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彼于诸界趣生死法中,不复更生也。又汉者名一切恶不善济(法)。纔升果位。计数即尘沙莫及,都标即二万八千。阿罗者,即远离生义。远离诸恶不善法者,名阿罗汉。此口心恶者,理(谓)不善业;不善者,理(谓)一切烦恼障善法故。同于佛会之中,听说报恩经典。说为不是违义,如有颂言,远离恶不善,安住胜义中,应受世供养。

  贪嗔皆〔□〕断,尽是阿罗汉。
  来□(往)得逍遥,生死难萦绊。
  惠(慧)□(剑)镇锋铓,智月长圆满。
  龙天释梵人,见者皆称赞。
  会中罗(汉)好仪形,月面长眉眼绀青。
  身挂紬袍云片片,手棰(摇)金锡向(响)玲玲。
  行时每遣香明起,定里长裁(栽)觉树荣。
  总与如来为弟子,显名故入大乘经。
  一队队,遶金台,还列高低次第排。
  愿听三祇除见执,希闻一法得心回。
  伏缘自到居岩谷,誓与群生灭障灾。
  不可交声闻空在会,合应有菩萨也唱将来。

  经 菩萨摩诃萨三万八千人□(俱),此诸菩萨,久植德本。□于(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常修梵行,圆满大愿。其名曰□□(菩萨菩萨)

  菩者〔菩〕提,此云觉,即所求佛果。萨者〔萨〕埵,此诸有情,即所化众生。摩诃萨,大也。谓此有情,信大法,解大义,发大心,趣大果,修大行,证大道故,故云菩萨摩诃萨。若据梵语全呼,唐言好略。今此经更着摩诃萨,具大菩萨。又菩萨,所求义,萨埵义,勇猛义,不惮辛苦,求大菩萨。有者有能,故名菩萨。相者也,□(菩萨)时也。梵行已下直(兼)在家。

  虽居尘俗情高豁,恤物忧贫无暂歇。
  见苦长闻起□(对)治,于人未省生怨结。
  保行藏,持不煞,念念中间专省察。
  坚固身心虽在家,此人也得名菩萨。
  虽居俗舍浑客尘,别有阴功伏鬼神。
  无恨怨酬(仇)无爱春(眷),不怜毫(豪)富不斯(欺)贫。
  破除己物如他物,保惜他身似己身。
  坚固彻头行这行,也得名为菩萨人。

  经中菩萨者,不同此辈,本是位趋十地,果满三祇。垂恐(悲)愿而往覆阎浮,现神光如(而)周游净土。世无二佛,国无二王,是以权菩萨之形仪,切在助释迦而宣闻。万八千之名号,以(似)有差殊;四广大之坚心,略无高下。□(俱)持璎珞,各挂天衣。礼巍峨调御之法王,听洁(浩)瀚幽深之妙典。 韵

  三僧祇劫除烦障,百亿分身曾供养。
  释梵诸天起敬心,龙神鬼趣生回向。
  为众生,心愿广,誓把尘劳与扫荡。
  见道如来说此经,所以权为菩萨相。
  修城(成)□(果)满觉圆明,不异从头遍礼名。
  旋遶宝花舒王(玉)晼(腕),□杨(发扬)金口整珠璎。
  多兴利便缘含识,广起慈悲为有情。
  知道释迦宣此教,故来同听大乘经。
  悲愿切,救轮回,见者须交业障摧。
  现顶宝冠申请益,隐眉毫相侍莲台。
  随天衣动香风起,逐足旋行瑞叶开。
  严饰得道场只皆好,更应有天众也唱将来。

  经 复有无量百千欲界诸天子等,各与眷属,赍诸天上微妙香花,作天伎乐,住空中欲界。

  并有身光闪烁,〔□〕晚日之无〔□〕;体相庄严,共诸而有异。纔言正座,宝殿盘旋;拟道闲游,彩云捧拥。身披妙服,轻可三□(铢)六铢;顶戴星冠,花有百朵千朵。眷属也无非玉女,待(侍)从也莫不天男。似闇室内一盏明灯,如众星中一轮朗月。知佛欲说大报恩经,与天众□(俱),咸离上界。雨名花于空里,奏仙乐于云中。只逾克〔□〕中门,总到耆阇法会。

  欲界诸天无量,闻道报恩演畅。
  他也整顿威仪,各乃排比队仗。
  披妙服以忻欢,蹑彩云兮阳御(?)。
  日月□(岂)敢争光,天地不能拦障。
  花乱雨以缤纷,乐同音兮响毫(亮)。
  麦(蓦)地空中顿下云,各自持花申供养。
  当时欲界及诸天,闻道真经我佛宣。
  各整威仪离宝殿,□(俱)来眷属下人间。
  鼓神仙乐胜(腾)三界,雨妙香花遍大千。
  只似如今弹指顷,一时已到法王前。

  经 诸天龙夜叉至退座(坐)面。

  若论大众,不异(易)侧(测)量,或是圣贤,或是龙鬼。个个执持□(幡)盖,人人整顿威仪。以(似)星蔟(簇)高天,如雁奔阳浦。或有小小个勤□(策),威即降龙;也有老老大沙门,力能伏虎。或有能杨(扬)邪辩,击论鼓而魔党顷(倾)心;也有妙运法音,说志理而天花落座,或有身披百纳(衲),袈裟上点点云生;也有意□(博)三乘,口海内滔滔义泛。或有长者居士,抱(抛)荣贵而出家;也有帝主后妃,募(慕)高闲而求道。阿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