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器。智慧广大,令彼堪为思择所知之器。又大众都无所畏。又与一切有情同行、言论、受用,或住屏处皆无嫌碍。
  八、谓于自他利,皆无厌倦,勇猛坚固,能得慧力,速发神通。
  卯三、异熟因缘分八者。
  一、谓于有情不加伤害,及正依止不害意乐。
  如颂云:
  善放将杀生  如是利其命  遮止害众生  则当得长寿
  承事诸病人  善施诸医药  不以块杖等  害众生无病
  二、谓能惠施灯等光明,鲜净衣物。
  如颂云:
  由依止无嗔  施庄严妙色  说无嫉妒果  当感妙同分
  三、谓摧伏慢心,于尊长等,勤礼拜等,于他恭敬犹如仆使。
  四、谓于乞求衣食等物,悉皆惠施。设未来乞,亦行利益。又于苦恼及功德田,乏资具所,应往供施。
  五、谓修远离语四不善。
  六、谓发宏愿,于自身中摄持当来种种功德,供养三宝,供养父母、声独觉、亲教轨范,及诸尊长。
  七、谓乐丈夫所有功德,厌妇女身,深见过患。乐女身者,遮止乐欲,于将失男根者,令得脱免。八、谓他不能作,自当代作,若共能办则当伴助,惠施饮食。如是八因,若具三缘,能感最胜诸异熟果。
  三缘者:心清净,加行清净,田清净。
  心清净中,自分他分有二。
  待自分又二:
  一、谓修彼因,所有众善,将用迥向无上菩提,不希异熟。
  二、由纯厚意,修行诸因,势力猛利。
  待他分又二:
  一、谓见同法,上中下座,远离嫉妒,比较轻毁,勤修随喜。
  二、设若不能如此而行,亦应日日多次观择所应行事。加行清净者,分二:(一)观待自者。谓于长时无间殷重。(二)、观待他者。谓未受行,赞善令受。已受行者,赞美令喜。恒无间作,不弃舍作。
  田清净者,谓由彼二意乐加行,能于众多微妙果故,等同妙田。此等皆是依菩萨地文,为释补圆满而说。
  以上分别思维业果境

  癸三、思已正行进止之理,分二
  子一、总开示。
  子二、四力净修法理。

  子一、总开示者。谓既了知黑白业果,非但了知便止,必当数数修习。以此业系之理,非是粗心可了,是极难现见之事,极难获得定见。。必于如来语教,修习深忍乐欲。若未于此获得定解、真正信念,任于何法悉不能得胜者(佛也)所爱、护念加持。(设具世智,必为魔用。)复次,若有一类自说已获空性之理。然于业果无决定信、无慎重心。是如颠倒了解空性。真解空性者,谓即能见缘起(因果)之义故,故于业果发生定解,而为助伴,得明空性之理也。
  经云:
  一切诸法如水月  幻化泡沫阳焰电  虽诸死已往他世  有情意生不可得
  然作诸业终不失  如其黑白成熟果  如此深妙理趣门  微细难见佛所行(依深定乃见)
  是故应于缘起(黑白)二业及诸因果发生定解,一切昼夜观察三门,截断恶趣。若不先修因果差别,纵少知法,而令三门放逸随转者,唯开通诸恶趣门。海问经云:“佛说由一种法,能断生诸恶趣,深险颠倒堕落。谓于诸善法观察思择也。”复次,诸先觉者云:“于因果义,校对正法,若不符顺,全无解脱。观自相续,不顺业果,不合正法,了知能改,是称智人。”
  集法句云:
  若愚自知愚  是名为智者  若愚思维智  说彼为愚痴
  为是知已,遮之恶行,谓于十不善等,发起意乐勿作现行。应修应习,多所修习,静息共心。若其不能遮止恶行,虽非自欲,然须受苦不能脱免。
  又集法句云:
  说已作恶业  非空非海中  入山林闹市  业无不能至
  又云:
  若现前恶业  非定如刀割  然众生恶业  于他世现起
  各受苦异熟  了知他世报  如从铁起锈  锈起食其铁
  朴穷瓦云:现今讲说听闻修习,皆非贵重。诸知识者共云:唯有业果,是极要紧。我念唯此极难修持,实尔实尔。又登巴云:心莫放纵此缘起理,微细微细。我至老死,依附贤愚(业果是处非处也)。以上总开示竟。(应读本论更详)
  子二、四力净修法理者。如是励力,虽欲令其恶行不染,然由放逸,烦恼炽盛,增上力故。若有所犯,亦定不可,不思放弃恶行,必须励力勤修大悲,及佛所说还出方便。此复罪堕还出之法,应如三部律仪中说。别说诸恶还出之教者,应由四力。四法经云:“慈氏,若诸菩萨摩诃萨成就四法,则能映复,诸恶已作增长。何等为四。谓能破坏现行、对治现行、遮止罪恶,及依止力。如是已作增长之业是顺定受,而能映复,况不定业。”
  初力者,谓于往昔乃至无始所作不善诸业,多起追悔,欲生此心,须多修习能感异熟等三种(异熟功德、果报、因缘)道理。修持之时,加修金光明经忏法,及三十五佛忏法,而作悔除。
  第二力者,于中分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