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生灭故。此佛法中因缘正义也。而彼外道。乃谓但是形处无常。非四大无常。若四大无常者。则非俗数言说。若无俗数言说。性者。则堕断见世论。以见一切性但有言说。不见自相生故。殊不知但有言说。无自相生。乃是佛法正义。而彼反以为世论。岂不哀哉。
  
  七释第四色转变中间是名无常
  
  转变无常者。谓色异性现。非四大。(唐云。谓色体变。非诸大种)如金作庄严具。转变现。非金性坏。但庄严具处所坏。(唐云。譬如以金作庄严具。严具有变。而金无改。)如是余性转变等亦如是(唐云。此亦如是)
  
  疏曰。前标章中。已有乳酪转变之释。今更加以金庄严具之释。若不执心外有法。正可譬显随缘不变妙理。而彼妄计有无常性。于中今。彼转变。不知四大已自无性。何况更有无常性耶。二释竟。
  
  三结斥
  
  如是等种种外道无常见妄想。(唐云。虚妄分别见无常性)火烧四大时。自相不烧。各各自相相坏者。四大造色应断。(魏云。火不烧诸大。自体不烧。以彼诸大自体差别故。大慧。诸外道说。若火能烧诸大者。则诸大断灭。是故不烧。唐云。彼作是说。火不能生诸火自相。但各分散。若能烧者。能造所造。则皆断灭)
  
  疏曰。外道不达心外无法。故起种种无常妄想。而终不知无常正义也。彼作是说。火烧诸大时。火为能烧。是能无常。诸大是所烧。是所无常。而火之自相不烧。则无常性常。诸大之自相亦不烧。则诸大亦性常。设使各各自相相坏者。则能造所造应断。而今现见能造所造不断。岂非诸大与无常性。并皆常耶。盖殊不知四大皆唯心现。由心不断。所以妄见能造所造不断耳。心外岂有能造所造哉。心外岂有能无常所无常哉。初示外计竟。
  
  二示佛法
  
  大慧。我法起非常非无常。(魏云。我说大及诸尘。非常非无常。唐云。我说诸法非常无常。)所以者何。谓外性不决定故。(魏云。我不说外境界有故。唐云。不取外法故。)唯说三有微心。(魏云。我说三界。但是自心。唐云。三界唯心故。)不说种种相有生有灭。四大合会差别。四大及造色故。(魏云。不说种种相是有。是故说言不生不灭。唯是四大因缘和合。非大及尘是实有法。唐云。不说诸相故。大种性处种种差别。不生不灭故。非能造所造故。)妄想二种事摄所摄。(唐云。能取所取二种体性。一切皆从分别起故。)知二种妄想。(唐云。如实而知二取性故。)离外性无性二种见。觉自心现量。(唐云。了达唯是自心现故。离外有无二种见故。)妄想者。思想作行生。非不作行。离心性无性妄想。(唐云。离有无见。则不分别能所造故)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一切法。非常非无常。不觉自心现量。堕二边恶见相续。(唐云。大慧。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诸法。唯是自心。非常非无常。不能了达。堕于外道二边恶见。)一切外道不觉自妄想。此凡夫无有根本。(唐云。一切外道。不能解了此三种法。依自分别而起言说。著无常性。)谓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从说妄想生。非凡愚所觉。(唐云。此三种法所有语言分别境界。非诸凡愚之所能知)
  
  疏曰。四大诸法。皆唯心现。本无生灭。亦无能所。非有非无。非常无常。世法旣尔。出世法亦然。出世间上上法亦然。一一皆唯心现。非常无常。外道不觉。故起种种无常妄想耳。若了悟自心现量。则世间出世间及出世间上上法。本来平等。唯是一心。于一心中。约迷悟浅深。假分别说有三种法。所谓无差而差。差而无差。岂凡愚所能觉哉。初长文竟。
  
  二偈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远离于始造。及与形处异。性与色无常。外道愚妄想。(唐云。始造即便舍。形状有转变。色物等无常。外道妄分别)诸性无有坏。大大自性住。外道无常想。没在种种见。(唐云。诸法无坏灭。诸大自性住。外道种种见。如是说无常)彼诸外道等。无若生若灭。大大性自常。何谓无常想(唐云。彼诸外道众。皆说不生灭。诸大性自常。谁是无常法)
  
  疏曰。初二偈。重颂外道七种无常。后一偈。总破无常义不成也。
  
  一切唯心量。二种心流转。摄受及所摄。无有我我所。(唐云。能取及所取。一切唯是心。二种从心现。无有我我所。)梵天为树根。枝条普周徧。如是我所说。唯是彼心量。(魏云。三界上下法。我说皆是心。离于诸心法。更无有可得。唐云。梵天等诸佛。我说唯是心。若离于心者。一切不可得)
  
  疏曰。此二偈。重颂佛法非常无常意也。后一偈。若据今文。先二句。叙外计。后二句。正破执。谓外道妄计梵天能生一切。犹如树根。三界皆从梵天所生。如彼枝条之普周徧。佛眼观之毫无实义。但是彼心虚妄分别而已。第三十一辨无常门竟。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四义疏上
  
  温州头陀寺谛闲法师经募功德芳名列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