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实鉴始领终之水镜,光宣佛慧之日月者也。
  
  夫致弘不可以言象穷,道玄不可以名数极。故文约而义丰,辞婉而旨弘,兆百行开于心辙,启八万举其一隅。非夫探钅句玄,研机,孰能亢於贞鉴,敬於希微,开拔英悟,返于三隅者哉!悲夫守习之迷,虽服膺旧闻,不玩斯要,譬负日月而弥昏,面玄津而莫济矣。当请引而攉焉。夫举高必诣远,致深则兴玄。故廓六天以妙处,引法云以胜众。盖众非胜无以扣其玄,处非妙不足光其道,道光要有方,玄扣必得人。故位妙处以殊方,则境绝众秽;开玄肆以引众,则英彦盖时。处极六天,则宝映七珍;众举法云,则体镜九宅。廓六变以开运,朗耀世之宏观,叩三说以开奥,抚玄中之统韵。发五请以宣到,虑众诚以弥淳,递二七以运感,互交用於玄端。开神辙于三转之际,兆灵觉於九识之渊。匹夫众经以比兴,固不得同日而语,开八万以辩用,焉可共劫而言。非夫体苞三义,道总两端,孰有若斯之弘哉!孰有若斯之弘哉!以此而断,其道渊矣,其致玄矣。
  
  夫以金刚之幽植,总神辩以居用,犹曰不可究其深,况自降兹者乎?然道不独运,弘必由人,故令千载之下,灵液有寄焉。夫外国法师鸠摩罗耆婆者,挺天悟於命世,迈英风于季俗,乘冥寄而孤游,因秦运以弘道,抚玄节於希声,畅微言于象外。可以祛故纳新,非拟三益;悟宗入辙,几于过半。运启其愿,弥遭其会,以铅砾之质,厕南金之肆,诚悟无返三之机,思无稽玄之谋,然存闻赏事,庶无惑焉。故抚经静虑,感寻畴昔,每苦其文约而致弘,言婉而旨玄,使灵烛是非曲直于隐数,大宗昧于褊文。神标繇是以权范,玄风自兹用浇淳。至于闲诣靖惟,扣膺津门,则何常不遥然长慨,抚颓薄以兴怀哉!故遂撰记上闻,略为注释,岂曰渊壑之待晨露,盖以申其用己之心耳。庶後来明哲,有以引而补焉。
  
  渐备经十住梵名并书叙第三
  
  未详作者
  
  波牟提陀晋曰一住。
  
  维摩罗晋曰二住。
  
  波披迦罗晋曰三住。
  
  阿至摸晋曰四住。
  
  头耶晋曰五住。
  
  阿比目亻去晋曰六住。
  
  头罗迦摩晋曰七住。
  
  阿遮罗晋曰八住。
  
  抄头摩提晋曰九住。
  
  昙摩弥迦晋曰十住。
  
  《渐备经》晋曰十住名:
  
  第一住名悦豫。
  
  第二住名离垢。
  
  第三住名兴光。
  
  第四住名辉耀。
  
  第五住名难胜。
  
  第六住名目前。
  
  第七住名玄妙。
  
  第八住名不动。
  
  第九住名善哉意。
  
  第十住名法雨。
  
  《渐备经》十住行:
  
  第一住今亡。
  
  第二住说戒行。
  
  第三住说十二门五通事。
  
  第四住说三十七品事。
  
  第五住说四谛事。
  
  第六住说十二因缘事。
  
  第七住说权智事。
  
  第八住说神足变化事。
  
  第九住说神足教化事。
  
  第十住亦说神足教化事。
  
  《渐备经》,护公以元康七年出之。其经有五卷,五万馀言。第一卷说一住事,今无此一卷。今现有二住以上至十住,为十品。
  
  《渐备经》十住与《本业》大品异,说事委悉於《本业》大品,不知何以а於凉州。昔凉州诸道士释教道、竺法彦义,斯二道士,并皆博学,以经法为意,不知何以不集此经,又亦不闻其有所说,始知博闻之难。《为人兴显经》且亦是大经,说事广大,义理幽深,乃是众经之美望,辞叙茂赡,真有奇闻。而帛法巨亦是博学道士,昔邺中亦与周旋,不知何以复不集此经,又不闻其言,博闻强记信难。有护公出《须赖经》,虽不见,恒闻彦说之。张天锡更出《首楞严》,故当应委於先者。
  
  元康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沙门法护在长安市西寺中出《渐备经》,手执梵本,译为晋言。护公,菩萨人也,寻其馀音遗迹,使人仰之弥远。夫诸方等无生、诸三昧经,类多此公所出,真众生之冥梯。大品出来虽数十年,先出诸公略不综习,不解诸公何以尔?诸公才明过人,当能留心思研。心以为至业者,故当极有所得。先出诸公故恨太简,於文句殊多可恨。大品顷来东西诸讲习无不以为业,於文句犹不同,觉其转深,但才分有限,思寻有极,幽旨作□非短思所尽。然文句故可力为,方欲研之,穷此一生,冀有微补。
  
  《渐备经》恨不得上一卷,冀因缘冥中之助,忽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