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旧经须扶提新经须菩提
  
  旧经舍梨子(亦鹭子。)新经舍利弗
  
  旧经为五众新经为五阴
  
  旧经十二处新经十二入
  
  旧经为持新经为性
  
  旧经背舍新经解脱
  
  旧经胜处新经除入
  
  旧经正断新经正勤
  
  旧经觉意新经菩提
  
  旧经直行新经正道
  
  旧经乾沓和新经乾闼婆
  
  旧经除馑男、除馑女新经比丘、比丘尼
  
  旧经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新经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旧经阿耨多罗三耶三菩提新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卷二
  
  法宝所被远矣。夫神理想一寂,感而後通,缘应中夏,始自汉代。昔刘向校书,已见佛经。故知成帝之前,法典久至矣。逮孝明感梦,张骞远使,西於月支写经《四十二章》,韬藏兰台,帝王所印。於是妙像丽於城,金刹曜乎京洛,慧教发挥,震照区寓矣。窃寻两汉之季,世构乱离,西京荡覆,坟典皆散,东都播迁,载籍多亡。子政所睹,其文虽没,而显宗所写,厥篇犹存。东流初法,於斯有徵。佑检阅三藏,访核遗源,古经现在,莫先於《四十二章》;传译所始,靡逾于张骞之使。洎章、和以降,经出盖阙。良由梵文虽至,缘运或殊,有译乃传,无译则隐,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也。迩及桓、灵,经来稍广。安清、朔佛之俦,支谶、严调之属,翻译转梵,万里一契,离文合义,炳焕相接矣。
  
  法轮届心,莫或条叙。爰自安公,始述各录,铨品译才,标列负月。妙典可徵,实赖伊人。敢以末学,响附前规,率其管见,接为新录。兼广访别目,括正异同,追讨支、竺,时获异经。《安录》所记,则为未尽,今悉更苞举,以备录体。发源有汉,迄于大梁,运历六代,岁渐五百,梵文证经四百有十九部,华戎传译八十有五人,鱼贯名第,略为备矣。或同是一经,而先後异出,新旧舛驳,卷数参差,皆别立章条,使无疑乱。至於律藏初启,则详书本源,审核人代,列于上录。若经存译亡,则编于下卷。将使传法之缘有孚,闻道之心无惑。敬贻来世,庶在不坠焉。
  
  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
  
  新集条解异出经录第二
  
  新集表序四部律录第三(阙)
  
  ○新集撰出经律论录第一
  
  《四十二章经》一卷(《旧录》云,《孝明皇帝四十二章》。安法师所撰录阙此经。)
  
  右一部,凡一卷。汉孝明帝梦见金人,诏遣使者张骞、羽林中郎将秦景到西域,始於月支国遇沙门竺摩腾,译写此经还洛阳,藏在兰台石室第十四间中。其经今传於世。
  
  《安般守意经》一卷(《安录》云,《小安般经》。)
  
  《阴持入经》一卷
  
  《百六十品经》一卷(《旧录》云,《增一阿含百六十章》。)
  
  《大十二门经》一卷
  
  《小十二门经》一卷
  
  《大道地经》二卷(安公云,《大道地经》者,《修行经》抄也。外国所抄。)
  
  《人本欲生经》一卷
  
  《道意发行经》二卷(今阙此经。)
  
  《阿毗昙五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毗昙五法行经》。)
  
  《七法经》一卷(《旧录》云,《阿毗昙七法行经》。或云《七法行》,今阙此经。)
  
  《五法经》一卷
  
  《十报经》二卷(《旧录》云,《长阿含十报法》。)
  
  《普法义经》一卷(一名《具法行》。《具法行》作“舍利弗”,《普法义》作“舍利曰”。馀并同。)
  
  《义决律》一卷(或云《义决律法行经》。安公云,此上二经出《长阿含》。今阙。)
  
  《漏分布经》一卷
  
  《四谛经》一卷(安公云,上二经出《长阿含》。)
  
  《七处三观经》二卷
  
  《九横经》一卷
  
  《八正道经》一卷(安公云,上三经出《杂阿含》中。)
  
  杂经四十四篇二卷(安公云,出《增一阿含》。既不标名,未详何经。今阙。)
  
  《五十校计经》二卷(或云《明度五十校计经》。)
  
  《大安般经》一卷
  
  《思惟经》一卷(或云《思惟略要法》。)
  
  《十二因缘经》一卷
  
  《五阴喻经》一卷(《旧录》云,《五阴譬喻经》。)
  
  《转法轮经》一卷(或云《法轮转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