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皆依色声法尘分位假立。若语言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声立。若书册中所有名句及字。即依色立。若心想中所有名句文字即依法立。此方眼耳意三种根识独利故。偏约三尘立名句文。若他方余根识利。则香饭天衣等幷可依之假立名句文三。是故六尘皆为教经。亦复皆为行经。皆为理经也。十一生者。依于色心仗缘显现假立。十二住者。依于色心暂时相似相续假立。十三老者。亦名为异。依于色心迁变不停渐就衰异假立。十四无常者。亦名为灭。依于色心暂有还无假立。十五流转者。依于色心因果前后相续假立。十六定异者。依于善恶因果种子现行各各不同假立。十七相应者。依于心及心所和合俱起假立。十八势速者。依于色心诸法迁流不暂停住假立。十九次第者。依于诸法前后引生庠序不乱假立。二十时者。依于色心刹那展转假立。故有日月年运长短差别。二十一方者。依于形质前后左右假立。故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差别。二十二数者。依于诸法多少相仍相待假立。故有一十百千乃至阿僧祇之差别。二十三和合者。依于诸法不相乖违假立。二十四不和合者。依于诸法互相乖违假立。
  
  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
  
  上之四种色心假实。皆是生灭之法。名有为性无。此有为假名无为。非更别有一个无为之法在于有为法外。而与有为相对待也。故云。但是四所显示。然为既无矣。尚不名一。云何有六。正由是四所显故。不妨随于能显说有六别。一虚空无为者。非色非心。离诸障碍。无可造作。故名无为。二择灭无为者。正慧简择。永灭烦恼。所显真理。本不生灭。故名无为。三非择灭无为者。复有二种。一者不由择力本性清净故名无为。二者有为缘阙暂尔不生。虽非永灭缘阙所显。故名无为。四不动灭无为者。入第四禅双忘苦乐舍念清净。三灾不到。亦名无为。五想受灭无为者。入灭尽定想受不行似涅槃。故亦名无为。六真如无为者。非妄名真非倒名如。即是色心假实诸法之性。诸法如波。此性如水。诸法如绳。此性如麻。诸法非此则无自体。此离诸法亦无自相。故与诸法不一不异。惟有远离徧计所执。了达我法二空。乃能证会本真本如之体。真如二字。亦是强名。前五无为。又皆依此假立。此即唯识实性故。皆唯识决无实我实法也。上略明一切法竟。
  
  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
  
  此正显示一切法无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无此二种我相也。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生空也。法无我即法空也。且有情无我者。于前五位之中。若云心即是我。则心且有八。何心是我。又一一心念念生灭。前后无体。现在不住。以何为我。若云心所是我。则心所有五十一。何等心所是我。三际无性亦然。若云色法是我。则胜义五根不可现见。浮尘五根与外色同。生灭不停。何当有我。若云不相应行是我。则色心有体尚不是我。此依色心分位假立。又岂是我。若云无为是我对有说无。有尚非我。无岂成我。故知五位百法决无真实补特伽罗可得也。次法无我者。依于俗谛假说。心心所色不相应行。种种差别。约真谛观。毫不可得。但如幻梦。非有似有。有即非有。又对有为假说。无为有为既虚。无为岂实。譬如依空显现狂华。华非生灭。空岂有无。是知五位百法总无实法。无实法故。名法无我也。能于五位百法通达二无我理。是为百法明门。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三
  
  音释
  
  躁(则到切动也)闇(音暗昬闇也)蜇螫(上音哲下音释虫行毒也)诡(古委切诈也)忿(抚吻切怒也)诱(以九切相劝也)殉(徐闰切凡以身从物皆曰殉)涩(色入切不滑也)
  
  
  
  
  相宗八要直解卷第四
  
  明古吴蕅益释智旭解
  
  唯识三十论
  
  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
  
  此玄奘师叙述之辞也。按佛灭后九百年。世亲菩萨提挈瑜伽师地论之纲领作三十颂。同时有亲胜火辩二师造释。又二百年次有德慧安慧难陀。净月胜友陈那智月护法八大论师。相继造释。而护法立义最为周足。奘师宗之。故云护法等菩萨也。
  
  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初二十四行颂明唯识相。次一行颂明唯识性(此诸法胜义等四句)。后五行颂明唯识行位(乃至未起识已下也)。就二十四行颂中。初一行半略辩唯识相。次二十二行半广辩唯识相。谓外问言。若唯有识云何世间及诸圣教说有我法。举颂以答颂曰。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彼依识所变此能变唯三。谓异熟思量及了别境识。
  
  此即略辩唯识相也。世间说有我相。谓有情命者。等圣教假说我相。谓预流一来等世间说有法相。谓实德业等圣教假说法相。谓蕴处界等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