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是非同非异非空非有也。若迷此妙性。则说同说异。说空说有。说非同异。说非空有。俱为戏论。若达此妙性。则戏论自灭。亦可随四悉檀。作同异等种种说矣。

 (壬)三显理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妙觉湛然。徧周法界。含吐十虚。宁有方所。循业发现。

此明性具十法界六识。识与本觉。皆性皆真也。明知觉明。卽下文所谓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指真如理性言之。前又旣以识心均于六大。则今举一识字。便是全举七大。人谓七大祗是根尘识三。全体虚妄。不是妙明明妙真体。殊不知性识卽是明知。觉明卽是真识。是故十法界识心。一一无非妙觉湛然。徧周法界。是谓随缘不变之体。由此故有不变随缘之用。含吐十虚。何方何所。皆是循于十法界业。而发现为十法界识也。含吐二字。通于迷悟。且约佛界言之。十世古今。始终不离当念。微尘刹土。自他不隔毫端。义之如含。一念普观无量劫。一光普照十方界。义之如吐。然含亦非含。吐亦非吐。故云宁有方所。次约迷情言之。取频伽瓶。满中盛空。名之为含。用饷他国。开孔倒瓶。名之为吐。亦复含无所含。吐无所吐。故云宁有方所。以要言之。无不还归此法界。故含徧十虚。无不从此法界流。故吐徧十虚。相宗所谓集起名心。集则是含。起则是吐也。不言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者。此识卽是众生之心。卽是能知之量。前之六大。恐迷情谓是心外实法。故须一一皆云随心应量。今之识大。旣是直指众生现前之心。但不知其全体卽是藏性。故以含吐十虚宁有方所而名状之。方知向日所认缘影。不惟不是真心。断断乎亦不是六识矣。

 (壬)四斥迷惑

世间无知。惑为因缘及自然性。皆是识心分别计度。但有言说。都无实义。

凡外计识心是我。或是我所。计断灭者。属邪因缘。计常住者。属于自然。二乘执此六识是因缘生法。无我我所。若惑业俱尽。不复生识。譬如薪尽火灭。火无去处。爱尽涅槃。亦复如是。涅槃之界。无生无灭。名为自然。禀通教人。以识心卽空为因缘。空理无生为自然。禀别教人。以唯识之相。四分皆属依他起性。名为因缘。唯识之性。卽是真如无为。名为自然。此皆不达藏性。终无实义也。惟其藏性卽六识性。故弥勒菩萨悟之。得成无上妙圆识心三昧。已上明性本具相竟。从初卷佛告阿难汝我同气至此。是正明理性中第三如来答示已竟。

 (丁)四大众圆悟二。初经家叙益。二当机偈赞。

 (戊)初中二。初叙益。二叙仪。

 (己)初又二。初略叙。二广叙。

 (庚)今初

尔时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如来微妙开示。身心荡然得无挂碍。

微妙开示者。由此卽性具相之文。方知前来就事显理之文。一一皆是了义极谈也。不复妄认四大为自身相。顿悟清净法身。故身荡然。不复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顿悟常住真心。故心荡然。知此妄身妄心。不离法身妙心。如沤不离海。尘不离空。沤之与尘。岂能为碍于空海。故得无挂碍也。此略叙悟门。亦是总叙。下之广叙。卽别叙耳。

 (庚)二广叙又二。初圆悟三大。二结属真因。

 (辛)初又三。初悟性量。卽是相大。二悟性体。卽是体大。三悟性具。卽是用大。

 (壬)今初

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徧十方。见十方空。如观手中所持叶物。

此翻前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之迷情也。旣领七大文中。周徧法界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之义。亦领辨见文中。离一切相等义。亦领征心文中。七处咸非之义矣。

 (壬)二悟性体。卽是体大。

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卽菩提妙明元心。心精徧圆。含裹十方。

此翻前迷己为物。故于是中观大观小之迷情也。且加举一毛端。便卽菩提妙明元心。所以徧能含受十方国土。盖旣领七大文中。清净本然之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其性真为妙觉明体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等义。亦领征心文中。密显大佛顶义矣。

 (壬)三悟性具。卽是用大。

反观父毋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

此翻前以动为身以动为境。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之迷情也。惟心所现。故云若存。心外无体。故云若亡。因缘和合虚妄有生。故其起无所从来。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故其灭无所从去。盖旣领七大文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循业发现等义。亦领阴入处界文中。幻妄称相等义。亦领辨见文中。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等义。亦领征心文中。眼不能见义矣。以此为性具幷用大者。虚空具足众尘。尘尘之性。元卽空性。巨海具足众沤。沤沤之性。无非海性故也。

 (辛)二结属真因

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

指彼十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