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登教者之台。持行门之鉢。如一苇障狂澜中。飘忽沧溟。莫知涯岸。此所谓法海浮沉者也。浮沉日久。将诸佛语言文字。浩瀚支离粘带牵缚。俾本源性命之书。竟为烦恼沉沦之障。可胜叹哉。此蕅益大师续千圣之灯。踞毗卢之顶。出光明镜。转法藏轮。集从前教乘诸典。选择精要。接引入门。读其综举之旨。夫约以戒行为第一。以证入继之。净土终之。至哉大师之言乎。孔子曰。四十而不惑。子舆曰。四十不动心。此皆戒行圆明之后。脚跟立定。然后修证功夫。次第可举矣。振裘者。必挈其领。汲水者。必探其源。法海观澜之意。其在斯欤。虽然大师序四净土。而以五门收之。必全教。戒禅密。乃为真因实果。故以五门之澜。为观法之术。夫严净毗尼以为律。巧立言说文字以为教。因疑参究不堕知解窠臼以为禅。持真言证入名曰密宗。举体净缘。名曰净土。具名虽殊。其实则一。又何得以吾师之律教。而非即吾师之禅宗乎哉。大师数十年之苦心。综辑贯通。津梁学者。独标高唱。选佛登科。余服膺既久。锓而寿之。愿与现在来者。精进奉持。傥有学者衍流全部。悟证无言。迥出法门。不拘文字。见性明心。立地成佛。此又大师澜中之澜。是即诸佛菩萨无法之法也。余管窥释教。何敢妄肆广长。以滋语业。但读师之书。仰师之教。附赘一言。以志不忘之意云尔。

甲辰年濑水弟子汤学绅撰




法海观澜卷第一(目录)

律宗要典

佛说梵网经(二卷)

菩萨璎珞本业经(二卷)

菩萨善戒经(共十卷)

佛说受十善戒经(一卷)

佛说十善业道经(五纸)

文殊师利问经(二卷)

佛藏经(四卷)

优婆塞戒经(七卷)

佛说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

清净毗尼方广经(一卷)

菩萨藏经(九纸)

佛说善恭敬经(六纸)

佛说大乘戒经(一纸)

华严二地品(六纸半)

佛说决定毗尼经(一卷)

佛说净业障经(一卷)

虚空藏菩萨经(一卷)

观虚空藏菩萨经(二纸)

大集戒清净平等章(六纸)

大乘理趣净戒波罗蜜多品(一卷)

菩萨戒羯磨文(五纸余)

菩萨戒本经(一卷)

菩萨五法忏悔经(一纸半)

右大乘

四分律藏(六十卷)

摩诃僧祇律(四十卷北作四十六卷)

弥沙塞五分律(三十卷)

十诵律(五十八卷)

十诵毗尼序(三卷)

萨婆多毗尼毗婆沙(八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五十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苾刍尼毗奈耶(二十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杂事(四十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破僧事(二十卷)

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五卷)

目得迦(五卷)

根本萨婆多部律摄(十四卷)

善见毗婆沙律(十八卷)

毗尼母经(八卷)

舍利弗问经(十三纸半)

佛说目连所问经(二纸)

沙弥十戒法幷威仪(一卷)

佛说沙弥十戒仪则经(三纸半)

沙弥尼戒经(四纸)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一卷)

戒消灾经(三纸)

佛说斋经(三纸)

右小乘




法海观澜卷第一

古吴蕅益比丘智旭辑

中山汤学绅康民阅梓

【律学纲维】

○大方广佛华严经贤首品云。若常信奉于诸佛。则能持戒修学处。若常持戒修学处。则能具足诸功德。

 又云。家是贪爱系缚所。欲使众生悉免离。故示出家得解脱。于诸欲乐无所爱。

  述曰。出家学处。所谓二百五十戒也。戒名波罗提木叉。此翻保解脱。今既示出家得解脱。是明指比丘戒法。决能具足诸功德矣。苟不持修。岂名信佛奉佛。谁谓毗尼仅属小乘。非即大华严哉。

明法品云。于去来今佛所说之法。所制之戒。皆悉奉持。心不舍离。是故能令佛法僧种。永不断绝。

十行品中第二行云。佛子。何等为菩萨摩诃萨饶益行。此菩萨护持净戒。于色声香味触。心无所著。亦为众生如是宣说。不求威势。不求种族。不求富饶。不求色相。不求王位。如是一切。皆无所著。但坚持净戒。作如是念。我持净戒。必当舍离一切缠缚。贪求。热恼。诸难逼迫。毁谤乱浊。得佛所赞平等正法。佛子。菩萨如是持净戒时。于一日中。假使无数百千亿那由他诸大恶魔。诣菩萨所。一一各将无量无数百千亿那由他天女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