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宁非第一义谛。次明诸法所生。唯心所现。宁非第一义谛。次明见性是心非眼。而此见性。本无动摇。亦无舒卷。本无生灭。亦无增减。本不可还。亦决非物。本无舒缩。亦无断续。本无是见。亦无非见。本非自然。亦非因缘。本非明暗色空。亦非觉闻知见。本非和合。非不和合。以要言之。离一切相。卽一切法。宁非第一义谛。次明阴入处界卽空卽假卽中。宁非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卽是中道了义无戏论法。乃舍此而别求中道了义。大似说药而不知真药。良以有闻无慧故也。故仍诫以谛听。庶几不为徒闻耳。实相亦卽第一义谛。亦卽中道了义。以其无相不相。名为实相。前已深明相卽无相道理。今更重明无相卽相道理。令其通达也。

 (己)三正为开示二。初牒疑总示。二历大别显。

 (庚)初中二。初就法破妄。二借喻显理。

 (辛)今初

阿难。如汝所言。四大和合。发明世间种种变化。阿难。若彼大性体非和合。则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若和合者。同于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

此牒其妄计而破之也。如来所说和合因缘。祗为显示诸法无性。若妄计四大有实体性。由彼和合。能生诸法。则与外道邪计何异。故今牒而破之。先破非和合。次破和合。由不达不变随缘之性。必计体非和合。由不达随缘不变之性。必将转计和合。今并破之。则已密显如来藏性。方是四大真性。而四大无性。正是如来藏之实性矣。先破非和合云。若计彼诸大之性。体必非和合者。则一一大。皆不能与诸大杂和。犹如虚空不和诸色。便无诸大之用。如地性常坚。遇水不润。水性常冷。遇火不热等。何以生成万物。若计彼诸大之性。必定是和合者。则便同于种种变化。始终相成。生灭相续。生而复死。死而复生。从生至生。从死至死。如旋火轮。无有休息。便无诸大之体。如地遇水。则失其坚。水遇火。则失其润等。自体旣失。又将何以生成万物。此等岂非戏论妄想也耶。

 (辛)二借喻显理

阿难。如水成冰。冰还成水。

此承上文破其妄计。而总示以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理性也。此为七大总喻。极须著眼。以冰水总喻随缘之相。以冰水同一湿性而喻不变之性。若藏性随于染缘。成佛法界中九界七大。喻以如水成冰。若藏性随于净缘。显九法界中佛界七大。喻以冰还成水。惟一湿性。冰水相殊。是谓不变随缘。冰水虽殊。湿性无二。是谓随缘不变。由其随缘卽不变故。所以七大无非性真圆融。周徧法界。由其不变卽随缘故。所以七大无不随心应量。循业发现也。

 (庚)二历大别显。此正显示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藏性。方是七大实性。所谓性具法门。事事无碍之法界也。须知七大。卽是阴入处界。但开合广略不同。开色阴为前五大。指受阴为根大。合想行识为识大。又横列六尘为前五大。收六根为根大。收六识为识大也。旣知七大更无异法。当以二文前后互融。方开圆悟之门。前明阴入处界。皆如来藏。本无生灭。须知卽是七大皆如来藏。本无生灭。后明如来藏中性具七大。清净圆融。徧周法界。循业发现。当知卽是如来藏中性具阴入处界。清净圆融。徧周法界。循业发现。所谓卽事之理。无有少许理性而不摄在事中。卽理之事。无有少许事相而不摄在理中。故得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介尔三千。刹那十世。心性妙理。至此已极。三谛一谛。更无余蕴。故使阿难大悟。顿获法身。下文满慈腾问。不过别为法执重者破疑滞耳。诸家不达。或以此为次第三谛。或以此为空与不空两藏。或但指此为空如来藏。下文方显不空等藏。诬罔圆宗。谤毁佛语。哀哉哀哉。文分为七。初明藏性卽地大性。(至)七明藏性卽识大性。

 (辛)初中三。初破妄执。二显理性。三斥迷惑。

 (壬)今初

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卽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汝今问言。由和合故。出生世间诸变化相。汝且观此一邻虚尘。用几虚空和合而有。不应邻虚合成邻虚。又邻虚尘析入空者。用几色相合成虚空。若色合时。合色非空。若空合时。合空非色。色犹可析。空云何合。

十法界内色外色总名地大。今且约现前外色辨也。七分析色。自是外道邪计。由彼不达色性卽是藏性。本与空性无二无别。妄谓析色方可归空。今故牒而破之。谓汝尚同凡外所计和合因缘。观于此地虚妄体性。以为积色至粗。方为大地。析色至细。便为微尘。至邻虚尘。乃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设使更析邻虚。卽实成空性耶。若使此邻虚尘。果然析成虚空。当知此虚空中。亦应出生色相矣。下文方正破之。文并可知。色犹可析一句。亦是顺其情计而姑纵之。实则粗亦法界。细亦法界。皆是随心应量。循业发现。粗不待合。细不待析也。

 (壬)二显理性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色真空。性空真色。清净本然。周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