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初
  
  大慧。彼若相续。若事。(唐云。若作用。)若生。(唐加若灭。)若有。(唐云。若诸有。)若涅槃。若道。若业。若果。若谛。破坏断灭论。
  
  
  疏曰。佛教所明一切诸法。皆以自心所具色心种子而为其因。自心所现色心境界而为其缘。种能引种。现能引现。故有相续。种能生现。现能熏种。故有作用。因缘和合。故有生。因缘别离。故有灭。因果不亡。故有诸有。生灭情尽。故有涅槃。返迷归悟。故有道。依理成行。故有出世正业。依行证理。故有出世正果。世出世间因果并成。故有四谛。今外道或计无因或计异因。则不知有自心种现各引之义。是破坏相续也。亦不知有自心种现互为因义。是破坏作用也。亦不知有正因缘合。是破坏生也。亦不知有正因缘离。是破坏灭也。亦不知有因果感应如影随形。是破坏诸有也。亦不知有有为尽处真如理显。是破坏涅槃也。亦决不能从迷得悟。是破坏道也。亦决不能依理成行。是破坏出世业也。亦决不能依行证理。是破坏出世果也。亦决不能方便安立世出世间因果之法。是破坏谛也。旣一切皆悉破坏。则虽有断常空有种种二论。究竟皆成断灭论矣。
  
  
  二释成又二。初正释。二喻释。
  
  今初
  
  所以者何。以此现前不可得。及见始非分故。(魏云。何以故。以现法不可得故。不见根本故。唐云。有以故不得现法故。不见根本故。)
  
  
  疏曰。现前诸法。的是唯心所现。而彼妄计无种有种。则现前法之实义。彼决不可得而知也。唯此如来藏。心乃是一切法之元始根本。彼方妄计无种有种。则欲见法之本始。决非其分所能及也。
  
  
  二喻释又二。初正约喻破。二转约喻破。
  
  今初
  
  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事。亦如焦种。不作芽事。如是大慧。若阴界入性。已灭、今灭、当灭。自心妄想见。无因故。彼无次第生。(唐云。此亦如是。若蕴界处法。已现当灭。应知此则无相续生。以无因故。但是自心虚妄所见。)
  
  
  疏曰。佛正教中。以前七为能熏。以第八为所熏。所以前七现行虽念念灭。而所熏种子不灭。如不破瓶。能作瓶事。若外道妄计无种有种。则皆不知现熏种义。彼现行灭。譬如瓶破。应不招感未来异熟等流诸果。故云不作瓶事也。佛正教中。以第八所持种子如谷麦种。以种子所发前七现行如种生芽。若外道不知第八自所持种。别计无种有种。此有无种。旣非第八所持。则如焦种。如何能生现行芽哉。故法合云。如是大慧。若使五阴十八界十二入等诸法。不熏成种。不从自识种生。则过去已灭。现在今灭。未来当灭。无有展转。互为因果义故。何能次第相续生起。岂非但是自心妄想所见。安得妄谓无种有种。能令因果现耶。
  
  
  二转约喻破又二。初正破。二结斥。
  
  今初
  
  大慧。若复说无种。有种。(亦须)识(等)三缘合生者。龟应生毛。沙应出油。汝宗则坏。违决定义。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所作事业悉空无义。
  
  
  疏曰。此破转计也。外转计云。一切诸法。虽本无种。但由识根境三缘和合。则便得生。或转计云。一切诸法。虽有胜妙士夫自在时方微尘以为其种。仍须识根境三缘和合。方乃得生。故今破无种云。若本无种。三缘合生者。则龟本无毛。三缘合时。亦应生毛。沙本无油。三缘合时亦应出油。旣违决定得生之义。汝无种宗岂不坏乎。次又破有种云。若先有胜妙士夫等为诸法种。更俟三缘合生者。则胜妙等旣有毛种。三缘合时。龟亦应生于毛。胜妙等旣有油种。三缘合时。沙亦应出于油。亦违决定得生之义。汝有种宗岂不坏乎。故结责云。有种无种说。有如是过。不知自心种现互为因果正义。遂使世间所作事业。悉同龟毛沙油。空无实义也。
  
  
  二结斥
  
  大慧。彼诸外道说有三缘合生者。所作方便因果自相。过去未来现在有种无种相。从本以来成事。相承觉想地转。自见过习气。作如是说。如是大慧。愚痴凡夫。恶见所噬。邪曲迷醉。无智妄称一切智说。
  
  
  疏曰。此结斥外道旣说无种有种。仍说有三缘合生者。彼亦自谓有所作事业。有方便教法。有因果自相妄谓过去未来现在诸法。皆由有种无种相从本以来成事。执此为实。谓余妄语。此其师弟相承。不过皆是觉想地转。乃自己恶见过习气。作如是说耳。无有正见。故名为邪。不能唯心直进。故名为曲。堕黑闇境。故名为迷。略不省悟。故名为醉。本无实智。妄称一切智说。譬如穷人妄号帝王。自取诛灭。诚可哀矣。初明迷者之失竟。
  
  
  二明悟者之得二。初正明。二结劝。
  
  今初
  
  大慧。若复诸余沙门婆罗门。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