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入。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也。
  
   (丑)二别释
  
  如实相。不颠倒。不动。不退。不转。如虚空。无所有性。一切语言道断。不生。不出。不起。无名。无相。实无所有。无量。无边。无碍。无障。
  
  如实相句。别释所观十法界境。不颠倒以下。别释能观中道智也。二边三谛无一异故。名之为如。非七方便。故名为实。以实为相。故言如实相也。(二边对中。中必三谛。三而不三。名无一异。三谛如实。对七辨异。故云实耳。实即无相。徧相一切。)不颠倒者。无凡夫常乐我净四倒。无二乘无常苦无我不净四倒。亦无出假常乐我净四倒。即是非荣非枯。双照荣枯。正中道观也。不动者。不为二死所动也。不退者。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也。不转者。不如凡夫轮转生死。不如二乘转凡为圣也。如虚空者。但有名字。字不可得。中道观智。亦但有字。求不可得也。无所有性者。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也。一切语言道断者。离四句。绝百非。故不可思议也。不生者。惑智理皆不生。谓所破能破。称理故俱不生。则行位因果等皆不生也。不出者。如来所治。全体即是。故无可出。毕竟不复发也。不起者。以入理故。一切方便理教皆寂灭也。无名者。一切名所不能诠。即不颠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名之也。无相者。一切相所不能状。即不颠倒乃至不起。亦不足以形容之也。无名即是性空。无相即是相空。实无所有者。重叹观体非二边之有也。无量者。非阴入界等诸数法也。无边者。非偏小等诸有分限法也。无碍者。徧入一切诸法也。无障者。无有一法能遮止之也。虽复多句。秖是能观之智无相无作与所观之境称实相应耳。
  
   (丑)三结成
  
  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故说。常乐观如是法相。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亲近处。
  
  但以因缘有者。结也。上直明中道观慧。今明双照二边。理性毕竟清净。如上所说。非解非惑。而从惑因缘生生死。从解因缘生涅槃。生死涅槃。如六龙舞。从颠倒故有生死。由生死故有涅槃。故皆从颠倒生。由有生死涅槃。故有十界一切诸法可说。而十界一切诸法。毕竟皆空。皆如实相也。(上直明中道观慧者。多约双非故也。然而岂有中道不照二边。今此重明照于二边。用结诸文。以显中观不思议体。)又因缘有。有于涅槃。从颠倒生。生于生死。由有涅槃生死。故有可说。而中道实相之体。证涅槃而非涅槃。在生死而非生死。终不可说。故菩萨常乐观之。观涅槃是真谛。生死是俗谛。涅槃生死所依之体。即非涅槃生死。是中谛也。(此分因缘颠倒而为二边。义则更显。然生死正属因缘。且从倒边。故名颠倒。若达因缘。便有涅槃。故以初句判属涅槃也。又三种涅槃。皆以观因缘有。二种生死。皆从三惑颠倒而生。指迷归悟。故有言说。)又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者。结不思议三谛境也。故说者。不思议教也。常乐观者。不思议三观也。(一切从因缘生颠倒之法。无非妙境。由此本有妙境。说上中道妙观。禀此妙说。常乐观于如是妙境也。)已上三节。双约境智释竟。今更通三节文。全约观释。初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者。标观体也。实相正是所观。以所显能。观方有体故也。不颠倒下。皆释观相。不为二边八倒所动。故云不倒不动。不堕二乘凡夫二地。故云不退不转。非未来故不生。非过去故不出。非现在故不起。释论云。如虚空无入无出无住相。摄大乘亦尔。无未来入处。(不从于现以入未故。即是不生。)无过去出处。(不从于现以出过故。)无现在住处。(现在不住。即是不起。)余皆如前可解。又经文有十九句。初一句是总。后十八句。对大品十八空。如实相。即第一义空。不颠倒。即内空。内无六入我我所执。故不颠倒。不动。即外空。外不为六尘所流动也。不退。即内外空。十二入皆空。故言不退。不转。即空空。空破诸法。诸法是所破。空是能破。无复诸法。唯有空在。此空亦空。故言空空。空旣空故。无复能转。故言不转也。如虚空者。即是大空。执方计破。故言如虚空也。无所有性。即毕竟空。诸法无遗余。故名毕竟空。以毕竟空故。无所有性也。一切语言道断。即一切空。一切空不可说。故语言道断也。不生。即有为空。有为是因缘和合。旣不合故不生也。不出。即无为空。无为名出离。出离法空。故名不出也。不起。即无始空。求原初不可得。故无起也。无名。即性空。无相。即相空。并可解。实无所有。即不可得空。无量。即有法空。有法则有量。有量旣空。故言无量也。无边。即无法空。无法则是边表。今空故无边也。无碍。即有法无法空。二俱不可得。故言无碍也。无障。即散空。妨障不可得。故言无障也。十八空皆是中道正慧。皆名为空。随十八种境。故言十八耳。大经云。如来常修十八空义。故用十八空释十八句也。复次约十八空。旣可云初总后别。前约体相。亦可云总体别体总相别相。复次初双约境智释。次但全约观释。然观必观境。故可但全约观。境能发观。亦可但全约境。今更私作全约境释。谓菩萨观一切法无不皆空。一切法皆如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