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者。凡日用施为。皆是真如妙用。故云依他性。修成功德林者。修习成就菩提道果也。)终无趋寂意。唯有济群心。(子荣曰。终无趋寂意唯有济群心者。即不效小乘人且期自利。沉空趋寂。唯有大乘利众生心也。护法论云。傅大士齐建武四年。丁丑五月八日生。时有天竺僧嵩头陀来谓曰。我昔与汝毗婆尸佛所。同发誓愿。今兜率天宫衣钵见在。何日当还。大士曰。度生为急。何思彼乐乎。盖谓度生为急者。即唯有济群心。何思彼乐者。即终无趋寂意也。)行悲悲广大。用智智能深。利他兼自利。小圣讵能任。(小圣。乃小乘人也。)
  
  【李文会曰】在在处处若有此经者。一切众生六根运用。种种施为。常在法性三昧之中。若悟此理。即在在处处有此经也。一切世间者。谓有为之心也。天人阿修罗者。天者逸乐心。人者善恶心。阿修罗者嗔恨心。但存此心。不得解脱。所应供养者。若无天人阿修罗心。是名供养。即为是塔者。解脱之性。巍巍高显。故云是塔也。以诸花香而散其处者。当于解脱性中。开敷知见。薰植万行。即法界性自然显现。
  
  【川禅师云】镇州萝卜。云门糊饼。(僧问赵州亲见南泉是否。州云。镇州出大萝卜头。僧问云门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门云。糊饼。又云作么生。是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乃云观音菩萨将钱来买糊饼。放下手云。元来只是馒首。)颂曰。与君同步又同乡。起坐相从岁月长。渴饮饥餐常对面。不须回首更思量。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僧若讷曰】上明生善。今明灭恶。造作定业。不可逃避。行般若故。易重为轻。大论云。先世重罪。应入地狱。以行般若故。现世轻受。譬如重囚应死。有势力护。则受鞭杖而已。
  
  【陈雄曰】持此真经。有弥天功德。为天人所恭敬供养宜矣。今且为人所轻贱何也。盖是人前生罪业深重。当堕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道。永无出期。以今生持经之功。止为人轻贱骂辱而已。则前生罪业为之销除。当来世佛果菩提。可得成就矣。世人喜于为恶。嫉于为善者多矣。一见是人为人轻贱。便为读经为无益。福报为虚语。甚者有云门之骂。药山之戒。使人人起退转心。佛之言此。所以长善而救失矣。
  
  【颜丙曰】若人前世曾作罪业。故今世被人轻贱。应堕落恶道。若能受持读诵此经。直下见性。如太虚空。方知罪性本空。故云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又得无上正等正觉。昔有二比丘。一犯淫罪。一犯杀罪。中心不安。求波罗尊者忏悔。波罗即以小乘法为彼雪忏。二比丘愈生疑惧。后遇维摩大士。却为解说云。罪性本空。不在中间内外。二比丘闻之顿悟。直下寂然空阔。无罪可得。所以永嘉云。维摩大士顿除疑。犹如赫日消霜雪。
  
  【傅大士颂曰】先身有报障。今日受持经。暂被人轻贱。转重复还轻。若了依他起。能除遍计情。常依般若观。(去声)何虑不圆成。
  
  【李文会曰】此谓若人受持读诵此经。应合得人恭敬。今复有疾患贫穷诸衰。反为人所憎恶。世人不达先业。将谓诵经为善即无应验。遂生疑惑。殊不知若非经力。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折三涂之报。速得无上菩提。
  
  【张无尽云】四序炎凉去复还。圣凡只在刹那间。前人罪业今人贱。倒却前人罪业山。
  
  【川禅师云】不因一事。不长一智。颂曰。赞不及。毁不及。若了一。万事毕。无欠无余若太虚。为君题作波罗蜜。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悉皆供养。承事无空过者。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于我所供养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疏钞云】佛言我之供佛功德。千万亿倍。不及持经功德一分。故云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王日休曰】梵语阿僧祗。此云无央数。梵语那由他。此云一万万。于无量无央数劫。在然灯佛先。则释迦佛说此经时。去然灯佛已无量无数矣。又于其先。遇八百四千万亿那由他诸佛出世。则其劫数固不胜其多。佛眼皆能见之。以慧性为无穷。故无始以来事皆知之。此所以为佛也。人皆有此慧性。但蔽之耳。供养如是诸佛。其功德终不可及此经功德。以彼则为财施。受财施之报者日渐少。而终至于有尽。此则为善根。善根则日滋长。而终至于成佛。故无穷也。以有尽比无穷。所以不可及也。
  
  【陈雄曰】阿僧祗。那由他。梵语皆无数之谓。历无数劫。供无数佛。求福而已。不若持此真经。见自本性。永离轮回。五祖云。终日供养。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是故供佛功德。虽百分百千万亿分。乃至算数之多。譬如微尘恒沙。皆不及持经功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