼。塵勞無住心。經行及坐臥。萬古至于今。

  題有餘齋

  日月雙螢火。乾坤一鵲巢。大千沙界外。總在目前包。

  源上座秉炬

  住便住。行便行。出門步步清風生。寒不寒。熱不熱。烈焰堆中飛片雪。萬里迢迢恁麼來。靈山會上無生滅。既無生滅。且道源上座向甚處去。別。別。大海乾枯。虗空迸裂。

  欽首座秉炬

  叢林老大欽首座。鐵石身心同達磨。三十餘年湖海間。佛祖玄關俱裂破。尋常開口。不順人情。有時點胸。更無兩箇。末後打箇翻身。未免紅爐煅過。且道煅過後如何。口似磉盤。佛也不做。

  遹藏主入塔

  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皮穿骨露。鼻孔遼天。直饒恁麼。更須知有末後句。遹藏主末後句再出頭來。隻手分付。

  松源和尚語錄卷下(終)
塔銘

    太中大夫寶謨閣待制致仕陸 游 撰
  松源禪師。名崇嶽。生於處州龍泉之松源吳氏。故因以自號。自幼時。以卓犖不凡。處羣兒中。未甞嬉蕩。稍長。聞出世法。慕向之。二十三棄家。衣掃塔服。受五戒於大明寺。首造靈石玅禪師。繼見大慧杲禪師於徑山。久之。大慧陞堂。稱蔣山華公為人徑捷。師聞之。不待旦而行。既至。入室未契。退。愈自奮勵。終夜舉狗子無佛性話。豁然有得。即以扣應庵。應庵舉世尊有密語。迦葉不覆藏。師云。鈍置和尚。應庵厲聲一喝。自是朝夕咨請。應庵大喜。以為法器。說偈勸使祝髮。棟梁吾道。隆興二年。師得度於臨安西湖白蓮精舍。自是徧歷江淛諸大老之門。罕當其意。乃浮海入閩。見乾元木庵永禪師。
  一日。辭木庵。木庵舉。有句無句。如藤倚樹。
  師云。裂破。
  木庵云。瑯琊道。好一堆爛柴聻。
  師云。矢上加尖。
  如是應酬數反。木庵云。吾兄下語。老僧不能過。其如未在。他日拂柄在手。為人不得。驗人不得。
  師云。為人者。使博地凡夫一超入聖域。固難矣。驗人者。打向面前過。不待開口。已知渠骨髓。何難之有。
  木庵舉手云。明明向汝道。開口不在舌頭上。復當自知。
  逾年。見密庵於衢之西山。隨問即答。密庵微笑曰。黃楊禪爾。
  師切於明道。至忘寢食。密庵移蔣山.華藏.徑山。皆從之。會密庵入室次。問傍僧。不是佛。不是物。
  師侍側。豁然大悟。乃云。今日方會木庵道。開口不在舌頭上。自是機辯縱橫。鋒不可觸。
  密庵又遷靈隱。遂命師為第一座。旋出世於平江澄照。為密庵嗣。徙江陰之光孝.無為之冶父.饒之薦福.明之香山.平江之虎丘。皆天下名山。惟冶父最寂寞。又以火廢。師一臨之。四方衲踵至。棟宇亦大興。人謂師能使所居山大。慶元三年。靈隱適虗席。僉曰。安得嶽公來乎。果被旨以畀師。驩聲如潮。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眾。師席為一時冠。
  而師有栖遯之志。即上章乞罷住持事。
  上察其誠。許之。退居東庵。俄屬微疾。猶不少廢唱道。忽親作書。別諸公卿。且垂二則語。以驗學者。曰。有力量人因甚麼擡脚不起。開口不在舌頭上。又貽書嗣法香山光睦.雲居善開。囑以大法。因書偈曰。
  來無所來。去無所去。
  瞥轉玄關。佛祖罔措。
  跏趺而寂。實嘉定二年八月四日也。得年七十有一。坐夏四十。奉全身塔於北高峰之原。
  塔成之四年。香山遣其侍者道敷。以師八會語錄來求銘於游。游方謝事。居鏡湖上。年過八十。病臥一榻。得書不覺起立曰。亡友臨川李德遠。浩實聞道於應庵。蓋與密庵同參。德遠每與游談參問悟入時機緣言句。率常達旦。今讀師語。峻峭崷崒。下臨雲雨。如五千仞之華山。蹴天駕空。駭心眩目。如錢塘海門之濤。虎豹股栗。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