衫子拜婆门。礼数周旋已十分。竹影扫□尘不动。月轮穿海水无痕。
  
  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
  
  【疏钞云】言佛土者。心土也。佛土无相。云何庄严。若有庄严。法即是增。
  
  【陈雄曰】以定慧之宝。庄严心佛土者。菩萨也。不言其功。而人莫见其迹。以金珠之宝。庄严世间佛土者。凡夫也。自言其功。而常急于人知。文殊般若经云。为一切众生。发大庄严。而心不见庄严之相。菩萨如是。岂肯自言其功哉。若作是言。是四种相未除。即凡夫之见。其谁名为菩萨耶。
  
  【李文会曰】我当庄严佛土。是不名菩萨者。妙定经云。若人造作白银精舍满三千大千世界。虽有无量布施福德。谓心有能所。即非菩萨。不如一念无能所心。所得功德。胜前功德百千万倍。
  
  何以故。如来说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
  
  【肇法师曰】此明不达法空。取庄严净土。故非菩萨。复明离相无为庄严佛土也。
  
  【王日休曰】此取第十分之意同。(傅本第十分。王本十一分。)于此再言者。为续来听者说。故兼说下文也。
  
  【陈雄曰】如来所说者。庄严心佛土也。心佛土本来清净无相。何假庄饰。故云即非庄严。常人以庄严为庄严。而如来则以非庄严为庄严。有妙庄严存焉。是则所以名其为庄严也。故净土论云。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世人著世间佛土而不知反。佛前言而此复言。救弊云尔。
  
  【颜丙曰】心常清净。不染世缘。是为庄严佛土也。虽曰庄严。不可作庄严相。故曰即非庄严。但强名而已。
  
  【李文会曰】即非庄严是名庄严者。实无有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实无有法名为菩萨。岂复取庄严相如是。即逍遥自在。无纤毫挂碍。云何是庄严。云何不是庄严。故云即非庄严。是名庄严也。
  
  须菩提。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王日休曰】据楞伽经说二无我。谓人无我与法无我也。人无我者。谓人无本体。因业而生。法无我者。谓法无本体。因事而立。若作富贵之业。则生于富贵中。作贫贱之业。则生于贫贱中。是人无本体也。若因欲渡水。则为舟楫之法。因欲行陆。则为车舆之法。是法本无体也。一切法皆因事而立。即是假合。假合即为虚妄。若信此理而悟解之。是真菩萨之见识。故云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颜丙曰】通达无我法者。直下大悟。如漆桶底脱。四通八达。廓然无我。我身既无。何更有法。人法双忘。只这真是菩萨。更莫别求。
  
  【李文会曰】通达无我法者。于诸法相无所滞碍。是名通达。若作有所能解。是名我相。若作无所能解。湛然清净。是名无我。故云真是菩萨。僧问马祖作何见解。即得达道。答云。自性本来具足。但于善恶事上不滞。方唤作道。人的取善舍恶。观空入定。皆属造作。更若向外驰求。转疏转远。一念妄想。便是三界生死根本。但无一念。是除生死根本。即得法王无上珍宝。
  
  【傅大士颂曰】人与法相待。二相本来如。法空人是妄。人空法亦祛。人法两俱实。授记可非虚。一切皆如幻。谁言得有无。
  
  【川禅师曰】寒即普天寒。热即普天热。颂曰。有我元无我。寒时烧软火。无心似有心。半夜拾金针。无心无我分别道。不知道者是何人。呵呵。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日月殊光如来解曰】言肉眼者。照见胎卵湿化。色身起灭因缘也。言天眼者。照见诸天宫殿。云雨明暗。五星二曜。旋伏因缘也。言慧眼者。照见众生慧性深浅。上品下生。轮回托阴因缘也。言法眼者。照见法身遍充三界。无形无相。尽虚空。遍法界因缘也。言佛眼者。照见佛身世界无比。放光普照。破诸黑暗。无障无碍。圆满十方。寻光见体。如有涅槃国土也。此五眼如来其中若有上根上智之人。能识此五种因缘。即名为大乘菩萨也。
  
  【陈雄曰】华严经云。肉眼见一切色故。天眼见一切众生心故。慧眼见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法眼见一切法如实相故。佛眼见如来十力故。(一是处非处如实力。二知三世报业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力。四知众生诸根上下力。五知众生种种欲力。六知世间种种性力。七知一切道至力。八得夙命智力。九得天眼能观一切力。十得漏尽智力。)大般若经。所谓清净五眼是也。世尊设五眼之问。须菩提皆答以有如是之理。可谓善问答矣。
  
  【颜丙曰】化身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