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是为般若波罗密,所谓於诸法无所念。我等住於无念法中,得如是金色身三十二相大光明,不可思议智慧,诸佛无上三昧,无上智慧,尽诸功德边。是诸功德,诸佛说之犹不能尽,何况声闻、辟支佛能知?
见无念者,六根无染。见无念者,得向佛知见。见无念者,名为实相。见无念者,中道第一义谛。见无念者,恒沙功德一时等备。见无念者,能生一切法。见无念者,能摄一切法。”
和上於大众中法座上高声言:
“我今能了如来性,如来今在我身中。
我与如来无差别,如来即我真如海。
敬白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摩诃萨、一切贤圣,今舍身命修顿悟最上乘论者,愿一切众生闻赞叹金刚般若波罗蜜,决定深信,堪任不退故。
今舍身命,愿尽未来劫常赞叹金刚般若波罗蜜。愿一切众生,闻赞叹般若波罗蜜者,即能读诵受持,堪任不退故。
今舍身命,愿尽未来劫常赞叹金刚般若波罗蜜。愿一切众生闻赞叹般若波罗蜜者,即能决定修行般若波罗蜜,堪任不退故。
愿我尽未来劫常舍身命供养金刚般若波罗蜜,愿我堪为般若波罗蜜主,常为一切众生说金刚般若波罗蜜。愿一切众生闻说金刚般若波罗蜜,获无所得。
愿我尽未来劫为一切众生常舍身命守护金刚般若波罗蜜。愿一切众生依般若波罗蜜故,获无所得,一时成佛。”
和上问远法师言:“曾讲大般涅经不!”
法师言:“讲大般涅经数十遍。”
和上言:“一切大小乘经论说,众生不解脱者,缘有生灭二心。又涅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未审生之与灭,可灭不可灭?为是将生灭灭?为是将灭灭生?为是生能自灭生?为是灭能自灭灭?请法师一一具答。”
法师言:“亦见诸经论作如此说。至於此义,实不能了。禅师若了此义,请为众说。”
和上言:“不辞为说,恐无解者。”
法师言:“道俗有一万余人,可无有一人能解者?”
和上言:“看见不见。”
法师言:“见是没?”
和上言:“果然不见。”
法师既得此语,结舌无对。非论一已屈词,抑亦诸徒失志。胜负既分,道俗嗟散焉。
和上禅池慧水,引长润於心源;戒藏慈灯,照圆明於身域。指授不思议法,为无所为;称赞离相法门,说无所说。六念九次,实理心融。三藏五乘,真如体解。故得入讲论处,邪幢必摧;定是非端,胜幡恒建。若彼空山谷响,任无起以同声;明镜分形,鉴有色而开相。某乙叨陪学侣,滥预门徒,不揆庸虚,敢申愚拙。比年道业,希得却亡。言此法门,息求而得。约无住之理,理上住义宛然。起有见之法,法中见心安在?迷乐之日,乐中之苦昔时;悟苦之时,苦中之乐今日。每恨不逢激励,更叨赞扬,谨录所闻,藏之箧笥。
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
自未得度先度他,是故我礼初发心。
初发已为天人师,胜出声闻及缘觉。
如是发心过三界,是故得名最无上。
言菩提达摩南宗定是非论者,叙六代大德师师相授,法印相传,代代相承,本宗无替。自达摩大师之後,一代只许一人。中间倘有二三,即是谬行佛法。况今天下教禅者无数,学禅者全稀。并无禀承,凭何立教!徒以鸡风相诳,蒲脯成欺,饰鱼目以充珠,将夜光而为宝。
我和上属正法陵迟之日,邪法缭乱之时,当欲行后医之本方,充先医之乳药,重扬真教,息世云云。
知摸珠者非珠,空寻水月。见学道者非道,徒向宝山。诚弄影而劳形,实扬声而心响。所以修论,聊欲指南,使大道洽於苍生,正法流於天下,其论先陈激扬问答之事,使学者辨於真宗,疑者识为後叙师资传授之言,断除疑惑。审详其论,不可思议。闻者皆言言昔者未闻,见者皆言昔者未见。斯乃宅中宝藏忽示而开,苦海津梁不期而至矣。
呜呼,六代传信,今在韶州。四辈学徒,空游游嵩岭。可谓鱼游於水,布网於高山哉。于时有同学相谓曰:“嵩山寂和上,一佛出世,帝王之师,天下仰德,四海归依。何人敢是?何人敢非?”
又同学中有一长老者答曰:“止。如此之事,非汝所知;如此之事,非汝能及。汝但知贵耳贱目,重古轻今,信识涓流,宁知巨海!我和上承六代之后,付嘱分明。又所立宗体与诸家不等。”
众人弹指,皆言:“善哉!有何差别?”
答曰:“更不须子细。”
和上言教,指授甚深,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纵使三贤十圣,孰辨浅深?声闻缘觉莫知涯际。开开元二十年正月十五日共远法师论议,心地略开,动气陵云,发言惊众。道俗相谓“达摩后身”。所是对问宏词,因即编之为论。
论云:“今日设无遮大会,非为功德,为天下学道者定是非,为天下用心者辨邪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