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也五。藏六府四支七窍相与为一。故所以为生当其受生则五常殊授。是以支体偏病耳目互缺。无夺其为生。一形之内其犹如兹。况神体灵照妙统众形。形与气息俱运。神与妙觉同流。虽动静相资而精粗异源。岂非各有其本相因为用者耶。近取诸身即明其理。庶可悟矣。一体所资肌骨则痛痒所知。爪发则知之所绝。其何故哉。岂非肌骨所以为生爪发非生之本耶。生在本则知存。生在末则知灭。一形之用犹以本末为兴废。况神为生本其源至妙。岂得与七尺同枯户牖俱尽者哉。推此理也。则神之不灭。居可知矣。
  客难曰。子之辩神形尽矣。即取一形之内。知与不知精矣。然形神虽粗妙异源。俱以有为分失。所以为有则生为本。既孰有本已尽而资乎本者独得存乎。出生之表则廓然冥尽。既冥尽矣。非但无所立。言亦无所立其识矣。识不立则神将安寄。既无所寄安得不灭乎。
  答曰。子之难辩则辩矣。未本诸心。故有若斯之难乎。夫万化皆有也。荣枯盛衰死生代互。一形尽一形生。此有生之终始也。至于水火则弥贯群生瞻而不匮。岂非火体因物水理虚顺。生不自生而为众生所资。因即为功。故物莫能竭乎。同在生域其妙如此。况神理独绝。器所不邻。而限以生表冥尽神无所寄哉因斯而谈。太极为两仪之母。两仪为万物之本。彼太极者浑元之气而已。犹能总此化根不变其一。矧神明灵极有无兼尽者耶。其为不灭可以悟乎。
  难曰。子推神照于形表。指太极于物先。诚有其义。然理贵厌心。然后谈可究也。夫神形未尝一时相违。相违则无神矣。草木之无神无识故也。此形尽矣。神将安附而谓之不灭哉。茍能不灭则自乖其灵不资形矣。既不资形何理与形为生。终不相违。不能相违则生本是同断可知矣。
  答曰。有斯难也形神有源。请为子循本而释之。夫火因薪则有火。无薪则无火。薪虽所以生火。而非火之本。火本自在因薪为用耳。若待薪然后有火。则燧人之前其无火理乎。火本至阳。阳为火极。故薪是火所寄。非其本也。神形相资亦犹此矣。相资相因生涂所由耳。安在有形则神存。无形则神尽。其本惚恍不可言矣。请为吾子广其类以明之。当薪之在火则火尽。出火则火生。一薪未改而火前期。神不赖形又如兹矣。神不待形。可以悟乎。
  难曰。神不待形。未可顿辩。就如子言。茍不待形则资形之与独照其理常一。虽曰相资而本不相关。佛理所明。而必陶铸此神以济彼形何哉。
  答曰。子之问。曰有心矣。此悠悠之所惑。而未暨其本者也。神虽不待形。然彼形必生。必生之形此神必宅。必宅必生则照感为一。自然相济。自然相济则理极于陶铸。陶铸则功存。功存则道行。如四时之于万物。岂有心于相济哉理之所顺自然之所至耳。
  难曰。形神虽异自然相济则敬闻矣。子既譬神之于形如火之在薪。薪无意于有火。火无情于寄薪。故能合用无穷。自与化永非此薪之火移于彼薪。然后为火。而佛理以此形既尽更宅彼形。形神去来由于罪福。请问。此形为罪为是形耶。为是神耶。若形也则大冶之一物耳。若神也则神有自济系于异形。则子形神有不资之论。于此而踬矣。
  答曰。宜有斯问然后理可尽也。所谓形神不相资。则其异本耳。既以为生。生生之内各周其用。茍用斯生以成罪福。神岂自妙其照不为此形之用耶。若其然也。则有意于贤愚非忘照而玄会。顺理玄会顺理尽形。化神宅形。子不疑于其始彼此一理而性于其终耶。
  难曰。神即形为照。形因神为用。斯则然矣。悟既由惑亦不在神。神随此形。故有贤愚。贤愚非神。而神为形用。三世周回万劫无算。贤愚靡始而功显中路。无始之理玄而中路之功未熟。有在末之功。而拔无始之初者耶。若有嘉通则请后尘。
  答曰。子责其始有是言矣。夫理无始终玄极无崖。既生既化。罪福往复自然所生耳。所谓聪明诚由耳目。耳目之本非聪明也。所谓贤愚诚应有始。既为贤愚无始可知矣。夫有物也则不能管物。唯无物然后能为物所归。若有始也则不能为终。唯无始也然后终始无穷。此自是理所不然。不可徵事之有始而责神同于事。神道玄远至理无言。仿□其宗相与为悟。而自末徵本动失其统。所以守此一观庶阶其峰。若肆辩竞辞。余知其息矣。
  洪范说生之本。与佛同矣。至乎佛之所演则多河汉。此溺于日用耳。商臣极逆后嗣隆业。颜冉德行早夭无闻。周孔之教自为方内。推此理也其可知矣。请广其证以究其详。夫禀灵乘和体极淳粹。尧生丹朱。顽凶无章不识仁义。瞽叟诞舜。原生则非所育求理应傅美。其事若兹。而谓佛理为迂。可不悟哉。
  桓君山新论形神(臣证以为君山未闻释氏之教至于论形神已设薪火之譬后之言者乃闇与之曾故有取焉)。
  余尝过故陈令。同郡杜房见其读老子书言。老子用恬惔养性致寿数百岁今。行其道。宁能延年却老乎余应之曰。虽同形名。而质性才干乃各异。度有强弱坚毳之姿焉。爱养适用之直差愈耳。譬犹衣履器物爱之则完全乃久。余见其傍有麻烛。而^2□垂一尺所。则因以喻事言。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烛矣。如善扶持随火而侧之。可母减而竟烛。烛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