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恐我见王作大佛事。名誉显达映夺尊威。纵彼福慧为王。我是沙门受佛教旨。岂难敌也。言讫潜去至王所。广说法要及世界苦乐人天善恶等事。王与之往返征诘无不诣理。王曰。汝今所解其法何在。宗胜曰。如王治化当合其道。王所有道何在。王曰。我所有道将除邪法。汝所有法将伏何人。师不起于坐悬知宗胜义堕。遽告波罗提曰。宗胜不禀吾教。潜化于王须臾即屈。汝可速救。波罗提恭禀师旨云。愿假神力。言已云生足下。至王前默然而住。时王正问宗胜。忽见波罗提乘云而至愕然忘其问答。曰乘空之者是正是邪。答曰。我非邪正而来正邪。王心若正我无邪正。王虽惊异而骄慢方炽。即摈宗胜令出。波罗提曰。王既有道何摈沙门。我虽无解愿王致问。王怒而问曰。何者是佛。答曰。见性是佛。王曰。师见性否。答曰。我见佛性。王曰。性在何处。答曰。性在作用。王曰。是何作用我今不见。答曰。今见作用王自不见。王曰。于我有否。答曰。王若作用无有不是。王若不用体亦难见。王曰。若当用时几处出现。答曰。若出现时当有其八。王曰。其八出现当为我说。波罗提即说偈曰
  
   在胎为身  处世名人  在眼曰见
   在耳曰闻  在鼻辨香  在口谈论
   在手执捉  在足运奔
   遍现俱该沙界  收摄在一微尘
   识者知是佛性  不识唤作精魂 
  
  王闻偈已心即开悟。乃悔谢前非咨询法要。朝夕忘倦。迄于九旬。时宗胜既被斥逐。退藏深山。念曰。我今百岁八十为非。二十年来方归佛道。性虽愚昧行绝瑕疵。不能御难生何如死。言讫即自投崖。俄有一神人以手捧承。置于岩石之上安然无损。宗胜曰。我忝沙门当与正法为主。不能抑绝王非。是以捐身自责。何神祐助一至于斯。愿垂一语以保余年。于是神人乃说偈曰
  
   师寿于百岁  八十而造非
   为近至尊故  熏修而入道
   虽具少智慧  而多有彼我
   所见诸贤等  未尝生珍敬
   二十年功德  其心未恬静
   聪明轻慢故  而获至于此
   得王不敬者  当感果如是
   自今不疏怠  不久成奇智
   诸圣悉存心  如来亦复尔 
  
  宗胜闻偈欣然。即于岩间宴坐。时异见王复问波罗提曰。仁者智辩当师何人。答曰。我所出家。即娑罗寺乌沙婆三藏为授业师。其出世师者即大王叔菩提达磨是也。王闻师名惊骇久之。曰。鄙薄忝嗣王位。而趣邪背正忘我尊叔。遽敕近臣特加迎请。师即随使而至。为王忏悔往非。王闻规诫泣谢于师。又诏宗胜归国。大臣奏曰。宗胜被谪投崖。今已亡矣。王告师曰。宗胜之死皆自于吾。如何大慈令免斯罪。师曰。宗胜今在岩间宴息。但遣使召当即至矣。王即遣使入山果见宗胜端居禅寂。宗胜蒙召乃曰。深愧王意。贫道誓处岩泉。且王国贤德如林。达磨是王之叔。六众所师。波罗提法中龙象。愿王崇仰二圣以福皇基。使者复命。未至师谓王曰。知取得宗胜否。王曰。未知。师曰。一请未至。再命必来。良久使还果如师语。师遂辞王曰。当善修德不久疾作。吾且去矣。经七日王乃得疾。国医诊治有加无瘳。贵戚近臣忆师前记。急发使告师曰。王疾殆至弥留。愿叔慈悲远来轸救。师即至王所慰问其疾。时宗胜再承王召。即别岩间。波罗提久受王恩亦来问疾。波罗提曰。当何施为令王免苦。师即令太子为王宥罪施恩崇奉僧宝。复为王忏悔云。愿罪消灭。如是者三。王疾有间。师心念。震旦缘熟行化时至。乃先辞祖塔。次别同学。然至王所慰而勉之曰。当勤修白业护持三宝。吾去非晚一九即回。王闻师言涕泪交集。曰此国何罪彼土何祥。叔既有缘非吾所止。唯愿不忘父母之国。事毕早回。王即具大舟实以众宝。躬率臣寮送至海壖。师泛重溟凡三周寒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也。广州刺史萧昂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嵩禅师以梁僧宝唱续法记为据作正宗记言。达磨以梁武普通元年庚子岁至此土。其年乃后魏明帝正光元年也。若如此则与后入灭启圹等年皆相合。若据此称。普通八年丁未岁九月二十一日至南海。十月一日至金陵则甚误也。盖普通八年三月已改为大通元年。则九月不应尚称普通八年也。南海者今广州也。去金陵数千里。刺史奏闻而武帝诏迎。岂可十日之间便至金陵耶。又按南史萧昂本传。不言昂为广州刺史。但王茂传末有广州长史萧昂。然不知何年在任。今止可云○达于南海实梁普通元年。广州刺史具主礼迎接。表闻武帝。帝览奏遣使赍诏迎请。十月一日至金陵)。帝问曰。朕即位已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师曰。并无功德。帝曰。何以无功德。师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帝曰。如何是真功德。答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师曰。廓然无圣。帝曰。对朕者谁。师曰。不识。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广灯回作过字)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当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