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录,附之于末。
  
  僧法尼所诵出经入疑录。
  
  《宝顶经》一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净土经》七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正顶经》一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法华经》一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药草经》一卷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太子经》一卷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伽耶波经》一卷永元二年出,时年十岁。
  
  《波罗柰经》二卷中兴元年出,时年十二。
  
  《优娄频经》一卷中兴元年出,时年十二。
  
  《益意经》二卷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智远承旨。)
  
  《般若得经》一卷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智远承旨。)
  
  《华严璎珞经》一卷天监元年出,时年十三。(智远承旨。)
  
  《喻陀卫经》一卷天监四年台内华光殿出,时年十六。
  
  《阿那含经》二卷天监四年出,时年十六。
  
  《妙音师子吼经》三卷天监四年出,时年十六。(借张家。)
  
  《出乘师子吼经》一卷天监三年出,时年十五。
  
  《胜经》一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优昙经》一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妙庄严经》四卷永元元年出,时年九岁。
  
  《维摩经》一卷(江家出。)
  
  《序七世经》一卷
  
  右二十一种经,凡三十五卷。
  
  经如前件。齐末太学博士江泌处女尼子所出。初尼子年在龆龀,有时闭目静坐,诵出此经。或说上天,或称神授,发言通利,有如宿习。令人写出,俄而还止,经历旬朔,续复如前。京都道俗咸传其异。今上敕见,面问所以,其依事奉答,不异常人。然笃信正法,少修梵行,父母欲嫁之,誓而弗许。後遂出家,名僧法,住青园寺。佑既收集正典,检括异闻,事接耳目,就求省视。其家秘隐,不以见示,唯得《妙音师子吼经》三卷,以备疑经之录。此尼以天监四年三月亡。有好事者得其文疏,前後所出经二十馀卷。厥舅孙质以为真经,行疏劝化,收拾传写。既染毫牍,必存於世。昔汉建安末,济阴丁氏之妻忽如中疾,便能胡语,又求纸笔,自为胡书。复有西域胡人见其此书,云是经,推寻往古,不无此事。但义非金口,又无师译,取舍兼怀,故附之疑例。
  
  《萨婆若陀眷属庄严经》一卷(二十馀纸。)
  
  右一部。梁天监九年,郢州头陀道人妙光,戒岁七腊,矫以胜相,诸尼妪人,佥称圣道。彼州僧正议欲驱摈,遂下都,住普弘寺,造作此经。又写在屏风,红纱映覆,香花供养,云集四部,亲供烟塞。事源显发,敕付建康辩核疑状。云抄略诸经,多有私意妄造,借书人路琰属辞润色。狱牒:“妙光巧诈,事应斩刑,路琰同谋,十岁讠戍。”即以其年四月二十一日,敕僧正慧超,令唤京师能讲大法师、宿德如僧佑、昙准等二十人,共至建康前辩妙光事。超即奉旨,与昙准、僧佑、法宠、慧令、慧集、智藏、僧、法云等二十人於县辩问。妙光伏罪,事事如牒。众僧详议,依律摈治。天恩免死,恐於偏地复为惑乱,长系东冶。即收拾此经,得二十馀要及屏风於县烧除。然犹有零散,恐乱後生,故复略记。(萨婆若陀长者,是妙光父名。妙光弟名金刚德体,弟子名师子。)
  
  《法苑经》一百八十九卷
  
  《抄为法舍身经》六卷
  
  右二部。盖近世所集,未详年代人名。悉总集群经,以类相从。既立号《法苑》,则疑於别经,故注记其名,以示後学。卷数虽多,犹是前录众经,故不入部最之限。
  
  小乘迷学竺法度造异仪记第五
  
  夫至人应世,观众生根,根力不同,设教亦异。是以三乘立轨,随机而发;五时说法,应契而化。沿粗以至妙,因小以及大,阶渐殊时,教之体也。自正法稍远,受学乖互,外域诸国,或偏执小乘,最後涅,显明佛性,而犹执初教,可谓胶柱鼓瑟者也。
  
  元嘉中,外国商人竺婆勒久停广州,每往来求利。於南康郡生儿,仍名南康,长易字金伽。後得入道,为昙摩耶舍弟子,改名法度。其人貌虽外国,实生汉土,天竺科轨,非其所谙。但性存矫异,欲以摄物,故执学小乘,云无十方佛,唯礼释迦而已,大乘经典不听读诵。反抄著衣,以此为法,常用铜钵,无别应器。乃令诸尼作镇肩衣,似尼师坛,缝之为囊,恒著肩上,而不用坐,以表众异。每至出路,相捉而行;布萨悔过,但伏地相向,而不胡跪。法度善闲汉言,至授戒先作胡语,不令汉知。案律之明文,授法资解,言不相领,不得法事。而竺度昧罔,面行诡术,明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