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此引圣人言颜子为能时中之道也虽云择乎中庸其重在弗失之即一时字此由仁能恒守也。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此章以可勇之事显中庸难勇也可均可辞勇于义也可蹈勇于强也此勇皆可能惟中庸至德勇之者鲜矣益见首章民鲜能之句确实也。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此章引圣人答子路问强以证至德之勇也由前云天下最难之事犹可能之惟中庸不可能其能之者决是大雄大勇也故出此章自子路问强至抑而强与是夫子以三强倒征子路之强何如也自宽柔以教至而强者居之是引风土之强未是强也故君子下方出至德之强是真强也四强哉矫上二强于能中也下二强于能时中也此章以强能成立上不可能一句确实也此与前章明由勇能中能时中也。

  子曰索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此章总结前八章之义也由前君子中庸而时中小人反中庸而无忌惮以反显正中间展转发明总在时中以成道不可须臾离一句之义素隐行怪不能中也故圣人不为则圣人能中也半涂而废不能时中也在圣人不肯已则圣人能时中也君子下总结能之唯圣人依乎中庸知也下二句诚也由知能择乎中也由诚能须臾不离也此章重在唯圣者能之以成上民鲜能中庸不可能及舜与颜子能之义也上释修致绵密工夫不可须臾离已竟下明修致始终功验。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此章启道之作用始终充满无乎不在也言君子之道费而隐者以费通乎君子小人惟以隐而成君子故曰君子之道费而隐重在隐也费用也隐诚也即素其位不愿乎外故名隐也中庸一书要在诚此隐字乃一书之骨髓此费隐二字是启端倪向下所说皆发挥此二字义初略明费之始起及终致谓上已知道不可离但不知向何处行向何处用故此言道不在远处就在夫妇日用中也然夫妇虽至愚犹有夫妇之知若无夫妇之知夫妇不和也夫妇虽不肖犹有夫妇之行若无夫妇之行夫妇相判矣夫妇孝和乃有夫妇之知行即此夫妇之知行及于父子兄弟朋友君臣周于万物充乎天地所有之知皆此一知也所有之行皆此一行也是知大道起于夫妇故云可以与知焉可以能行焉终极天地之外故云虽圣人有所未至也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言天地虽大尚有未尽之道圣人之未尽可知矣因天地之大人尚有憾故君子欲尽其道凡知行必须充满入微圆转无滞可也故云语大莫能载焉语小莫能破焉下引诗以成此义言上下察即圆转无滞也君子下结成道之始终如上充满无乎不在也。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此章引圣言一明道在人伦中以申明上章造端夫妇之义也道不远人言道本诸身不假外求也人有尚虚玄超迈远于人而求道是不知圣贤之道就在自身五伦之中外身而求道是不可以为道也下引诗证明不远之义睨视犹远者以柯伐柯其则虽近犹有彼此之别远也▆▆▆自治其身初无二体有何远哉故云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改治也止忠恕也人仁也人自以人心正其人体止矣外此无别加矣故下云忠恕违道不远人果以人自成亦能成物成自仁也成物知也仁知道之全体也又何外求哉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指示忠恕之妙诀也上节悬说道不远人以彰其义下方指出道在人伦中实在之处故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由上明道造端乎夫妇终极乎天地而超略父子兄弟君臣朋友故此出之也言行即五伦中知行若充之即天地间知行也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无不及之过也有余不敢尽无过之过也言顾行行顾言形容上不敢不勉不敢尽从容中道也言行相顾全在诚也故结云君子胡不慥慥尔上略明费字下略明隐字。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此章从前君子之道费而隐而来也此二本同言之故分明前已明费之相因接明隐之相也初二句标章素富贵行乎富贵至无入而不自得焉形容素其位而行也在上位不陵下至不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