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明处(营农。乃至音乐十二工业)。

  思所成地第十一。一由自性清净故。二由思择所知故。三由思择诸法故。



  修所成地第十二。一者修处所。二者修因缘。三者修瑜伽。四者修果。如是四处。七支所摄。一生圆满(依内有五。依外有五)。二闻正法圆满(若正说法。若正闻法)。三涅槃为上首。四能熟解脱慧之成熟(毗婆舍那支成熟。奢摩他支成熟)。五修习对治。六世间一切种清净。(一得三摩地。二三摩地圆满。三三摩地自在)。七出世间一切种清净(一入圣谛现观。二离诸障碍。三为欲证得速疾通慧。作意思惟诸欢喜事。四修习如所得道。五证得极清净道。及果功德)。

  声闻地第十三。初瑜伽处种性地品第一(种性自性。种性安立。住种性者所有诸相。住种性补特伽罗)。趣入地品第二(自性。安立。诸相。已趣入补特伽罗)。出离品第三(由世间道而趣离欲。由出世道而趣离欲。若此二道所有资粮)。第二瑜伽处(补特伽罗品类差别二十八种。由十一差别道理。建立补特伽罗。有四种所缘境事。有四教授。有三胜学。有十种随顺学法。对治十种违逆学法。有四种瑜伽坏。有四瑜伽。一信。二欲。三精进。四方便。有四作意。有四种瑜伽所作。有三种瑜伽师。有二种修。一想修。二菩提分修。有四修果即预流等。有六种补特伽罗异门。略有八种补特伽罗。略有四种建立因缘。略有四魔。有无量种魔所作事。由三因缘发趣。空无有果。一由诸根未积集故。二由教授不随顺故。三由等持力微劣故)。第三瑜伽处(安住正念。往诣师所。师既庆慰。四种审问。四种处所。四种寻求。五处安立。一护养定资粮处。二远离处。三心一境性处。四障清净处。五修作意处)。第四瑜伽处(由七作意。离欲界欲。由七作意。证出世果)。

  独觉地第十四。一种性。二道。三习。四住。五行。



菩萨地十五。初持瑜伽处种性品第一(一持。二相。三分。四增上意乐。五住。六生。七摄受。八地。九行。十建立)。发心品第二(一自性。二行相。三所缘。四功德。五最胜)。自他利品第三(一自利处。二利他处。三真实义处。四威力处。五成熟有情处。六成熟自佛法处。七无上正等菩提处)。真实义品第四(一者依如所有性诸法真实性。二者依尽所有性诸法真实性。复有四种。一世间极成真实。二道理极成真实。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威力品第五(一圣威力。二法威力。三俱生威力)。成熟品第六(一成熟自性。二所成熟补特伽罗。三成熟差别。四成熟方便。五能成熟补特伽罗。六已成熟补特伽罗)。菩提品第七(一烦恼障断故。毕竟离垢。一切烦恼不随缚智。二所知障断故。于一切所知无障无碍智)。力种性品第八(具多胜解。求五明处。求闻正法。法随法行。于法正修止观。八种教授。四摄法)。施品第九(一自性施。二一切施。三难行施。四一切门施。五善士施。六一切种施。七遂求施。八此世他世乐施。九清净施)。戒品第十(一自性戒。至九清净戒)。忍品第十一(九忍如上)。精进品第十二(九精进如上)。静虑品第十三(九静虑如上)。慧品第十四(九慧如上)。摄事品第十五(四摄事亦各九种。如上)。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三现前供养。四不现前供养。五自作供养。六教他供养。七财敬供养。八广大供养。九无染供养。十正行供养)。成就八支。能为善友。众相圆满。具五种相。能为善友。所作不虚。成就五相。令善友性。作信依处。由五种相。于所化生。为善友事。由四种相。方得圆满亲近善友。作五种想。应从善友。听闻正法。



于说法师。由五种处。不作异意。略有三种修四无量。一有情缘无量。二法缘无量。三无缘无量。菩提分品第十七。二种惭愧。二种坚力持性。五因缘故。心无厌倦。善知五明处论。善知世间。修正四依。修四无碍。二种菩提资粮。大乘三十七品。四行名止。四行名观。十二种善巧方便。四种妙陀罗尼。五种正愿。三三摩地。四种法嗢陀南(无常。苦。无我。涅槃寂静)。菩萨功德品第十八。五希奇法。五不希奇法。而名成就甚希奇法。五种其心平等。五种非饶益事。五种常当欣赞。五加行。五顺退分。五顺胜法。五种相似相功德。实是过失。五种真实功德。十处无倒调伏有情。六位记别。三种决定。五处定所应作。五处常所应作。十最殊胜。四种施设建立。四种如实徧智。五无量能起善巧作用。说法有五大果胜利。七大性共相应。名为大乘。八法具摄大乘。十种菩萨。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有五真实菩萨相。分品第二。一善修事业(六波罗密)。二方便善巧有十种。三饶益于他(依四摄事)。四无倒回向(以前三门。回向菩提)。增上意乐品第三。发起七相怜愍。有十五种增上意乐。能作十事。住品第四。一种性住。二胜解行住。三



极欢喜住。四增上戒住。五增上心住。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