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持业释。则)净即心。应非心所。若(依主释。则)令心净。惭等何殊。(若邻近释。则是与)心俱(之)净法。(亦与惭等何别。)为难亦然。(答曰。)此(信之体。自)性澄清。(亦)能净(于)心(心所)等。以心胜故。(但)立心净(之)名。如水清珠。能清浊水。惭等虽善。非(以)净为(其)相。此(信心所。以)净为相。无滥彼(惭等之)失。又诸染法。各有别相。唯有不信。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如极秽物。自秽秽他。信正翻彼(不信)。故(独以)净为相。
  
  此问答释疑也。此下更斥异解。
  
  有说信者。爱乐为相。(斥曰。是则)应通三性。(又)体应即(别境中)欲。又应苦集(二谛无可爱乐。)非信所缘。有执信者。随顺为相。(斥曰则亦)应通三性。(又)即(是)胜解。(及)欲。若印顺者。即胜解故。若乐顺者。即是欲故。离彼(解欲)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初释信竟。
  
   (辰)二释惭愧
  
  云何为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谓依自(身及)法。(生于)尊贵增上。(由斯)崇(尚敬)重贤(能)善(者。)羞耻过恶(而不敢为。别则)对治无惭。(通则)息诸恶行。云何为愧。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谓依世间(他人)诃厌增上。轻拒暴恶。(由此)羞耻过罪(而不敢为。别则)对治无愧。(通亦)息诸恶业。
  
  此正释惭愧之体性业用也。轻拒暴恶者。轻彼暴人而不亲。拒彼恶法而不住。暴人。即有恶之人也。
  
  羞耻过恶。是二通相。故诸圣教。假说为体。若执羞耻为二别相。应惭与愧。体无差别。则此二法。定不相应。非受想等有此义故。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应非实有。便违圣教。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复违论说十遍善心。
  
  此复释惭愧二法。须以崇善拒恶而为别相。不以羞耻过恶为别相也。因诸圣教。每每以羞耻过恶释惭愧义。昧者遂执以为别相。故今释曰。惭愧二法。各有通别二相。其中皆云羞耻过恶者。乃是二法之通相。故诸圣教。假说羞耻以为惭愧体耳。若遂执羞耻为惭愧别体。则此二法。应无差别。既无差别。则应不俱生。既不俱生。则定不相应。譬如受想等相应之法。定各有体。非有此体无差别之义故也。量云。惭愧是有法。各有别体宗。因云。定相应故。喻如受想等。或申违量云。惭愧若同以羞耻为体是有法。定不相应宗。因云。无一心中有二羞耻故。同喻如忿恨等。异喻如受想等。执者救曰。止一羞耻。但约对待自他。故立惭愧二种别名。宁不俱起。今破之曰。若待自他。立二别者。则依分位假立。应非实有。便违圣教中说惭愧二法是实有矣。执者又救曰。惭是对自。愧是对他。二俱是实。故不俱起。今破之曰。若许惭愧。实而别起。则正起惭时。便应无愧。正起愧时。便应无惭。复违论说十一善心所中。唯有轻安不遍。余十定徧善心之义矣。
  
  崇重轻拒若二别相。所缘有异。应不俱生。二失既同。何乃偏责。
  
  此执者反难也。谓若以崇重善境为惭之别相。轻拒恶境为愧之别相。则所缘善恶之境有异。亦应不得俱生。与前所说实而别起。其失是同。何乃偏致责耶。
  
  (答曰。)谁言二法所缘有异。(难曰)。不尔。如何。(答曰。)善心起时。随缘何境。皆有崇重善。及轻拒恶义。故惭与愧。俱遍善心。所缘(之境)无别。(救曰。)岂不我说(羞耻过恶为二别相。)亦有此义。(破曰)。汝执惭愧自相既同。何理能遮前所设难。然圣教说(此惭愧二法。)顾(待)自他(而有)者。(不同汝执体无别也。圣教乃以)自法名自。世间名他。或即此中崇拒善恶。于己益损。名自他故。
  
  此展转答释。以明惭愧。体各别有。故得俱起而遍善心也。自法名自。世间名他。知顾自者。必即顾他。正崇善时。即必拒恶。又或崇善于己有益。即名为自。拒恶于己无损。即名为他。岂似汝执同以羞耻为体。设云是假。则违圣教。设云是实。复违论文也哉。二释惭愧竟。
  
   (辰)三释无贪无嗔无痴三善根
  
  无贪等者。等无嗔痴。此三名(为善)根(者。能)生善(法最为)胜故。(又于)三不善根。(能为)近对治故。
  
  此先总释三善根义也。一能生善。二能对治。
  
  云何无贪。于(三)有(及三)有(之资)具。无(所贪)著为性。(别则)对治贪著。(通则能)作(众)善为业。
  
  有。谓三界果报。有具。谓三界惑业及依报也。
  
  云何无嗔。于(三)苦(及三)苦(之资)具。无恚为性。(别则)对治嗔恚。(通则能)作(众)善为业。
  
  苦。谓三界苦果。乐。是坏苦。苦。是苦苦。不苦不乐。是行苦。故名三苦。苦具。即三界苦因。及弊恶依报也。问曰。依正二苦。全由自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