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皎潔若此也。而人者。見穢濁而不知摩尼之光明。見淤泥而不知蓮花之香潔。是以汩汩塵勞。而不知自性之圓明也。公生長塵中。矯矯有出塵志。心期極樂。厭離生死。是果一念孤明。應緣常照。方且即塵勞作佛事。轉穢邦成淨土。又豈直以堅白同異目之哉。雖然志不磨不堅。心不洗不白。吾人志不堅磨以忍。心不白洗以戒。若忍至無生。戒歸自性。自性清淨。即所謂磨之不磷者是也。若磨之不磷。則涅亦不緇矣。堅則不壞。白則不渝。不壞不渝。實相常住。淨土無量壽。義在是乎。公果以吾言觀自心。則懷中之物。當自現前。是不負其親友也。不然則不獨負他人。抑且自負。公其勉旃。是為說。

  自性說

  嘗謂人生而主之者性。性一而品不一。至有聖賢之分者。以有生知學知困知之不同。由夫習之厚薄。故成有難易。生知之聖。故不世見。學困之知。正在習之厚薄耳。故曰。性近習遠。其是之謂乎。吾人多在學地。其用力之功。不必向外馳求。當知自性為主。於此著力。不能頓見自性。當驗習氣厚薄。切磋琢磨。於根本處著力。譬如磨鏡。塵垢若除。光明自現。吾人日用工夫。最簡最切。無過於此。故曰。學道之要但治習。習盡而性自盡耳。以其自性本明。更無增益。唯在人欲障蔽。貪瞋癡愛而為種子。沈湎其中。故為所困。是知困非窮困之困。蓋為惡習所困耳。孔子曰。不為酒困。此特被困之一端。凡厥有生。所困非一。不為諸障困。便稱大力量人。故學道人。第一先具勇猛根骨。如一人與萬人敵。大似李廣單騎。出入虜庭。吾人果於聲色貨利物欲場中。單刀出入。足稱雄猛丈夫。以此言學。但於不困處便見自性。非是離困之外。別求學知之功也。所以禪家言立地成佛者。乃頓見自性而已。非是別有一佛可成。佛者覺也。即自己本有光明覺性。能見此性。立地便是聖人。到此則不見有生學困知之異。始是盡性工夫。此性一盡。則以之事君為真忠。以之事親為真孝。以之交友為真信。以之於夫婦為真和。施之於天下國家。凡有所作。一事一法。皆為不朽之功業。所謂功大名顯者無他術。由夫真耳。己酉冬暮。予舟次芙蓉江上。章含黎子見訪。覩其光儀瑩然冰玉。溫厚和雅。是其多生遊心性地。習氣消磨。故發現於形儀之表者如此。即從此增進用力不已。直至私欲淨盡之地。聖賢不期至而自至耳。若夫功名事業。如響應聲。似影隨形。猶欬唾之餘耳。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天下國家。是皆自性之真光。非分外事也。君其志之。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三十九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

    侍 者  福 善 日錄
    門 人  通 炯 編輯
    嶺南弟子 劉起相 重較

  疏
  五臺山造沉香文殊菩薩像疏

  伏以清涼勝境。為萬聖之道場。大智文殊。乃七佛之師表。迹垂震旦。道化娑婆。作眾生之福田。開人天之眼目。歸依者福等恒沙。禮讚者德超塵劫。況復鏤形範像布施莊嚴者哉。山僧某濫叨形服。幸託靈山。居中臺之極嶺。開十方之梵剎。感大士之威光。裂多生之業網。由是發心。願造沈香菩薩一軀。請置本山供養。前來南粤。時歷三秋。弔影南遊。途經萬里。愧福輕而緣薄。且事重而人微。荏苒因循。向無寸効。今日幸逢南華之勝會。仗六祖之慈光。攝四眾之高人。結十方之善果。伏願貴官長者。達士名流。頓開智眼。剖破慳囊。捨心香一寸而價重三千。嚴法身一毛而福延萬劫。儻三十二相而多人共成。則百千億身而一時頓現。如是則人人盡歸金色界。個個同熏般若香。功德難思。福緣無量。謹疏。

  廣城西小福園募齋糧疏

  切以出塵離俗。不妨迹繫人閒。借假修真。自信心超世表。但以五行現在。四事應須。無能感動天人。必欲仰資檀越。山僧某挂錫五羊城外。藏修小福園中。六時禮誦。刻白社之蓮華。三業精勤。揭青林之貝葉。惟以杜緣日久。時值歲凶。貴賤同災。賢愚一劫。閉門連日。獨看瓦釜生塵。兀坐經旬。誰問香厨絕粒。既難分衛。未免循方。是以不惜千里辛勤。普化十方長者。幸生歡喜。大破慳貪。即一粒而至百千萬粒。共積須彌。以一人而引百千萬人。徑歸寶所。即搏食而為法食。功德難量。變熱惱而作清涼。福田無盡。金剛種子。普布人天。般若舟航。齊登彼岸。逆來順受。虗往實回。若能滿載而歸。不負望風而至。勝緣儻遇。嘉會不常。願隨發心。諒無虗棄。謹疏。

  造旃檀香佛疏

  伏以法身非相。托有相以明心。妙行無為。在即為而見諦。苟非藉假修真。何以轉凡成聖。惟我如來應世。道化無方。捨己從人。隨緣利物。建言靈鷲。開優鉢之名華。遺範閻浮。刻旃檀之瑞緣。遂使見聞瞻仰。同出迷途。禮念歸依。共登寶所。爰自金光東曜。白馬西來。覩像教以興心。用莊嚴而表法。所以琳宮徧支那之境。紺像滿祇樹之園。尊崇者。自天子以至庶人。悟道者。若王公及乎羣彙。靡不布金殷重。割愛投誠。修行八萬四千門。作福第一。南朝四百八十寺。靈隱居先。山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