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毋灾害尔躬,无湮没尔法。予与汝源流同,学术同,不意今日契悟又同,汝往钦哉,无辜予望。”尊者谢曰:“谨领上人教命。”有诗为证:
  桃花会悟与师同,嘱托兢兢护正宗。
  门下几人知契悟,矜夸便是自灾躬。
  尊者一日同沩山在寺外开田,地势不平,所计之田庸有高低不一。尊者问沩山曰:“田势宜平,耕开田这头如何恁的低?那头如何恁的高?”佑惮师答曰:“水能平物,明日但取水面平,不论地势异。”尊者曰:“水亦无凭,毕竟高处高平,低处低平。”尊者此答皆禅家见道之谈也,其寓意谓:道难执一,若高低然也。现前即是触象皆真,顾人所处所见何如耳。佑禅师深然之。有诗为证:
  开田询问势高低,水面如何一律齐。
  毕竟低高随所处,道随人悟有员机。
  先是,香严弟子亦从游伪山门下,好诵读经卷,泥纸上尘言,昧心中会悟。沩山激之云:“吾不问汝卷册上所记得音,但问汝未出胞胎、未辨东西时本分内事,试道一句来。”香严本日懵然莫知所对,沉吟久之,进数语,沩山皆不许。香严曰:“请惮师为弟子说。”沩山曰:“吾说得,是吾之见解,于汝何益!”香严被沩山一驳,即回转山房,检遍所集诸经,无一语可为酬对,乃自叹曰:“画饼不可充饥。”于是尽焚诸经,自言曰:“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遂辞沩山而去。直抵南阳,见忠国禅师遗迹,遂于其祠憩止焉。晚间,梦见忠国禅师慈容如活,直呼其名谓曰:“子性慧,何不慧,近前来听吾偈。”偈云:
  法法法,元无法,空空空,亦不空。静喧语默本来同,梦里何劳说梦。
  有用,用中无用;无功,功上施功。还如果熟自然红,莫问如何修种。
  香严弟子一日因山中芟除草木,以瓦砾击竹作声,俄然失笑,忽然省悟,遂归沐浴焚香,遥礼沩山。赞曰:“和尚大悲,恩逾父母。当时若为我说破。则心已明白,安有今日?”乃作一偈云: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持。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
  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下机。
  至是,沩山禅师见尊者桃花有悟,开田有悟,意香严向日不得于言,间别多年,必有所感发开悟。如尊者明慧,未可知也,遂问曰:“香严弟子近日见处如何?”尊者答曰:“某甲卒说不得。”乃呈一偈云:
  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无卓锥之地,今年连锥也无。
  尊者此言,一谓香严学几于化,一谓自己学难强同,二意相关也。沩山不觉大笑曰:“闻子偈言,其得如来禅,未得祖师禅乎?”戏其见远遗近,词虽抑扬,其实乃深喜之。尊者师事沩山前后共十五载,凡有吐谈皆悟后禅语,从游众徒无不叹服,俱记载为修持要旨。尊者传了沩山正法,遂迁止仰山,从游之徒日益众盛,共称为仰山上人。尊青道虽超悟工夫,犹自检点不辍,日与诸徒讲解,循循不倦,且善于接机利物。当时,演沩山之道,为禅门标准,四方谁不服之。年七十七,同弟子往韶州行化,抵东平山。某年月日,因谓门人曰:“时至矣,吾将归矣。”遂于东平山抱膝而逝。临终有偈云:
  我年七十七,老去是今日。
  任性自浮沉,两手抱双膝。
却水罗汉第廿四尊
  智威尊者,本姓华氏,隋炀帝时人,身长七尺六寸,智勇过人。幼年亦事儒业,以韬略事炀帝,拜中郎将。才智足以统众,威望足以服人,亿兆称为保障,朝廷目为干城。自筮仕以至宦成,始终一志,庭无私谒,民喜天开,仁恩流于刑罚,抚字溢于催科。不茹柔,不吐刚,得持身正道。能悦迩,能怀远,得治下要机。士夫百姓有父母之谣,抚按三司有廉明之誉,铨曹考居上上,隋君虚席殷殷,□居求志,行义达道者也。有诗为证:
  官拜中郎佐下风,廉明猎誉寡追踪。
  铨曹考绩非中下,期取勋庸勒鼎钟。
  尊者初仕,炀帝黎庶不曰“良牧”,则曰“仁侯”,芳名已流落人间。及唐高祖得了天下,下诏搜罗逸德,科道交章以尊者荐。高祖嘉其贤,征为牧民守宰。尊者上表乞辞,高祖不许,三辟乃起。尊者奉命服官,不堕晚节,亲贤如就芝兰,辟恶如畏蛇蝎。小秦王得于考察,尝谓左右曰:“华先生任事老成持重,异日可为公卿。”第功名富贵之人,知进不知退。故谚曰:“乘时进易,知机退难。”尊者早年本无宦情,逼于机耳,况今时更二代,历仕两朝,厌薄功名,希心恬退。唐武德中,乃遗表辞官,挂冠于东门外而去。有诗为证:
  新君征辟佐皇朝,治行当居第一流。
  盈满自知殃所伏,挂冠恬退卧林丘。
  唐天子阅了尊者辞官表,叹曰:“此人出处分明,去就义决,真伟人也。人各有志,彼道德之流,非功名富贵所能羁也,今愿出家为僧,朕当成就其是。”遂不强求遗留,听其出家以终尔性。勤劳于公署者,得暇裕于禅关也,鞅掌于军伍者,得从容于僧席也。业儒两仕两朝,恍惚贤良芳■,归禅而宗三宝,依稀智慧□规。有志者事竟成,此人之谓,岂仅仅明哲保身尔哉。”有诗为证:
  拜表辞官愿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