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顽石动也。颂曰。山堂静夜坐无言。寂寂寥寥本自然。何事西风动林野。一声寒雁唳长天。
  
  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于意云何。是身为大不。须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大身。
  
  【王日休曰】须弥山王者。以此山在四天下之中。为山之极大者。故名山王。谓在众山之中而为王者也。日月绕山而行以为昼夜。由此而分四面为四天下。其上有三十三天。可谓大至矣。人身岂有如是之大者乎。盖譬喻耳。故云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也。虽如是至大。亦非真实。是虚名大身而已。故云佛说非身。是名大身也。何则。凡有形相者。皆为虚妄。故三千大千世界亦为虚妄。况如须弥山之身者乎。唯真性为真实。此经说真性第一义。故以一切皆为虚妄也。一切所以为虚妄者。以其有形相。既有形相。则无不坏者。纵使不坏。乃业力以持之。非本不坏也。业力尽则坏矣。唯真性无形相。故无得而坏。此所以为不坏之本。自无始以来。至于今日。无有损动。故云常住真性。谓真性常住而无变坏。此所以为真实也。
  
  【陈雄曰】须弥山高广三百三十六万里。为众山之王。谓人身有如是之大。万无是理。唯佛真性清净无相。无住著。无挂碍。包太虚。藏沙界。虽须弥山不足以拟其大。世尊欲以真心悟人。托大身以为问。而须菩提深悟佛意。遂有甚大之对。恐大众未晓。为之辨论曰。佛说非身。是名大身。非身者。法身也。真心也。文殊菩萨问世尊。何名大身。世尊曰。非身是名大身。具一切戒定慧。了清净法。故名大身。盖亦指真心言之也。如此则真心可以吞须弥山矣。
  
  【颜丙曰】色身虽大如须弥山王。毕竟非大。为有生灭。佛说非身。非身乃为此身也。本性无此妄身。是名大身。所谓佛身充满于法界是也。
  
  【李文会曰】色身虽大。心量即小。纵如须弥山王形。有相有可量。不名大身。法身心量广大。等虚空界。无形无相。无可比量。方名大身。
  
  【圜悟禅师曰】不登泰山。不知天之高。不涉沧溟。不知海之阔。此区中之论也。若是其中人。天在一粒粟米中。海在一毫毛头上。浮幢王华藏界。尽在毛眉眼睫闲。且道此个人什么处安身立命。还委悉么。无边虚空盛不尽。直透威音更那边。
  
  【傅大士颂曰】须弥高且大。(子荣曰。梵语须弥山。此云妙高山。出众山之最高大为第一。是众山之王。更有六万小山而为眷属也。)将喻法王身。(子荣曰。报身佛能现千重化。化受用身。化十地菩萨。是为说法之王。示现大身。实无最大之相现。心虽广。亦无有广身之心量也。)七宝齐围绕。(子荣曰。须弥外更有七重金山围绕也。)六度次相あ。(子荣曰。报身佛因中。唯修六度万行。证得佛果。故云六度次相あ也。)四色成山相。(延光集注。须弥东方玻□峰红色。南方琉璃峰青色。西方真金峰赤色。北方白玉峰白色。荣曰。须弥四面各有色。喻报身佛有四相。)慈悲作佛因。(子荣曰。菩萨人因地中。皆修四无量心。具慈悲喜舍。修诸万行。方能成佛。故云作佛因。)有形终不大。无相乃为真。(子荣曰。有形不名为大身。法身无相。故名为大身也。)
  
  【川禅师曰】设有。向甚处著。颂曰。拟把须弥作幻躯。饶君胆大更心□。目前指出千般有。我道其中一也无。便从这里入。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
  
  【王日休曰】西土有河。名曰恒河。佛多以此河沙为言者。盖因众人之所见。而取以为譬喻也。然佛尚以此问须菩提宁为多不者。盖使须菩提先省悟此沙已不胜其多矣。然后为下文之说也。宁字。儒家训岂如此。乃译师用字。止如助字。然不须深考也。
  
  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
  
  【李文会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者。一沙即为一河。是诸河中各有其沙。河尚无数。何况其沙也。
  
  【川禅师云】前三三。后三三。颂曰。一二三四数河沙。沙等恒河数更多。算尽目前无一法。方能静处萨婆诃。
  
  须菩提。我今实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尔所恒河沙数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肇法师曰】良由施福是染。沉溺三有。(三有谓三界。三界不离于有。故谓之三有。)持经福净。超升彼岸。是故胜也。
  
  【疏钞云】佛重显无为福。胜有为福也。圆觉经云。有大陀罗尼门。名为圆觉。流一切真如涅槃。如此之理。岂不是以经四句偈。何故。圆觉者。妙性也。因圆觉妙性。流出一切真如之法。涅槃之理。不生灭之道。从此而出。亦同第八分之妙义也。如是解者。受持无废。自利利他。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