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佛语经一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金色王经一卷。
  元魏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演道俗业经一卷。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百佛名经一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十七经十七卷同帙。
  称扬诸佛功德经三卷(一名集诸佛华或四卷)
  元魏西域三藏吉迦夜共昙曜译(第三译三译二阙)
  须真天子经三卷(亦云问四事经或二卷)
  西晋沙门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摩诃摩耶经一卷(亦直云摩耶经或二卷)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除恐灾患经一卷。
  乞伏秦沙门释圣坚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孛经一卷(或云孛经钞)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拾遗编入第二译前后三译两本阙)
  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一卷(一名观世音受决经)
  宋黄龙沙门释昙无竭译(第三译三译二阙)
  上六经十卷同帙。
  海龙王经四卷(或三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首楞严三昧经三卷(亦直云首楞严经或二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九译九译八阙)
  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一卷(云出深功德经中亦云普贤观经)
  宋罽宾三藏昙摩蜜多译(第三译三译二阙)
  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一卷。
  宋西域三藏^8□良耶舍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一卷(亦云所说)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五经十卷同帙。
  十住断结经十卷(或云十地断结经或十一卷或十四)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诸佛要集经二卷(亦直云要集经)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未曾有因缘经二卷(亦直云未曾有经)
  萧齐沙门释昙景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三经十四卷二帙。
  菩萨璎珞经十二卷(或十四卷或十六卷)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超日明三昧经二卷(或无三昧字或三卷)
  西晋清信士聂承远译(第二译两译一阙)
  上二经十四卷二帙。
  贤劫经十三卷(亦名□陀劫三昧经或七或十一卷)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第一译两译一阙)
  (从无垢净光陀罗尼经下三十六经虽云重译但一本存余皆遗失寻求不获)
  大乘经单译(一百三十一部二百九十三卷二十四帙)
  大法炬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大威德陀罗尼经二十卷(二帙)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佛名经十二卷(或十三卷)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三劫三千佛名经三卷(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卷上现在贤劫千佛名经卷中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卷下失译拾遗编入今附梁录)
  上二经十五卷二帙(其三劫佛名出长房入藏录中今合成一部其中贤劫佛名出贤劫经中合为重译今以上下佛名是其单本以类相从编之于此)
  五千五百佛名经八卷。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
  不思议功德诸佛所护念经二卷(云出众经或四卷)
  曹魏代译失三藏名(拾遗编入)
  上二经十卷同帙(其不思议功德经大周录云与不思议光菩萨所问经等同本者误也)
  华手经十三卷(一名摄诸善根经或十或十一或十二一帙)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大方等陀罗尼经四卷(一名方等檀持陀罗尼经)
  北凉沙门法众于高昌郡译(出宝唱录)
  僧伽咤经四卷。
  元魏藏禅尼国王子月婆首那译。
  力庄严三昧经三卷。
  隋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
  大唐罽宾沙门佛陀多译译(拾遗编入)
  上四经十二卷同帙。
  观佛三昧海经十卷(或八卷一帙或无海字)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右此观佛三昧经大周录云宋永初年求那跋陀罗译出内典录者谨按内典录云是东晋觉贤所译非宋代功德贤周录误也又云与后秦罗什所译单卷观佛三昧经同本编为重译今以什公译者久阙其本卷数全殊不可悬配令依诸旧录编单本内)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十卷。
  失译在后汉录。
  菩萨本行经三卷。
  失译(今附东晋录拾遗编入)
  上二经十卷同帙(按大周录中其七卷报恩经云与汉代支谶所译单卷大方便报恩经同本其三卷菩萨本行经云与西晋聂道真所译单卷菩萨本行经同本今以单卷报恩及本行二经先是阙本卷数全殊不可悬配今依诸旧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