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择其可入者。拈拂子一吹曰。摩尼果中如是说。

  石门悟禅为徒出关请上堂。特桌语溪船。远跨钱江水。不辞霜露寒。求说一句子。应知此一句子。方圆任器长短随宜。包天地非为大。混微尘不谓小。佛祖难寻缝罅。人天莫辨端倪。山僧到者里也加一毫文彩不得。除是出格道流。照物眼正。淆讹任他淆讹。判断由我判断。即此离此破涉世之藩篱。无住而住树箴时之标的。自然祖师关生死关应时豁开。曹溪路石头路蹙踏无碍。不妨南山油然作云。北山霈然下雨。如水上捺葫芦。旋转圆活。岂肯守在一隅。今以多种方便。已将此句搓圆捏扁。精分细缕。撒向诸人怀里了也。大众且道是甚么句。伶俜游子还故乡。其乐陶陶安可比。

  长至上堂。语无二种事无一向。阴极阳生大来小往。猛虎钻入闹市。鲤鱼跳出高山。荆棘林不妨转步。平坦地正好移身。森罗万象提本分钳锤。土宿泥蟠碎情解窠窟。三家村里醉翁全彰大用。十字街头浪子卖尽风流。却忆当时达磨与梁武帝相见。意不相合。口悱悱心愤愤。山僧思量忍俊不禁。直得呵呵大笑。且道笑个甚么。我笑达磨梯山航海而来。不能以一言悟主。惶恐杀人。今日若有进得一策。不但与达磨雪愤声冤。亦见天无言四时行。地无言百物生。增一些不得。减一些不得。是汝诸仁还有借筹而画者么。卓拄杖迪一人使四方如卜筮。

  复举僧问长庆。如何是合圣之言。庆曰老僧被阇黎一问。直得口似扁担。师曰长庆恁么应机虽谓不矜不伐。其奈法海中茫无津梁。设有问曹山如何是合圣之言。但对他道。史笔书云征有信。气蒸葭管动飞灰。

  上堂。举南泉因僧问。父母未生前鼻孔在甚么处。泉曰父母已生后鼻孔在甚么处。师曰南泉朗天表日月。者僧惜寰中风雨。且一状领过。父母未生前已生后不必繁言。汝诸仁各各有个鼻孔。摸得着底通个消息来。良久。山老樵歌远。松高鹤梦长。

  俞伯英请上堂。举陆亘大夫谓南泉曰。肇法师也大奇。解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泉指牡丹召大夫曰。时人见此一株花如梦相似。师曰陆大夫触事兴怀文人雅思。王老师白日昭昭爱说梦话。最好一株花离披狼藉。从古以来无人料理。是为可惜。争如今日俞伯英居士特诣山头。也不夸尼山礼易诗书。也不问竺土偏圆顿渐。惟以家田米办清净饭。不管细嚼粗餐。只向稠人广众之中要觅个知味者。心如墙壁迹似风轮。眉横眼上鼻在口边。各安其位不乱其常。愿已毕矣。致令陆大夫王老师在背后拊掌称赞曰。善哉善哉此是高远旷达之见。吾何可比例。设到曹山门下还要勘其力量。果大然后以千斤担子放在他肩上。不知大众如何相许。卓拄杖。须知岁寒操。惟有古松枝。

  上堂。鸟窠吹布毛侍者便悟去。拈起拄杖曰。拄杖子随根随时如应而说。汝诸人作么生承当。遂以拄杖打趁。

  晚参。举真歇了和尚。上堂道得第一句。不被拄杖子谩。识得拄杖子犹是途路中事。作么生是到地头一句。师曰歇祖恁么道。观机逗教应病与药。曹山要且不然。道得第一句却被拄杖子谩。识得拄杖子正是千里万里。如何是到头一句。此去绍兴城不远。

  上堂。一九二九相唤不出手。山僧冷暖山僧自知。诸人好恶诸人自剖。只如眼耳鼻舌身意。摈却色声香味触法。有过咎无过咎。良久。且放过一着。

  空明庵兆君灵木请上堂。横按拄杖曰。只者个挺特不群。刚大难并。具清净海眼。有不思议手。碎圣凡窠臼。总一妙门。摄无边世界归一刹境。击灵树开劫外之花。剪稠林示正中之路。所以深浅随宜高下共适。朕垂未分时却也通身显现。君臣道合处。依然文彩不彰。其奈有时。横古路铁蛇踏着底。从古难逢。有时为翀霄彩凤。睹见者至今罕遇。既要佛种不断。须得现无尽身云。以广长舌出妙音声。充遍十方。令情无情等自然明达。不由他悟。拈拄杖空中旋转乃掷下曰。大众。换却匙箸拈钵盂赴堂吃斋。

  上堂。释迦为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浑身泥水总堪愁。达磨欲觅大乘根器自远而来。抗步风尘终是癖。曹山有个施为恰好句。有道得底可谓同心斯焉把臂良久曰。诸人既不灵利。且教拄杖子出来道看。蓦拈拄杖打一僧曰。分明记取。

  大庆谷虚静主祖机监院同请上堂。从上的的相承底事。曾无畦畔分疆。不以西东列界。惟有志者心量广大等虚空。肝胆皎洁如白月。变化千奇玲珑八面心相体信出入无难。自然临事不落偏枯。应机不昧终始。行一令百谷朝宗。说一言千山仰止。不独峻厥家声。亦能绵延祖胄。其或坚执未融怠慵飘忽。日月逝于上。颜貌改于下。斯抱道高流之所深虑。安得到大庆快时节。我道要得庆快有甚么难。喝曰。菩萨闻此音其心大欢喜。

  上堂。冬行春令寒暑不正。此为世上常谈。舍妄从真契证无因。斯为法中大病。纵使中道勿居犹是随声逐色。离却中道二边且向甚么处着。黑膝昆仑踏雪行。

  上堂。良久唤一僧。僧出礼拜。师曰闻声见色寻常事。切莫逢人说短长。下座。

  上堂。竖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