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石壁于纂要。别为广录。今师病其繁长。更为刊定。

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注解(一卷 前有洪武御制序 南缺北主)

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僧宗泐

演福讲寺住持僧如玘奉 诏同注

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 前有晁说之序) 韩

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

  人法为名。实相为体。自行因果为宗。权实二智为用。大乘熟酥为教相。序品为序分。观空下六品为正说分。嘱累品为流通分。若望经文。受持品末。佛告月光下。即是流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略疏(九纸 南青北百)

沙门法藏述

  五门分别。一教兴。二藏摄。三宗趣。四释题。五解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集注(一卷 前有御制序 南石北缺)

明天界寺僧宗泐演福寺僧如玘同集

共集贤首。孤山。古云。佛海。四家注疏。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注解(三纸 前有洪武御制序 南缺北主)

明天界善世禅寺住持僧宗泐

演福讲寺住持僧如玘奉 诏同注

妙法莲华经玄义(二十卷 前有私记缘起 南实寍北密勿)

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录

  序曰。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法者。十界十如权实之法也。莲华者。譬权实法也。良以妙法难解。假喻易彰。况意多端。略拟前后。合成六也。一为莲故华。譬为实施权。二华敷。譬开权。莲现。譬显实。三华落。譬废权。莲成。譬立实。又莲譬于本。华譬于迹。从本垂迹。迹依于本。二华敷。譬开迹。莲现。譬显本。三华落。譬废迹。莲成。譬立本。是以先标妙法。次喻莲华。荡化城之执教。废草庵之滞情。开方便之权门。示真实之妙理。会众善之小行。归广大之一乘。上中下根皆与记莂。又发众圣之权巧。显本地之幽微。故增道损生。位邻大觉。一期化导。事理俱圆。莲华之譬。意在斯矣。



  释名第一。辨体第二。明宗第三。论用第四。判教第五。释此五章。有通有别。通则七番共解。别则五重各说。○通七番者。一标章。二引证。三生起。四开合。五料简。六观心。七会异。标章令易忆持。起念心故。引证据佛语。起信心故。生起使不杂乱。起定心故。开合料简会异等。起慧心故。观心即闻即行。起精进心故。五心立。成五根。排五障。成五力。乃至入三脱门。略说七重共意如此。广解五章者。一一广起五心。五根。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耳。标章。乃至料简。具如全文。六观心者。从标章至料简。悉名观心。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适言其有。不见色质。适言其无。复起虑想。不可以有无思度。故名心为妙。妙心可轨。称之为法。心法非因非果。能如理观。即办因果。是名莲华。由一心成观。亦转教余心。名之为经。释名竟。心本无名。亦无无名。心名不生。亦复不灭。心即实相。初观为因。观成为果。以观心故恶觉不起。心数尘劳。若同若异。皆被化而转。是为观心标五章竟。观心引证等。具如全文。七会异者。会四悉檀也。解四悉檀为十重。一释名。二辨相。三释成。四对谛。五起教观。六说默。七用不用。八权实。九开显。十通经。具如全文寻



之。○别解五章者。释名为四。一判通别。妙法莲华为别名。经之一字为通名。教行理三。皆论通别。(不同他解。以上四字。唯目所诠。经之一字。独指能诠也。)二定前后。文则先妙后法。解须先明法。次明妙也。三出旧不录。四正解。先明法者。谓众生法。佛法。心法。经云。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若众生无佛知见。何所论开。当知佛之知见。蕴在众生。故众生法妙也。佛法妙可知。心法妙者。如安乐行中。修摄其心。观一切法。不动不退。又一念随喜等。普贤观云。我心自空。罪福无主。观心无心。法不住法。净名云。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华严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破心微尘。出大千经卷。是名心法妙也。次更约十界十如释法。具如全本。二明妙者。一通释。二别释。一通释者。谓相待妙。绝待妙。唯论二妙。更无非绝非待之文。若更作者。绝何惑。显何理。故不更论也。众生之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佛法。心法。亦具二妙。称之为妙。二别释者。有迹中十妙。本中十妙。观心十妙。迹中十妙者。一境妙。二智妙。三行妙。四位妙。五三法妙。六感应妙。七神通妙。八说法妙。九眷属妙。十功德利益妙。释此为五。一标章。二引证。三生



起。四广解。五起权实。广解中。第一境妙为二。一释诸境。二论诸境同异。释境为六。一十如境。谓十界十如。二因缘境。谓四种十二因缘。三四谛境。谓四种四谛。四二谛境。谓七种二谛。五三谛境。谓五种三谛。六一谛境。谓四种一谛。及与无谛。第二智妙为二。初总论诸智。二对境论智。初为六。一数。谓一世智。乃至二十圆妙觉智。二类。谓世智无道。邪计妄执。心行理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