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時。此正是病根發作。便向者裡。猛然剔起眉毛。不可被他纏縛住。纔見纏縛。切不可和身放倒。與之打交滾也。切忌切忌。大段一聲菩薩。或一聲佛。死急靠定。與之廝挨。若遇種種惡習起時。即將此話頭奮力提起。望空一揮。不管是魔是佛。是煩惱習氣。是善惡思量。一切情塵。一齊頓斷。如斬亂絲。如此做工夫。不妨讀書。不妨作文。讀書處。看此書讀向何處寄著。作文。就看此文從何處流出。也不妨迎賓待客。喫茶喫飯。痾矢放尿。一切處。無用纖毫縫罅。如此安心。再與永嘉所說。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是一般。不是一般。足下不知能信海印老人。不虗誑否。請自試看。足下儻見信不謬。始知顏子心齋三月。大為可笑。圓覺經一部。足下讀熟。每日早晚。以當功課。俟來春面時。相與決擇。尋常與足下書。不免稍帶情識。自愧為足下未徹。非不徹。恐足下信心未徹耳。今見足下。信心漸增。日近清淨。此時若不將此赤心。剜與足下。何時得徹。若足下因循不徹。則海印自徹去也。何如何如。人世可悲。斯道可悲。望足下心。更可悲耳。
  又。
  來書請益。甚是真切。但足下於空幻二字。未得諦當。故於心境。不無其礙。所以工夫難做。今為足下說破。則了然無復疑慮矣。所謂空非絕無之空。正若俗語謂傍若無人。豈傍真無人耶。第高舉著眼中。不有其人耳。所謂幻者。非變怪之幻。乃有而不實之謂也。譬若市如弄筒子。撮出許多人物一般。然此筒中。本無所有。而忽然有之。雖有而非真實也。既非真實。即是本無。由本無故說空耳。故曰。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幻化人。非真人也。人既非真。豈不是空耶。佛說空字。乃破世人執著以為實有之謂。非絕無斷滅之謂也。誠恐世人淪於斷滅。復說幻字。以遣其斷滅之見。是則一切身心諸法。因幻故空。由空故說如幻耳。此二字相須而觀。則頓見其妙。所言空。即幻有以觀空。名曰真空。所謂有。乃本無之幻有。名曰妙有。由真空故。心非斷滅。由妙有故。境是無生。境既無生。則心何取著。心既非斷。則妄念何存。妄念不存。將何心而取境。境本是幻。將何境而牽心。斯但心不取境。而心非斷滅。境不牽心。而境自如如。心境如如。於何不樂。此所謂。心本無生因境有。前境若無心亦無者。但只看破如幻不實。名曰若無。而靈心獨照。妄心頓歇。名曰亦無耳。是所無者妄心耳。豈絕無真心哉。何以為妄心耶。境執著不化者是。何以為真心。不取身心境界之相。了了常知。靈然寂照者是。如此用心。有何罣礙。故曰。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不取無非幻。非幻尚不生。幻法云何立。正所謂。境緣無好醜。好醜起於心。心若不強名。愛憎何由起。斯則但情不附物。物豈礙人。物既不能礙人。人又何礙於物耶。世人所以不得自在者。唯其不達心境無生。如幻不實耳。若了達一念無生如幻。則一切苦樂憂患。得失愛憎。取捨情狀。當下瓦解冰消矣。故曰。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此所謂一念頓到佛家。非虗語也。足下但觀一切妄念起滅處。一切境界起滅處。無非是幻化不實。則心自然不奔境。境自然不牽心矣。往來應緣。則一念虗明。靈然獨照。照見現前身心。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如鏡中像。如空中雲。如野馬陽燄。如此把定。金剛眼睛。再莫動轉。任他一切境界。觸之即消。憑他甚麼妄心。一覷便滅。如此用心。又有何妄。心可以自擾。又有何妄境而可攖心者哉。此番說話。乃海印極力。為足下通身吐露。徹底掀翻。足下更莫懷疑。切不得思前筭後。種種思量。皆惡覺惡習。俱是障道因緣也。必若老人此語。目前即是極樂人矣。信手呵筆。不覺郎當。如許婆心。漏逗如此。珍重。
  又。
  一別恍忽數月。流光迅速。日月欺人。每聞足下。精進倍常。歡喜沃灌心田也。初意擬尊人行後。必得入山一晤。相與印證既往工夫。而決擇之。此想實真。不覺形諸夢事。可笑道人。亦墮情見乃爾。來書所云。因坐以求靜。因靜以求心。此乃入道初門。最為切當。但坐中未明肯綮。所以坐久而疲。由不達心體之妙。故靜久而欲有聞。且又疑泛然。若無所歸。良以能求之心。未得祕訣。所以求之一念。返覺為勞。是以心覓心。正如渴鹿逐陽燄耳。傳曰。知止而後有定。以足下心未知止。故不得定。承索所以治心條目。如四勿三省者。引此心而入。持此心而定。此足下精心苦切處。乃鄙人所大有望於足下者。今既肯心自許。返乃秘吝乎。第恐足下。始於吾佛法中。未得多聞。至於名言之中。多分轉為昔日見聞之陳習。致使甘露之藥。不能近取還顏之効耳。從上佛祖。教人之法。門路雖多。不出戒定慧三學。所謂因戒生定。因定發慧。其節目之詳。經不過棱嚴。至若祖語。無如永嘉集一書。足下熟讀玩味。至於其中入定用心之訣。如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又云。忘緣之後寂寂。靈知之性歷歷。無記昏昧昭昭。契本真空的的。此用心之神符也。如四勿三省者。正乃戒耳。此中具悉。其實修心工夫條目。不出止觀等持三門而已。此集中奢摩他。止也。毗婆舍那。觀也。優畢叉。止觀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