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住经一卷(或加般字)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寂照神变三摩地经一卷。
  大唐三藏玄奘译(出翻经图)
  差摩婆帝受记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不增不减经一卷(或云二卷者误也)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造塔功德经一卷。
  大唐中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出大周录拾遗编入)
  右绕佛塔功德经一卷(亦云绕塔功德经)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大乘四法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于阗三藏实叉难陀译(新编入录)
  有德女所问大乘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天竺三藏菩提流志译(出大周录)
  大乘流转诸有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妙色王因缘经一卷。
  大唐天后代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佛为海龙王说法印经一卷。
  大唐三藏义净译(新编入录)
  师子素驮娑王断肉经一卷。
  大唐至相寺沙门释智严译(新编入录)
  般泥洹后灌腊经一卷(一名四辈灌腊经亦直云灌腊经)
  西天三藏竺法护译。
  (右此灌腊经大周等录皆为重译云与盂兰盆经等同本异译者误也今寻文异故为单本)
  八部佛名经一卷(亦云八佛经)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
  上二十二经二十二卷同帙(其八部佛名经大周录云与八吉祥□经等同本异译者误也八数虽同说处全异所为复别故为单本)
  菩萨内习六波罗蜜经一卷(或云内六波罗蜜经安公出方等部)
  后汉临淮沙门严佛调译(拾遗编入)
  菩萨投身饿虎起塔因缘经一卷(僧佑录云以身施饿虎经)
  北凉高昌沙门释法盛译(出经后记)
  金刚三昧本性清净不坏不灭经一卷(新为共译附三秦录亦名金刚清净经)
  师子月佛本生经一卷。
  新为失译(附三秦录)
  (右金刚清净经群录并云吴代外国优婆塞支谦译汉后失译复有其名师子月佛经群录并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今详二经文句并非谦护所翻似是秦凉已来什公等译今为失源附于秦录)
  长者法志妻经一卷
  失译(安公凉土异经录中有名今亦附凉录。
  萨罗国经一卷(或云萨罗国王经)
  失译(今附东晋录)
  右二经。法上录中并云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今详二经文句并非什公所翻。似是晋魏代译其法志妻经安公凉土异经录中先有其名今亦附凉录。萨罗国经附于晋录)
  十吉祥经一卷。
  失译今附秦录。
  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一卷。
  失译(今附梁录拾遗编入)
  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一卷(失译今附秦录)
  金刚三昧经二卷(或一卷)
  北凉失译(拾遗编入)
  法灭尽经一卷僧佑录中失译经(今附宋录)
  甚深大回向经一卷。
  僧佑录中失录经(今附宋录)
  天王太子辟罗经一卷(或无天王字亦云譬罗)
  僧佑录云安公阙中异经(今附秦录拾遗编入)
  优婆夷净行法门经二卷(亦直云净行经或无经字)
  僧佑录云安公凉土异经(今附凉录)
  八大人觉经一卷。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出宝唱录)
  三品弟子经一卷(亦云弟子学有三辈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四辈经一卷(或云四辈弟子经亦云四辈学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出法上录)
  当来变经一卷(或云当来变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过去佛分卫经一卷(或云过世)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
  十二头陀经一卷(一名沙门头陀经)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树提伽经一卷。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长寿王经一卷。
  僧佑录云安公失译经(今附西晋录)
  右此长寿王经。大周录等云出阿含。谨按四阿含内并无此经。虽增一第十六中有长寿王缘起文意全异。此乃大乘故编于此。
  法常住经一卷。
  僧佑录云安公失译经(今附西晋录)
  上二十三经二十五卷同帙(从优婆夷净行经下十经旧录之中皆编小乘部内今检寻文理多涉大乘编在小中恐乘至理故移于此)
  菩萨调伏藏。
  二十六部五十四卷五帙。
  夫戒者防患之总名也。菩萨净戒唯禁于心。声闻律仪则防身语。故有托缘兴过聚徒诃结。菩萨大人都无此事。佛直为说令使遵行。既无犯制之由故阙诃结之事。诸大乘经明学处者摭之。于此为菩萨调伏藏云。
  菩萨地持经十卷(或名地持论或八卷一帙)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于姑臧译。
  (右一经初有归敬颂出瑜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