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忍闻。不知明春是何光景。知执事是有生之依怙。当何以策耶。衡既在至化之内。瞻望殊深。肃候不一。

  与郭首龙居士

  旧冬曙宗公至山。闻足下尚在调息。衡深虑之。知有青原大功在。龙天必为加被。是可恃也。今闻道体大安。精神倍常。青原诸功一时顿起。是则龙天不负足下而足下亦不负龙天。此一大事因缘实千载一时。一时千载。可钦可慕。昔有梵志为活一女子命。自毁淫戒。反增数十劫净行。今足下为青原胜事。纵伤戒德。亦可仗也。青原之责。使衡通身是口不能为言。唯听数说而已。衡未入青原光景。衡已入青原光景。较之得失。谅足下尽知尽见。衡既入青原。较青原未入时。其什物已失其半。使衡再入青原而青原岂不唯一空地耶。衡与青原之地有缘无缘可知矣。即此当以衡为青原拒而反为青原招。不知足下以何见而然也。读手谕。情尽理至。令人可钦可仰。亦可怜恻。但衡非其人。亦无如之何也。聊复不尽。

  答安于刘公

  闻足下已获麟郎。不胜之喜。良可嘉贺。青原祖庭乃贵郡中雄镇。住持非细事务。在得人而后可。衡前为谒尊大人。被贤父子错扯入青原。住仅半载。青原什物二分已去其一。此过将谁归欤。至今负愧不已。足下宁不眼见耳闻乎。如衡再入青原。青原岂不成一空地耶。足下欲衡入青原。实欲青原损。不欲青原益也。古人量才补职。良有实据。足下高明。岂待衡多语。亦非衡有意不为青原益。实人与地不相称使然耳。

  与元公黄居士

  响慕道风。获益深矣。吾祖师门下久阙明眼护持。幸有执事与集生余公同心此道。复为今日大法旗鼓。是知此时宗风声宣宇宙。皆执事与余翁之力也。衡自惭钝根。不能为人天眼目。滥厕宗庭。聊全祖父之志。实为高明所耻也。幸藉云居祖席之灵。得瞻光霁。可谓不致当面错过。幸甚。幸甚。别时承面许云居休夏。今岁将更矣。不闻消息何如。特专小师走候。不知大彻悟人还有妄语否。幸的然示之。感激不浅。

  答介子黄居士

  复辱慈函。深荷法旨。扇头俚语。借周金刚乃敢尘渎慧目。纸上图书。因刘孝则胡为冒献宝几。田歌真田夫之口嘴。何堪声并大作家。山茗止山人之蒿汤。岂扬味同古人案。谬承誉意。实增汗颜。衡久堕青狮窟里。失乳小儿。妄称紫竹林中。末愿痴子。一无所取。百不堪为。既蒙玉指飞光。摄受欣然。归趋嫌迟。重烦金心。布符招提。恨矣亲炙不早。但获请益诸唯主盟。舟居适意。未敢效船子之求入水。宿私安聊。复访中峰之避世。清仪未接。鄙陋先陈。江上清风普被。破我积生沉寂梦。欢喜何如。天边明月无私。任他诸方棒喝机。赞叹而已。谨复。

  答伊少刘居士

  融公来奉手教。语意超然。全无世谛知解。向上一事。大有透露消息。真青年中白眉也。非从般若光中再来。鲜能臻此。钦服。衡在法门四十余年。深山旷野。幽壑孤峰。历尽辛勤。至今老病交逼。尚在焦残无用之地。曷如足下一入门来。如逢旧有。语言行事。超越世间。了无丝毫凝滞。实有愧于足下多矣。忆昔同舟出苏溪。夜话津津。知足下不以病僧见弃。曾面订投老之盟。又知足下覆庇病僧。用意深矣。病僧缘薄。不能日近日密。实自欠耳。去春抵匡山五乳。了憨山先师扫塔一案。秋入云居。又为洒扫之忙。不知何期再得良晤。畅我鄙私。是为底念。

  与安于刘公

  两奉手教。读之如登妙高峰。层层高上。步步转妙。其光景倍胜。令人欢喜畅悦。不觉自忘。是知足下用心绵密猛力。若直恁么行去。诸佛诸祖极口称赞不及。况龙天神鬼。博地凡夫。可得而思议哉。来谕谓初诵殊惊河汉。久久思惟。方知人人具有此妙用。非独菩萨为然。乃至知井可饮。不求水于江河。知灯可炊。不觅火于邻户数语。大知是足下自信自觉境界。不是从册子口角边学来言语。若是学来。不得亲切若此。是知足下真有如是见。乃有如是言。能有如是言。必有如是行。此即是足下大进益。大受用。大自在处也。金刚经云。若有人闻说是法。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足下从惊疑到于不惊疑田地。是为自肯。此事要自肯方亲。是佛先为足下印证也。大抵此事不是实有个心定与不定。当审此分扰分静。分羁分解。分障碍。分自在之心果是何物。是有是无。又审此纷扰寂静果是何物。是有是无。向者里看得明明白白。身心尚不可得。将何物避纷趋静。自在不可得。将何物为障碍。到此心境一如。分别自息耳。古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是为明证。近日学道人多尚虚玄。不肯在日用中操履。是为大病。足下既知此事。必力行此事。力行此事就在日用中。左右逢源。不违本有。唯一孝字尽矣。保此一孝。行可以承顺父母。超越身心。贯古今。通天地。达物我。定圣凡。总不外此一事。至于超佛越祖。棒喝交驰。不过此事而已。岂别有奇特玄妙者哉。山空境寂。雪冷风寒。乃僧辈家常过活。亦承念及。感荷不宣。

  答季纳熊公

  来谕身虽居家。心常依恋